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采访质量的有效提升

2018-02-24 00:18
新闻传播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电视新闻策划

(东莞广播电视台 广东 523071)

对于电视人而言,如何把电视新闻做出彩、吸引受众的关注,关乎电视人的生存大计,成了当代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破解的难题,然而要破解这个难题,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门槛就是采访。采访是记者前往一线收集资讯的过程,采访的成败决定了新闻的成败,因此我们应重视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尽可能掌握更多可以提升电视新闻采访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电视新闻采访的意义

电视新闻采访主要是指记者对采访对象或新闻事件的获取与记录等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及时获取新闻资讯,并将其发布给广大受众,这是电视新闻制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它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记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和作风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高效、高质地提高新闻质量,充分发挥出新闻的功能与作用。

采访时,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有较好的新闻敏感性,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掌握专业的新闻采访技巧,这样新闻记者才能在纷繁芜杂的事件中准确捕捉到具有价值的新闻,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在现场尽可能收集更多的资讯,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真假判断,引导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进行有效陈述,确保所有新闻资讯都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受众。

二、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甄选主题,提升思政素养

电视新闻记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只有思想政治素质高,才能确保电视新闻质量并使之符合国家要求,充分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电视新闻记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甄选,以重大的、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力的新闻主题为主,从而达到剖析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新闻记者还要不断提升思政素养,自觉、主动地坚持新闻原则和政治方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受众提供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使所报道的内容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思想、政策方针、发展路线等,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讴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涌现的优秀人物与典型事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要求,揭露违法违规、损害国家与人民利益的丑恶、错误思想及行为。

(二)选好采访对象,提高新闻亮点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与采访对象进行当面互动,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尽可能选择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镜头感表现力较好的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陈述若是能够精彩到位,会让整档新闻节目拥有更多看点。只要不是突发新闻,记者都可以提前与采访对象联系,沟通采访拍摄事宜,如果能够有幸找到几个表情丰富、能言善辩、不惧镜头拍摄的采访对象,我们的采访任务就成功了一大半,如果这个环节没有提前做好,现场随机遇到的采访对象在面对镜头时木讷、紧张,张口结舌,那么这个新闻采访任务也就失败了一大半。

(三)了解选题背景,提前做好策划

不要低估普通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反应能力,笔者在违建新闻采访现场曾亲眼目睹普通市民与城管法律专业人士在电视镜头前的相互问答,普通市民在用法律知识展开辩论时,将法律专业人士驳得哑口无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戏剧性的情况?就是因为那位法律专业人士在来现场前没有做足功课,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沟通对象。作为记者,在采访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采访人物的相关情况,即使是有多年经验的老记者,一无所知、毫无准备就跑去采访现场,都有可能出丑,造成采访任务的失败。

如果选择的是社会热点话题作为新闻主题,记者就要提前对该话题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全面了解与此主题相关的各种行业报道、法律政策等内容,进而策划好采访活动。例如,采访与洪水灾害相关的新闻,记者要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了解宣传报道要求,对于洪水来源的描述、灾害数字的统计,都要严格按照政府部门公布的内容进行报道,不要随意夸大和渲染。同样的灾情,如何让电视新闻区别于报纸媒体和网络自媒体?这就要考验记者的策划能力。不同的新闻视角捕捉不一样的新闻信息、呈现不一样的新闻视野,只有精心策划才能让同样的新闻内容收到不同的播出效果。

一份好的采访策划包括采访提问、采访效果预判、采访失败后的补救方案,以及播出时现场拍摄的重点画面和片段。电视新闻是合作式采访,由新闻记者和摄像记者共同完成,因此当新闻记者拟好采访策划后,应与摄像记者深入沟通,摄像记者的意见非常重要,决定了新闻节目最终呈现的效果。为了避免声画“两张皮”,在采访策划中,新闻记者必须听取摄像记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采访策划方案,并将最终的采访策划方案一式两份,即新闻记者和摄像记者各执一份。

(四)注重提问设计,提高新闻采访实效

首先,记者的提问要有针对性,不能空泛或离题太远。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要注意细节问题,从细微之处挖掘出新闻亮点,这样才能提高新闻的价值与质量。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特征,唯此人们才能深入地认识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新闻事件要有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因此记者必须要加强提问设计,不能大而不当,良好的提问设计会使采访对象有话可说,不至于出现不知如何表达或条框式表达。

其次,要结合采访对象设置采访问题。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主要是针对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不同,提问的问题就要有差异,就是在采访过程中要根据问题来合理选择采访对象,或根据采访对象选择不同的提问方法。例如,当电视新闻记者在农村地区进行采访,采访的主题是了解农村干群关系,如果直接采访农民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下农村干部如何科学、正确处理干群关系,采访对象可能会不知如何回答,但如果记者将问题转变为:你认为老百姓喜欢的农村干部是什么样的?采访对象可能就会有很多话要说,记者也能从采访中获得更多真实的信息表达。

第三,要尊重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尊重采访对象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要先征询采访对象的同意,再采用采访对象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采访。

(五)合理应用摄像技巧,优化新闻画面质量

电视新闻采访的摄像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确保画面的稳定性,摄像记者要熟练应用各种技巧,采用推拉移动等方式防止画面发生抖动。推即是利用摄像头变化原理,将拍摄对象进行分离;拉即是利用镜头将采访对象带进合适的场景,以提高拍摄画面的清晰程度和稳定程度。摄像构图技巧也非常重要,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采访目的科学取景,对画面进行合理安排,使新闻摄像艺术效果达到最佳,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摄像技巧必须围绕电视新闻采访主题,不能顾此失彼。

(六)营造和谐采访氛围,增进情感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要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采访氛围,使采访对象能获得轻松的体验,不至于紧张不安。记者要快速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与好感,这样采访对象才能敞开心扉,从而提高新闻质量。记者要科学应用采访语言,使被采访者感受到亲切、友好和真诚,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获得更多的采访信息。

电视新闻是多方合作的新闻作品,出境采访记者应配合摄像记者做好情感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工作默契,后期编辑人员要与记者加强沟通,通过交流筛选出最优价值的新闻采访内容,这样就能在后期新闻二次创作时强化画面效果,提升电视新闻画面质感,确保新闻节目具备良好的可视性。

结语

作为记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意义,在具体采访实践中明确好采访主题与背景,结合采访目标做好采访策划,科学设计采访提问,从而有效提高采访效率和新闻质量,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新闻,推动电视新闻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电视新闻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