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涯教育”实施的实践与探讨

2018-02-23 09:18
新课程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职业

什么是 “生涯教育”?国内对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比较通用的概述为: “中小学生涯教育是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学生增强对自我和人生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和开展生涯规划的发展性教育活动。”顾名思义,生涯教育要在人生各阶段有侧重地实施。西方发达国家有成熟的生涯教育理论,生涯教育实践探索也成效斐然。而我国在2014年之前,生涯教育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小学的生涯教育实践也很少。如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真正落实生涯教育是高中学校必须回答的问题,对此,本文做了如下探讨:

一、高中生开展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浙江省和上海市的试点方案及高考改革方案出炉。高考改革方案能 “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但对学生的选择能力是个重大考验。而生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正因为如此,以往默默无闻的生涯规划教育瞬间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其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早已提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生涯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只是高中学校在高考压力下,无心或无力顾及生涯教育。

为使高中学校生涯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国家关于高中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使全体师生、家长、社会都认识到在中学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高考改革政策解读、集体学习教育改革文件、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增强开展生涯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多渠道培育生涯教育师资团队

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高中生涯教育的关键。目前,各学校专业生涯规划教师严重短缺,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摆在各高中学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培养生涯教育核心师资团队。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性较强,学校可以指派心理健康教师等有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教师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生涯规划师专业培训并取得有关机构的资格认证,争取让承担生涯教育核心课程及生涯规划咨询任务的教师能持证上岗开展教育工作。

其次,打造生涯教育骨干队伍。新高考改革要求各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生涯规划导师,并在高中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意味着全体教师都要参与生涯教育并胜任生涯教育工作。为此,学校应邀请生涯规划专家特别是有生涯教育实践经验的一线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熟悉国内外主流的生涯教育理论,如弗兰克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舒伯的生涯发展论、约翰·霍兰德的类型论、鲍定的心理动力论等。通过实操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应用生涯教育中常用的测评工具,掌握生涯辅导的基本技能。

再次,壮大生涯教育兼职师资队伍。生涯教育需要实践经验,请有资质的生涯规划师来学校兼任生涯教师能够将生涯教育专业理论和技能与师生分享,起到示范作用。高中生家长群体中有各行各业的工作能手,对其从事的职业有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学校可聘请有讲学专长的家长担任生涯职业规划部分的教学工作,弥补学校教师对职业认知度不足的局限性。

三、多元化建设生涯教育的校本课程

由于我国对生涯教育的研究起步晚,还没有适合全国高中通用的生涯教育教材。随着上海、浙江等地生涯教育实践的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著作陆续面世,如程雪峰、缪仁票等人著的 《智慧走人生 高中生生涯规划》,钱静峰著的 《我的生涯笔记:高中生涯发展指导手册 (三分册)》,王建明、赵林编的 《为自己的青春做主:高中生生涯规划教程》等。这些著作虽然都是为全国高中生开展生涯教育课程而编著的,但编排的体系、内容、侧重点大相径庭,加上各个高中学校的生源结构、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差异较大。因此,高中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多元化开设生涯教育校本课程。

学校要成立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组织精干的教师团队在学习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国内外生涯教育相关理论、国家关于生涯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基础上,制定生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以界定生涯教育概念、确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规划生涯教育的内容、明确课程实施步骤、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等。生涯教育校本课程要以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为主线,以提高学生选择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探索能力为主要目的。高中三年的课程内容各有侧重:高一年级以 “生涯唤醒、自我认知”为主,包括认识自我、学科认知及课程选择等;高二年级以 “生涯规划、职业认知”为主,包括职业体验、生涯规划、特长认知等;高三年级以 “生涯决策、高校选择”为主,包括升学指导、志愿填报等。

四、多部门共建生涯实践活动基地

高中生涯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科学决策及掌握未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科渗透、生涯个别咨询辅导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开展生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与探索。生涯实践活动开展要依托各方的教育资源,学校周边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共建单位,乡村、社区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生涯实践活动场所。学校可以统筹安排学生利用这些资源点、线、面结合开展相关主题的生涯实践活动。

很多高中学校与交警、消防、法院、检察院、文化馆、博物馆等单位都签订有共建协议,学校可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前往共建单位开展基于职业体验的生涯实践活动。让学生事先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信息进行梳理后深入岗位一线,听取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知和感悟,再亲身体验该种职业角色的酸甜苦辣,最后完成一份规范的 《XX职业体验报告》。这样,学生对是否想要从事这一职业就有了较客观的判断。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全员性的生涯实践活动可以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如此,生涯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农村,走进工厂、高校去开展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等实践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场景,了解各个行业的现状,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了解各种职业环境要求等。学生也学会发现自己、认识自我,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在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推动下,高中生涯教育已经全面启动。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后期措施保障有力,高中生涯教育定能真正落地开花,既为学校全面实行选课走班奠定良好的基础,又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理想和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Z],沪教委德〔2018〕8号文.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Z],浙教基〔2015〕59号文.

[3]邹勇.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

[4]方凌雁.实践活动——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22).

[5]成丹.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研究[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生涯职业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职业写作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我爱的职业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