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微写作”

2018-02-22 22:29冯万康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微写作原文习作

冯万康

(万州区清泉小学 重庆 万州 404100)

“微”,细小、精妙。“微写作”,篇幅短小精练,语言鲜活灵动,内容新颖多样,感受细微真实的一种习作表达方式。近年来,微写作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宠儿。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微写作并非是独立设置的,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或随机性训练。微写作的形式灵活,容易实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一、微写作的特点

“小、随、真”是微写作最为突出的特点:

“小”,即短小、简赅,选材角度小,事件小,在篇幅上不受限制,让学生能够怀着一种轻松的心态,用三言两语去记录自己的生活,消除了儿童对作文都必须是“长篇大作”的惧怕心理。

“随”,即随时、随地、随意。即时的观察,即时的心境,即时的感受,即时的表达,是儿童生活的场景再现和心灵感受。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随感而发。

“真”,即真实的习作,为儿童真实的生活而写作,为儿童的真实需要和实用而写作,倡导儿童习作有“读者意识”和“交际意识”,在交际语境中真交际、真运用,写真文,做真人。

二、微写作教学的策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教授曾指出,阅读教学不要仅仅盯在阅读的层面上,要做到从读到写的过渡,以使语文能力得到延伸、发展、深化,尽可能做到把读到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中去,达到阅读“建模”、写作“践模”。“微写作”训练模式可以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与“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阅读教学以“读”为主,以“写”为辅;另一方面“写”要以“读”为基础,“读”要用“写”去深化。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微写作教学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寻找题材,让学生乐于写

微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做有心人,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带领学生去寻找课堂习作素材,素材不仅源于学校生活,还源于家庭、社会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和生活实践。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小处着眼,“我笔写我心”,注意时时观察和记录。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亲历活动过程、体验活动乐趣,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习作现场,儿童就会用独特的童眼,找到作文的源头和题材,鼓励儿童即兴及时地将每天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最真实的感受等记录下来。

(二)教给技巧,让学生善于写

“文有法,无定法”。有了“法”,灵活运用,方能进入“无定法”的境界。好的“法”,常常使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达尔文也曾有这样的说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在写作中常常紧皱眉头、无从下笔,不能不说方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微写作虽然写作规模不大,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同样可分为写作前、中、后三个阶段。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设置好科学的辅导重心,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直接的写作方法技巧,提高局部写作能力。

(三)选择时机,让学生高效写

微写作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的任何环节开展微写作活动。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都用到了数字描写的办法,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来描写观察日记发的豆芽。很快,学生便仿照课文写出了一段段有童真童趣的句子。从素材搜集到典范课文的理解、鉴赏、借鉴,再到文本的删改,微写作必须依托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宏观把控。

四、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会写

(一)仿写式微写作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仿写是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最基本、最易操作的形式,这种“微写作”形式不仅要求仿得形似,更要求其神似。仿写可以是仿一个词,可以是仿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仿一个段落,学生通过仿写这种“微写作”形式,打造语言亮点,提高最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补白式微写作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描写、抒情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言犹未尽之处,对文本中的“留白”进行补白,这种补白,取意植根课文,想象取之课外,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填补文章或文意的空白。有些文章语言含蓄,思维跳跃大,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三)续写式微写作

续写是对原文本的再创造。续写这种写作方式在小学就有大量的训练,续写也要求学生对原文本的意旨有透彻的把握,对原文本的语言风格有准确的领会。续写部分的文段,要与原文有机融合,并能使原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教师可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此文。

(四)改写式微写作

改写类的微写作,是指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结构、叙述方法、情节等进行改写,是对原文进行再整合、深加工的一种习作训练形式。改写也是解读文本,训练“微写作”的一种形式。具体而言,可以把诗歌改为散文(或小说),把散文(或小说)改为诗歌;把小说改为剧本(课本剧)……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理透文本旨意,遵从文本基调,有解读者的“自我意识”“自我建构”,同时要合情合理。

总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现实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淡薄。微写作活动,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写作不再可怕,使学生逐渐学会写作、爱上写作。

[1] 钱卫秋.微作文,让学生爱上写作[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15)

[2] 何捷,为儿童而教——写作教学进行时系列谈[J].新课程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微写作原文习作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