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水,滋润语文教学之花

2018-02-22 02:02李幸谦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语文教学

李幸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引导方式,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引領学生走进语文的大观园,让学生明白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体验;语文教学;情感体验

生活之于语文教学犹如空气和生命的关系,一定要鲜活!过往的语文教学,时常用“死教案”教“活学生”!不是死抠教材,就是脱离教材架空分析,用空洞的说教,企图敲开学生兴趣的大门,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而且兴趣索然。

其实,语文教学从古至今历来都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关于生活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广东省深圳市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所提及:这套教材的编写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增强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教材中心主义的倾向。可见,教材的编写者很早就意识到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得到学生的响应,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由此可见,只有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之活水,才能重新焕发出语文教学的勃勃生机,才能重新唤醒学生鲜活个体的澎湃激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阅读一些神秘的、新鲜的、短小的文章津津有味,但对于阅读一些传统的、老旧的、长篇的文章却缺乏耐心。这时,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引导上,切忌用老一套、程式化的方式进行导入,相反可以通过激发兴趣的方式,使学生感到有趣,从而循序渐进地阅读和理解文章。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初始阶段,做一个兴趣的指引者,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语文学习的乐园。譬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考虑到学生对于建筑的审美理解力不足,以及对于说明文学习兴趣不浓的特点,为了贴近学生的主观认知,我在导入时,首先提到了深圳赫赫有名的旅游景区“世界之窗”(深圳的学生基本上都去过),让他们谈谈对哪个景点印象最深刻,然后我说:“这个景区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很感谢这几位同学带大家领略了一番异域的建筑风格,那么有没有谁知道中国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呢?”提问后,我再播放苏州园林的图片,这样,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苏州园林的风格特点,为学生概括和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打下基础。

其实,在教授课文时,适当地跳出教材,用打比方或相关联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或情感体验,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让他们有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穿插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更多的是大众共同经历的。形式上可以是提问回答式、教师讲授式、学生分析式、朗读式、表演式、辩论式、书面式等等,形式多样,但都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课文内在的理解,从而达到渐入佳境的作用。

有一次一位老师在讲授课文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时,用了一个穿插,十分形象:描写就好比拍摄,比如,当你看到镜头中出现一个穿着时髦、风姿卓韵的女子迎面走来,你会惊艳她的美丽,这是正面描写;但当你看到镜头中出现一个西装笔挺的男士侧着头,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旁边,不小心撞上了前面的电线杆时,这就是侧面描写。多么惟妙惟肖的比方啊,学生在笑声中不仅记住了两个概念,而且在运用中也能得心应手了。在教授《最后一课》时,课文后面有一个情节“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结束了,他站起来,脸色惨白,靠在墙壁,话也不说,只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我们的学生都是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对于战争年代的国破家亡,以及爱国情感体会不深。在讲授这一情节时,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情感体验,我问大家:“同学们,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大家回答完后,我让一个学生根据这一段文字,以及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做了一个肢体表演。那个学生表演得很用心,把韩麦尔先生失去国土,不能再教法语的无奈、痛苦、悲痛表现出来了。然后我让同学们把这一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因为他们自己体会了,也表演了,他们对于课文的情感把握又加深了一层,所以他们朗诵得特别到位。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唤醒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变老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想、学生动,收效很大。

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在课堂中提升,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用于生活的。所以课后延伸环节和生活的联系就非常紧密了。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有工具性的特点,它是用于交流的文字。同时,它也有人文性的特点,它也是用来表达情感,传承精神世界的载体。其实,无论哪种特点,它学以致用的作用是非常鲜明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在生活中是可以激发出无限可能的。它可以是课后的一段拓展阅读,也可以是时下最热的时事评论,它也可以是表达内心的故事,也可以是排演的剧本或广告……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融合是千丝万缕的,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循着这个目标进行训练,让我们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提升。这样,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紧密,形式越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浓厚。所以,在课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地采用形式多样的途径,诸如上互联网查找资料,阅读一些作家作品、读书笔记、家庭周记的形式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邦俊.打开语文教学之门: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1998(8).

[2]向德金.语文课内外衔接课堂教学策略述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0).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语文教学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