巧设障碍激活思维

2018-02-22 15:14李荣芬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字旁押韵韵母

李荣芬

《拍手歌》(统编二上识字单元)共分10小节,从“你拍一,我拍一”到“你拍十,我拍十”,语言简洁,节奏轻快,呈现了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课文从形式到内容,充满了童真童趣。

初步学习这一课后,效果并不理想。乍看到题目,学生只激动了一会儿,五分钟热度过后,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都学得无精打采。教师也感觉学生课文能读,生字会认,教学任务似乎也基本完成了,就把大量的时间转移到写字上去了,因为本课需要指导书写的有12个字,其中“歌”“熊”等字的笔画又比较多。

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拍手歌》看似简单有趣,可在学习中缺少挑战性。学生感觉用不着费劲,就都学会了,所以没有“学有所获”的兴奋之感。为了检验这个发现,我们重新备课:寓语文教学要素于一个个“障碍”之中,带领学生走进已知中去发现未知,全面提升课堂的智慧含量和思维含量,践行理智语文基础下的深度学习。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基于识字结果,发现构字规律

《拍手歌》呈现的是一个多彩的“动物世界”。相关动物的汉字,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就已经熟识了,那就增设“障碍”,实现识字学习的升级与跨越。

师:(出示:雀、雄、鹰、雁)这些字你们都读对了。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

生:有共同之处。这些字都跟鸟有关系。

(有学生表示反对,说“雄”不是鸟。教师评价:这个同学的发现是正确的,“雄”字本来有“公鸟”的意思。)

生:还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东西……

师:你说的这个“东西”是不是“隹”字啊?(课件出示)这也是一个字,读音是“zhuī”。这个字还是一个构字偏旁,你们看(指屏幕上的雀、雄、鹰、雁),它可以出现在汉字的不同位置。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摇头。有人小声猜测:是不是“鸟”的意思?)

师:“隹”在最早的时候的确表示一种鸟。表示一种什么鸟呢?

(学生很安静,睁大眼睛等答案。)

师:表示一种短尾巴鸟!

生:老师,孔雀的尾巴很长!

师:是吗?

众生:是。

师:同学们都错了!孔雀开屏不是借助尾巴,而是借助尾部的覆羽,所以孔雀也是短尾巴鸟。

(学生恍然大悟。于是教师接着问:除了隹字旁与鸟有关,与鸟最相关的偏旁还有什么?)

生:当然是鸟字旁。

师:好,说出你知道带鸟字旁的字。其他同学思考:这些字是否都与鸟相关。

……

组织自主学习,巩固并进行拓展识字:鸡、鸭、鹅、鹊、鸦、鹤、鹃、鹂……识字的过程大约经历了六七分钟,基本上没有人分散精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增长见识的快乐,也享受到发现规律的愉悦,表现出意犹未尽的状态。可见,这个“障碍”促进了学生的思考,效果很明显。

片断二:唱出《拍手歌》的韵味

学生对《拍手歌》很快就能熟读成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办法给学生设置阅读“障碍”。

师:同学们感觉《拍手歌》好读、好唱吗?

生(齐声):好读——好唱!

(大屏幕出示“你拍四,我拍四,丛林深处有猛虎。你拍五,我拍五,天空雁群会写字。”)

师:你们再读读,还好读好唱吗?

生(读后):不好读、不好唱了!

师:为什么呀?

生:跟书上不一样了。

师:为什么跟书上不一样就不好读了?

(学生又不说话了。教师悄悄问:你们听说过“押韵”吗?多数学生都摇头,也有学生似懂非懂地点头。)

师:那你们注意观察每一小结最后一个字的拼音。(出示“四”“字”“五”“虎”的音节,把韵母标成红色。)

生:我知道了。每一节最后的字,韵母都一样。

生:“押韵”就是韵母都一样。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啊!这就叫押韵。因为《拍手歌》一节一押韵,所以就好读、好背、好唱。请你们再读《拍手歌》,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自由阅读。有学生举手:有的小节不押韵。教师点头,肯定学生的发现,再抛出一个阅读障碍:“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

师:你说的是这一节吗?

生:嗯。这一节不押韵。

师:是吗?你把“伙伴”这个词读成儿化音试试。

(学生似有所悟)

师:这种情况,是把韵母藏起来了,也叫“押韵”。等你们长大了,还会知道关于押韵的更多知识,这可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一门学问啊。

……

“押韵”的知识很复杂,对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渗透更显得有难度,因此教学设计的重点并不是学会这个知识,而是让学生发现课文潜在的挑战性。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虽然走得磕磕绊绊,但是他们在不停地思考、收获,并不需要教师怎么费力组织课堂,学习秩序井然。更难得的是,学生带着新的视角再次投入到课文之中,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阅读、发现式的阅读。

由此看来,给低年级阅读教学设置一点“障碍”,不但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设置“障碍”需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1.结合学情。“障碍”要难度合宜,即通过一定的指引再加上学生自身努力,可以战胜。2.结合教学,“障碍”终归是促进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的,如果漫无边际地设障,课堂就会节外生枝。3.抓住时机,用在当用之际。学生课文还没读通,理解还不到位,基本知识还没有获得,就没有必要给他们制造困难。

总之,课堂表象上的浮华只能满足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而深度兴趣源自内心渴望,这才是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不竭动力。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适宜地设计一些“障碍”,犹如在一池静水中投下一枚石子,会在瞬间泛起美丽的涟漪,既可以是锦上添花,又可以是画龙点睛。

猜你喜欢
字旁押韵韵母
声母韵母
押韵押出韵味儿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