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本领

2018-02-24 00:18
新闻传播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电视新闻融合

(双鸭山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 155000)

前言

记者除了具有采访的能力,还要有永不满足期待改变的心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对客观持有尊重态度,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更要有开放的心理和态度,充满工作热情。新型主流媒体的构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足见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长远性。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搬运工,新闻信息被快速地传递,同时也模糊了专业新闻记者的身份角色,特别是电视新闻记者,对自己的工作前途和意义感觉到迷茫。其实电视新闻记者身负的责任,所要传递的精神从未改变,将来也不会变。作为新闻记者要在繁杂的信息时代,顺应潮流,坚持自我,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来引导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助力。

一、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新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第一项本领就是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现代社会压力很大,特别是应对新媒体的冲击,自身的工作也会出现重重困难。但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媒体人,应该具有承担这分困扰的勇气,能够凭借一腔热血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打败它。而且新闻人作为舆论的前沿领导者,他们表达的观点会对社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不得不反思的现象,有些媒体为了突破当下的“困境”,抢滩“互联网”,有“哗众取宠”或是追求“眼球效应”的嫌疑。有部分记者为了个人业绩,忽略了新闻事实本质,或是出现事实扭曲,又或是太过低俗。这些只会降低电视新闻人的格调,更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新闻风气。因此培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非常重要,关系到每一则新闻的质量和能量。首先要培养新闻记者的党性,不论是否是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应该具有较高的党性,能够体会到自己是人民的喉咙,要发群众之声;也要做党的话筒,让党的声音被更多群众倾听。加强党性修养,在政治思想层面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且在诸多不同的舆论中能够坚守自我,拥有话语权。更要有大局意识,从各有格局的层面思考社会问题。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在国家方针等方面的传播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多数国家还是更依赖电视媒介,从中认识世界。所以电视新闻记者要善于把握大政方针,了解国家形势,更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通过正确的思考角度,进行评价,凸显政治觉悟和水平,更最大化新闻价值。

二、培养甄别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之大、之迅速,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冲锋在信息传递的前端,给受众提供更加真实可信的信息。当然,第一步就是要能独立甄别信息。当下微博、微信等信息传递方式快速便捷,而且“低门槛儿”,这使得虚假信息“得缝”生存。而新媒体因为发展的不成熟性,还无法对这些舆论进行完全的掌控,只能事后弥补。而对于较为成熟的电视媒体来说,不应该出现如此失误,必须要保证所传递新闻之真实、可靠。新闻记者要应对新闻的敏感性和政治敏感,加强对信息的区分和引用,能独立思考,明辨真伪,做好每一步的筛选核实。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对一些网络爆料,要持有观望的态度,不急于做评判,而是先有调查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不仅可以在诸多信息中挖掘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能敏锐区分真假信息,对自己所撰写的每一份稿件负责,宁可慢,而不能低质。对于每位新闻记者来说,对信息的搜集工作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因为要新,也要真实,要及时,也要仔细。培养电视新闻记者甄别信息的能力,不仅仅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负责,更是对电视新闻价值的一种巩固,有利于维护其权威形象,这也是区别网络媒体的重要方面。

三、提高新闻采编策划能力

如果说前两点是隐形的,在工作之中是作为辅助存在的,那么采编策划能力则是最具象化的能力要求,更是对每个科班出身,或者想要从事此行业的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的采编策划会略有不同,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信息的来源和整理渠道也有所增加。先来解释一下“媒体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同行业的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的融合,依靠自身传统受众的力量,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提高融合价值;第二种方式是跨媒体融合,也就是新旧媒体的共同统合发展,如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让更多的受众能够参与电视节目的互动,减弱电视节目缺乏沟通的缺点;第三种方式是多媒体信息集成,也就是在信息传播终端进行整合,统一部分信息的传递渠道,保证出口的一致性。这些都对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记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深厚的新闻专业功底,新闻记者其实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灵活使用新闻术语。专业知识是基础,更要有一个开放性学习的态度,能够自觉学习互联网、自媒体、社交媒体、媒介融合等方式,并且给自己不断注入全新理念和对新的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现象和规律,将更多互联网的内容和生活结合,用更专业的技能将其呈现出来,如好的文采,或者是拍摄符合主题的短视频等,更要在其中注入真情、真相和真心。再来就是要培养策划本土节目的能力,发挥媒体融合时代优势,提升电视新闻的生动性。电视新闻节目最大的受众是普通百姓,他们所关心的也无非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区县电视台,这种心理趋向更为明显。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采编时更要从实际出发,从本土文化入手,以身边小事为例,讲出大格局。也为地方观众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现电视新闻的个性化。

四、提高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

电视新闻记者对新媒体的态度必须是开放的,而不是恐惧或是排斥的,无论什么初衷,都应该“知己知彼”。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步扩大,新媒体的影响力也在扩散,电视新闻记者要利用,而不是规避这一点,在自己的节目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将竞争转为共赢。所以记者一方面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来提高报道水平。主要利用途径有以下几点:丰富新闻报道内容。其实电视新闻记者完全可以跨媒体工作,如在网络上撰写稿件,或者是为网站提供图片和说明等等,这些是新的尝试,也能给自己的本职工作带来启发。而且作为新闻记者,要不断锻炼自己的“新闻嗅觉”,利用网络平台来拓宽自己可接触的新闻面,在提供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是对自身内涵的丰富;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比较受拘束,从简单的图文结合,变为多样化的视频与文字的结合,音频与文字的结合,甚至是动画与文字的结合等等,能够让受众从全方位获得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也能改变电视新闻节目陈旧、不变的客观印象,给更多观众喜欢它的理由。增加这些形式,对记者的硬件要求更高,如自己要会P图,能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等,特别是一些数据类型,可能还需要做图表制作等。对新媒体的运用还表现在“借力”,即能利用新媒体来塑造自身形象,将电视节目丰富的一面通过这种途径展示出来。例如“央视新闻”开通了节目微博,观众不仅可以在微博上与制作方进行沟通交流,而且展示了央视新闻比较调皮的一面,更多的新闻主持人受到了大家的喜爱。特别对于一些节目创意的征集,让更多网民展示具有创新性的一面。

总之,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更要提高自身要求,要肯定新媒体的出现,并且利用它、掌握它,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同时更要坚守职业操守,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用过硬的本领和高质量的作品,来得到外界的认可。■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电视新闻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融合》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