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弱化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8-02-25 04:12黄家宝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技工就业指导毕业生

黄家宝

(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广州 510000)

新时期背景下,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技工院校毕业生多为技术专业性人才,其就业趋势直接折射了技工院校的整体前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一方面毕业生普遍反映就业难,岗位少;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由此反映了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存在一定问题。

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当前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要求,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有技巧、有意识地对其施以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1]。针对目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实地调研资料的收集总结,发现目前技工院校针对毕业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院校只重视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毕业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乃民生之本,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工院校由于其专业技能的特殊性,强化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过程,它能够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从而使其转化为健康成长的正能量[1]。

一、新时期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政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逐步迈入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下,衍生了更多的新生事物与新的理念,但与此同时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由于年龄尚小,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并且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为缺乏。因此,在离开象牙塔,走向社会时,就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思想为指引,就业指导就可以提升学生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用精神思想武装自己,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剔除不正确的就业观,让自己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真正实现自身价值,成为国家的建设者。

2.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需要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实现国家的素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现其综合能力素养。当前社会需要综合性的全能型人才,不仅专业素养上有所体现,同时还要求有积极的思想倾向,能够对社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所以,德育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技工院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有所忽视,通过就业指导中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面对困难不会退缩,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自身的一份力量。

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人所共知,技工院校主要是以理工科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常情况下,以理工为主的院校相较于其他院校而言缺少人文素养的教学,而心理学中说“意识决定行为”,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能够创造更好地校园氛围,提升技工院校中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样也是大多数理工院校缺少的教学。另外,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与方式,促进整体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对技工院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二、新时期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对思政教育建设有所忽视

技工院校中主要教育以职业技术为主,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以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主,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目的性与导向性,主要发挥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性人才的作用。由于各专业的目的导向很强,所以很多课程设置主要是以专业技术类为主。由于拘泥于固化的思维模式,从技工院校顶层设计的角度,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仍是实行2+1的教学模式,2年的在校专业学习,从而导致技工院校都比较容易忽略对学生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2.缺乏系统设计,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相脱离

一方面,技工院校在学生就业方面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和制度进行设计,以至于在实际中出现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2]。目前,技工院校在学生毕业季的就业指导主要集中于尽可能丰富的为学生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招聘信息以及及时为学生的就业问题答疑解惑,较多的关注学生就业本身,而较少的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有些学校在低年级的学生课程中设置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但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很多程度上已经忽略了之前所接受的思政教育,以至于在面临就业选择时,不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社会的需要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影响自己就业,同时也造成社会人才紧缺的现状。

3.思政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教育处于教学内容的边缘课程,因此大多数学校并未有足够的重视,难免对这块教学任务有所松懈。对于教授就业指导课的思政教育教师来说,也并未把该部分的教学内容当成重点,教学的内容、案例没有与新时期接轨,方式、方法不能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教育创新度不够,不能给学生提供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且针对性不强,学生对此也没有太多兴趣,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积极思考,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新时期技工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搭载校园网络平台,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加强,是让校园网络平台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校园网内部管理的提升,主要目的在于将不良信息及非法网站进行过滤,充分利用技工院校的技术优势,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可以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开设专栏,或者是以APP的形式建设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以文章、短视频、资讯等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同时也可以建立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积极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随时为学生指导答疑,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进行疏导[3]。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相结合,搭载校园的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中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院校中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起到渗透作用。

2.与时代同步,促进思政教育教学革新

思想政治存在较强的实时性,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新时期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贴近现实,紧跟时代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与教学重点。尤其是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更需要大胆创新,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在师资队伍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素质,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组织安排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培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能总是教授空中楼阁式的理论,要将正面的价值观与就业的现实相结合,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方式方面,要采用多元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消化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3.关注心理辅导,加强毕业生成才教育

在面临毕业的关口,毕业生们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关键时期,做好心理疏导十分重要,对于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应当注意补充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可以通过具体的抗压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调整学生心态,让学生具有面临挫折能够自我调节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注重毕业生的成才教育,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祖国、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要不畏吃苦,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技工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从技工到英雄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