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C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8-02-23 02:23万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9期
关键词:高血糖糖化空腹

万芳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42例)和NDPN组(3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DPN组的HbA1c、空腹C-P浓度和餐后2 h C-P水平(2 h C-P)分别为(8.52±1.41)%、(1.44±0.51)ng/mL和(2.37±0.42)ng/mL,而NDPN组为(6.58±1.04)%、(1.62±0.63)ng/mL和(2.84±0.57)ng/mL,两组HbA1c和2 h 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和2 h C-P均是DP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密切相关,应在糖尿病早期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预防,以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C肽;相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29-0027-0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C-peptide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WAN Fa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C-peptide (C-P) and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January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combination of DPN, the pa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PN group(n=42) and NDPN group(n=38). The clinical data, the indicator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C-peptid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sa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HbA1c, fasting C-P concentration and postprandial 2 h C-P level(2 h C-P) in the DPN group were(8.52±1.41)%,(1.44±0.51) ng/mL and(2.37±0.42) ng/mL, respectively, while HbA1c, fasting C-P concentration and postprandial 2 h C-P level (2 h C-P) in the NDPN group were(6.58±1.04)%, (1.62±0.63) ng/mL and (2.84±0.57) ng/mL. The difference of HbA1c and 2 h C-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while fasting C-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uration of disease, HbA1c and 2 h C-P were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DPN(P<0.05). Conclusion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C-peptide.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relevant risk factors should be perform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C peptide; Correlati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一,已突破1亿人,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糖尿病等,其中2型糖尿病的占比達9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PN)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80%,表现为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具有初期症状不明显、起病缓慢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变和溃疡感染,给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目前DPN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是由慢性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3]。为进一步研究DPN发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C肽(C-P)与DPN的相关性,特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控制提供临床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8~7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中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DPN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以下5项调查中出现2项或2项以上异常:①温度觉异常;②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③振动觉异常;④踝反射消失;⑤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者、急性慢性炎症性疾病、肿瘤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精神疾病史者。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42例)和NDPN组(38例)。DPN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8~68岁,平均(54.73±3.28)岁;NDPN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5.29±3.1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本临床资料的采集 收集性别、年龄、病程、测量静息状态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等。

1.2.2 生化指标检测 收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MQ-2000PT全自动分析仪测定HbA1c。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C-P水平,并在餐后测定2 h C肽(2 h C-P)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HbA1c和C-P水平比较

两组HbA1c和2 h 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将DPN作为因变量,结合表1、2单因素分析结果,将HbA1c、C-P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设置进入和退出模型的标准分别为0.05和0.10。结果显示DPN与病程、HbA1c和2 h C-P呈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内分泌疾病,以糖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障碍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5]。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对周围神经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同时间接诱发血栓形成导致周围神经细胞的营养供给受阻,进而引发血管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常见主诉为肢体麻木和疼痛等感觉异常,可出现足部感染、溃疡或糖尿病足,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位原因[6]。目前关于DPN的致病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与代谢紊乱、自身免疫反应、氧化应激、营养因子缺乏和遗传因素等均存在一定的关联。为进一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DPN组和NDPN组的各项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并针对可能引发DPN的各项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旨在寻找早期DPN的检测和诊断指标。

HbA1c是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经过不可逆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能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判定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7]。本研究发现与NDPN组相较,DPN组的HbA1c显著升高(P<0.05),说明DPN组患者近2~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不理想。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A1c与DPN发生呈正相关(P<0.05,OR=4.859,95% CI:0.778~2.487),与文献报道[8]相吻合,表明随着血糖水平的增高,导致DPN发生和发展风险提高。其原因可能在于:①高血糖可因过度糖酵解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激活炎性反应级联信号传导,对周围神经细胞的功能造成损伤[9];②过剩的葡萄糖可激活多元醇通路,使得细胞内山梨醇蓄积,导致细胞渗透性水肿,引发神经功能障碍[10]。

临床研究发现,大多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血糖控制,仍会有周围神经病变产生或加重,表明高血糖不是引发DPN的惟一原因。C肽是由胰岛素原裂解产生的含31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代谢清除率低,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常作为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11]。以往普遍认为C肽不具有生理学活性,但新近研究发现C肽有神经保护和抗凋亡作用[12]。本研究中,DPN组2 h C-P水平显著低于NDPN组(P<0.05),空腹C-P浓度也较NDPN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13]一致。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 h C-P与DPN发生呈负相关(P<0.05,OR=4.112,95%CI:1.084~1.211),提示2 h C-P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空腹C-P浓度关系不大。其原因可能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并未完全减退,可分泌一定的基础胰岛素和C肽,所以发生DPN时空腹C-P变化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餐后2 h C-P水平的缺乏。吳孟水等[14]认为,C肽可与特异受体结合,激活Na+-K+-ATP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促进NO的合成,并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营养供给,提高细胞对氨基酸和糖的利用率,改善神经元活性。赵立华[15]等提出,C肽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可降低患者的高血糖,减少高血糖所引发的血管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动物试验[16]研究发现,采用C肽替代治疗糖尿病模型鼠,维持正常C肽水平,可恢复无髓神经纤维数量,神经营养相关因子和基因表达水平也得到提高,表明C肽可改善高血糖所致周围神经损伤,延缓神经病变的发展。将糖尿病病程纳入本研究的回归模型,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患者长时间高血糖导致血流变异常,进而引发血管病变,最终诱发DPN。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在DPN神经病变的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DPN的检测和治療指标。临床上可通过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保持机体正常的C肽水平,以降低和延缓DPN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会琴,胡如英,武海滨,等. 2型糖尿病报告发病率研究进展[J]. 浙江预防医学,2016,25(1):37-39,57.

[2] 熊书君.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7):143-144.

[3] 杨秀颖,张莉,陈熙,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32(5):598-602.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5] 黄金,胡进,朱熊兆,等.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35-141.

[6] 李敏,杨波,邢笃红,等. 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6,25(3):136-139.

[7] 彭海林,金梅,钱锦,等. HbA1c在住院患者隐性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4):2386-2388.

[8] 唐键,王博,张玄娥,等.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0):3657-3661.

[9] 刘颖,张玉娴,杨叔禹,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7(6):999-1001.

[10] 张凤,洪铭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7,23(23):4715-4720.

[11] 肖传宇,侯文华,王宁,等. 探讨空腹胰岛素、C 肽、HbAlc 在Ⅱ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24(10):1679-1682.

[12] 王晓娟,张文虹,王爽,等. DKA患者C肽水平与中枢神经损伤的关系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9):2769-2770.

[13] 金兴权,于雪梅,张斌,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C肽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2015,21(34):62-63.

[14] 吴孟水,宁翠利,刘宽芝,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血清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3):234-237.

[15] 赵立华,马静,谢云,等. 血清 C 肽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9(5):430-433.

[16] 刘超杰,李兔平,郭政,等. 糖尿病诱发大鼠神经退化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神经反应性病理改变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21(12):1224-1227.

(收稿日期:2018-07-05)

猜你喜欢
高血糖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