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2018-02-23 09:18
新课程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文课堂教学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高中阶段,教学要基于学生发展、关心学生发展,教师要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什么是课堂导入?在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也叫“leading-in”,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开始的3~5分钟内,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迅速而高效地帮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教学环节。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同化,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学生需要一定时间从课间的喧闹状态调整到上课的安静状态,巧妙地导入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迅速转移到课堂上,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针对不同课型的导入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亲切易懂的导语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导入在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整个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激发和诱导学生去积极探究、思考,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跃起来。高中英语导入一般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生活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探究性原则等。

1.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要对整堂课教学起引路作用。导入方法要具体、简捷,一开始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知识情境中,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合理的过渡,激发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教师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自然、平滑的链接,比如,在介绍背景知识的时候,引用新的单词、句子,就应以学生所熟悉的句子作为基础,这有助于学生猜测新知识的上下文意思。导入要做到有的放矢、主题明确,教师要循循善诱,控制好课堂,不要把话题扯远。

2.因材施教原则。高中英语课堂的导入设计须以高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知识水平为基础,恰当地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思考,为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好铺垫。好的导入需要学生配合去创设情境,如果教师对学生个性不了解,创设情境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提问时,为了活跃气氛,有目标地选择比较活跃的中等生,以此带动其他同学,不能让学生感觉老师总是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同学。事实证明,只有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生活性原则。导入的材料要联系学生生活,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轻松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达到共鸣,能很快融入课堂,成为教学主体。

4.启发性原则。好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 “已知”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5.探究性原则。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探究式学习。精心设计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导入,有助于学生快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化,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进入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中。

三、课堂导入的方式

“趣味是点燃学生思想火花的 ‘助燃剂’,是激发学生学习的 ‘催化剂’,是治厌学的最佳良药。”风趣幽默的导入能做到引人入胜,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导入的语言要具有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有效借助多媒体视频、感人的故事情节、有诱惑力的社会经验等,从内心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视听导入。在英语教学中,挂图、简笔画、幻灯片、Flash短片、由英美人士朗读的文章、对话录音等能直观地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既生动形象,又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这一课当中,就可以利用现场画简笔画的方式说明人类现在的一些行为决定了未来人类的外貌。又如,在Traveling abroad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制作音频模仿机场广播的声音,让学生进入要去国外旅游的情境,从而引出国外一些著名的景点、国外旅游需要携带的物品、注意事项,等等。

歌曲以其优美的歌词、动人的旋律,给人带来艺术享受,丰富人们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自然导入课程。如A land of diversity这个单元中的California这篇课文,教学时就可以利用California’dreaming这首歌进行歌词填空,和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一起品味异域文化。

2.轶闻趣事导入。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课文内容选取轶闻趣事,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其视野,又能激发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如学习Was Leonardo da Vinci just a painter一课时,就可以介绍达·芬奇的一些趣事。如丹·布朗所写的 《达·芬奇密码》中揭示的 《最后的晚餐》这幅画背后的秘密。还可以介绍达·芬奇本人在作为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方面的多种才能。

3.疑问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教学开始,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预测或渗透本课学习的主题,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比如,在Book 5 Unit 5 First Aid这个单元,笔者利用 What’s the first aid?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first aid?What words can you think of when you talk about accidents and first aid?等一系列问题,引出在紧急情况下的一些急救行为。学生在面临熟悉而又不完全了解的问题时,学习的欲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样的导入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融入课堂。

在导入过程中,还可以用人人皆有体会的社会经验来启发学生。如在Healthy life这个单元的导入过程中,教师首先问学生How do you store eggs at home?对于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有非常高的讨论欲望。然后教师再指出他们对于存储鸡蛋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操作错误,让学生了解到要想拥有健康的生活还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再进一步导入课文。

4.时事导入。现在的高中生有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对世界局势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实践证明,把时事热点引入英语课堂,既可以为课文的教学作铺垫,也可以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局势,课堂教学因而也就渗透了德育的理念,培养和熏陶了学生的品质素养。例如,Earthquakes这个单元介绍道,墨西哥发生了里氏8.2级大地震,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素材说明地震的形成原因、危害,当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注意事项和地震发生后的一些安全、卫生注意问题;导入北京门头沟泥石流灾害并联系当时世界各地出现的一些暴风雪、干旱、高温等极端气候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导入课文Global warming;苏格兰政府在2014年9月举行公投,让苏格兰选民决定是否从英国独立,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可以作为The United Kingdom这个单元的时事导入素材,让学生去了解苏格兰、英格兰的相关历史。利用时事进行导入是一种很有时代、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

5.学生表演导入。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非常喜欢表现自我,把学生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之中。例如,在引入First aid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让几个学生分别表演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鼻子出血、摔断胳膊、晕倒、溺水、窒息、烧伤烫伤等,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想出相应的急救措施,再对照课文学习,看他们心中的急救措施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否一致。通过表演,学生学习到的急救知识比教师一味地灌输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学会的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将会使学生终身获益。

6.学生小组竞赛、辩论导入。课程改革提倡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人人都想为自己的学习小组争光,让学习小组之间抢答问题,最后统计分数,教师给予分数最高的学习小组一些奖励。如Inventors and inventions一课导入时可以让学生抢答发明家与他们相应的发明,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多,最正确。Flowers and their animal pollinators这篇课文中,让小组同学根据以前的知识把昆虫虫媒和相应的植物进行配对导入。学完课文后,再利用该堂课的知识改正导入时犯的错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辩论赛是许多学生喜爱的一项比赛。在小组同学的讨论过程中,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能够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声服人。比如说Is cloning people a good thing or a bad thing?或者Invaders brought pains to the local people,but at the same time,they also brought something new to the country,which is important for making up its history.Is the invasion good or bad to the country Britain?通过辩论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7.复习导入。古人说: “温故而知新。”利用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旧知识来进行导入,也是衔接新旧知识,巩固已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导入方式。这样的导入过渡十分自然,有利于教学的循序渐进开展和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认同感。例如:Book 5 Unit 3的语法是过去分词作状语和做定语。在前面两个单元的语法学习中,教师已经讲过过去分词做定语和做宾语补足语的内容,所以这个语法的学习就可以以复习过去分词作定语作为导入,再引入过去分词作状语。

四、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时间控制。导入拥有以旧带新、以易带难的作用,但是导入不能喧宾夺主,占用太多的上课时间,否则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如果导入环节耗时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都集中在导入的内容上,而忽视后面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时间太短,又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也不能起到好的导入作用。

2.适时点评。对于课堂表现,学生特别期待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对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多鼓励,切勿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点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反思、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充满激情。导入作为课堂的开始环节,教师通俗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会感染学生,因此,教师要以热情、幽默、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把学生导入学习中。人生有了激情才会令人难忘;学习有了激情才会引人去奋斗、去求索。

总之,导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导无定式,教无定法,好的导入需要教师根据课型去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要吃透教材,挖掘素材;成功的导入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合理的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并主动、积极、自觉、专注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赵中建.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课文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在课堂花开
背课文的小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背课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