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方向

2018-02-24 00:18
新闻传播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受众时代发展

(当阳市广播电视台 湖北 宜昌 444111)

县级电视台作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最为基层的组成部分,本来就面临上级电视媒体的强势竞争,发展缓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以手机、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电视媒体具有的功能,而且还具备一些电视媒体没有的特性,如传播的时效性和传播空间的无限性等,这给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县级电视台要学会自身“因地适宜”的发展,利用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便利,走出尴尬的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第一,传播的媒介载体多样化。新媒体是相对于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为媒介的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播的媒介载体逐渐变化到以互联网、通信、卫星网络等为基础的智能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而且,新媒体时代逐步实现了从大众媒体向个人媒体发展的转变。第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大。由于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信息传递的载体就相应的变多,再加上各种载体可容纳的信息也在大幅提升,因此,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第三,新媒体的交互性强。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只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同时也会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递者。通过媒体,更多的受众可以把自己接受到的信息或新闻重新编辑并传播出去,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和受众是可以双向交流的,增强了双方的互动性。

二、县级电视台发展现状

(一)会议新闻居多,舆论监督稿件偏少

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的主要宣传任务以“采编和播报新闻”为主,尤其是会议新闻的播报,占据着播报内容重要地位,缺乏采访式的互动性新闻播报和舆论监督稿件,难以对年轻的受众形成吸引。当内容丰富的新媒体迎面而来的时候,受众很快转向互动性强,形式多元且参与度较高的新媒体,县级电视媒体受到冷落。

(二)媒体团队人才缺乏,职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县级城市的经济发展缓慢,政府的财政补贴不足,再加上地域、媒体运作等因素,使得县级电视台很难留住高端的技术人才。而原有的人才储备较少,大部分职工资历有限,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给县级电视台的发展造成很大劣势。

三、县级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下受到的冲击

(一)县级电视台受众群体被分流

县级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临来自中央、省市级电视台的竞争,而且在新媒体时代还面临着新媒体的竞争。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县级电视台节目形式单一,缺乏高水平、具有创新的地方特色娱乐节目,再加上智能手机、网络和电脑等的普及,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通过网络寻找新颖的新闻内容和有趣的娱乐节目。因此,县级电视台受众群体不仅被中央、省市级电视台吸引走,还因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年轻受众被新媒体分流走,直接导致了县级电视台收视率的降低。

(二)县级电视台主流媒体作用减弱

县级电视台主流媒体作用减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网络为主要阵地的新媒体敢于揭露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背后的真相,使许多民众误以为电视台在一些问题报道上避重就轻,从而丧失了对电视台的信任感。二是新媒体的发展势头强劲,吸引了更多媒体形式纷纷涌入,无论是什么信息,人们都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随地获得,不必通过电视台播放;此外,新媒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很多新闻消息发生不久就在网络上报道、传递,人们在白天通过新媒体已经了解到当天大部分的新闻,没有必要等电视台播放时再看一遍。

(三)县级电视台广告市场份额减少

随着新媒体不断的发展和县级电视台收视率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开始抛弃县级电视台的播放平台,转战新媒体。新媒体不仅受众和用户众多,而且传播速度快,相较于电视平台广告费用低,吸引了许多的中小广告商,从而使得县级电视台广告市场份额减少。县级电视台广告市场份额减少,不利于电视台内部的管理和运营,资金的缺乏,也使节目质量下降。

四、县级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方向

(一)立足本土化,凸显区域特色

论资金、论技术、论人才,县级台都比不上省市级台;论便捷、论高效、论形式,县级台也比不上新媒体平台。但在“内容为王”法则前,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县级台要立足于本地,本地有什么就报道什么,作为最基层的电视台,跟基层群众最贴近,这是优势。聚焦民生报道,强化舆论监督。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精准扶贫问题,把精准扶贫当做报道的重点,发民之声,讲民所想,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电视人的使命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电视媒体宣传引导的作用。

例如开办《精准扶贫——当阳在行动》栏目,携手党政机关,关注扶贫百态。将演播室搬到“室外”,不仅做好党的喉舌,还要替困难群众发声,深入到一线,真正做到替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另外在栏目中还可以适时添加节目板块或推荐本土品牌,每深入到一个贫困镇、村,都会有特色产业或农村专业合作社可以进行宣传、推介,这样不仅带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还可为节目的制作拉来一笔资金。

(二)借助新媒体平台,迎合大众化

媒体是服务行业,媒体服务于大众,因此媒体要生存,必须依靠大众。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断追求生活与精神的娱乐,从而微信、抖音、快手、内涵段子等app应运而生。例如抖音虽然起步较晚,但后劲更足,从“新生代”来看,这个产品在最初针对的主要人群就是18~28岁的年轻人,一是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已经相对来说熟悉了类似应用的玩法与传播,二是对于新功能与内容的掌握会更快一些。

如国务院扶贫办开办了“社会扶贫app”,可以更好更快的进行“爱心对接”,有效利用“互联网+”模式,加大扶贫力度。在央视《新闻联播》中也多次提到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西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展“微视频”大赛,以“我心中的一堂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题进行拍摄,反响较好,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可见,这是全民发声的时代,也是社会万象的多媒体展现,尤其是现代年轻人生活面貌进步的体现。

目前,在已开通的当阳电视台公众微信号里增加《抖音》、《微视频》、《微讲堂》等参与互动板块,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以充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来运营自媒体,增加粉丝量及关注度,使更多的人能够及时关注电视台发布的新信息,了解本地的新闻动向,参与电视频道的互动中。

(三)强化“时效性”,紧随时代步伐

当阳,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在浩瀚奔涌的历史长河中,在火热炽烈的当阳大地上,曾发生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驰骋着一个又一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剥开历史尘封,弘扬悠久文化,帮助人们“知当阳”“爱当阳”,激励人们“兴当阳”“强当阳”,是当阳电视人理应负起的责任担当,也是发挥喉舌作用,激发“当阳力量”、再做“当阳贡献”的不二选择。为此,当阳市广播电视台开办了一档大型地方历史讲述类节目:《话说当阳》。

新改版的农业服务类节目《垄上行》,自2011年开播已经七年了,“耕耘天地间,我在垄上行”的栏目口号早已深入人心。为了响应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服务农村、贴近农民生活,特地改版。新增的栏目《惠农春风》紧随时代步伐,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乡村发声,反映乡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与农民朋友拉近距离,了解农民朋友生产生活状况,响应政策的同时贴近生活,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结语

中国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给县级电视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县级电视台要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不仅需要争取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而且还需要在寻找自身优势,根据本土特色打造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栏目、特色节目的基础上,以新媒体为工具和途径,将其某些优点运用到电视台的发展中,这样才能牢固树立电视台在当地受众中的影响力,实现新闻宣传促进经营发展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受众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