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别砸了自己的招牌

2018-02-25 08:40海南白沙思源实验学校杨锡平
新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待遇公务员职业

□海南白沙思源实验学校 杨锡平

今年年初,一则“女教师扒高铁”的视频迅速扩散并挑动民众的神经,这次“扒车门”的主角某小学副教导主任招致全国舆论一边倒的“声讨”。前些日子又有报道,云南省威信县塘房小学教师江某因猥亵数名学生被警方刑事拘留。近日(6月20日),发生在甘肃省庆阳市六中一起女孩李某奕跳楼的事件再次把“教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性骚扰、扒高铁、猥亵、虐童……一个个让人不齿的与“教师”二字相关联的词语时不时出现在网络上。教师怎么了?

“教师”是职业术语,日常人们习惯将教师称呼为“老师”。“老师”最初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后来把教学生的人称为“老师”。据说,古代“老师”有十余种称谓,如“夫子”、“宗师”、“先生”等,也有将老师尊称为如父一般的“师父”等。《西游记》里孙悟空就称呼唐僧为“师父”。电视媒体上也常见把某艺术家、某名人称呼为“老师”以表达崇敬之心。在生活中,无论老少孩子们都喜欢称呼父母为“老爸”、“老妈”,可见这个“老”字所表达的是何等敬爱之情。

学者孟学群的著作《现代教师论》一书从经济利益、政治待遇和社会声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的职业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教师与“天地君亲”一样被尊封为“五圣”之一,教师地位空前高尚。然而到了元朝,则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之说,老师职业列为第九,仅高于乞丐,也就有了后来的“臭老九”一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教师的地位和工资还比不上工厂的工人、商店的售货员,更不用说与军人、医生和干部相比。1987年11月28日,《国务院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发布,指出“当地教育行业职工的工资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按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即使这样,教师的待遇仍不见好。不少老师削尖脑袋改行,政府和公检法等部门为多,也有部分转行进了企业,一度出现教师工资由乡镇财政负责发放,这个时期的教师地位空前低落。世纪之交,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许多省份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造成大量的优秀教师外流。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投入120亿元,同年一些地方开始实施绩效工资,以保证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的落实。如今,虽然明确了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但未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这就出现了管理教育、教师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因缺乏对教育、教师真切的体验,从而表现在教育指导和管理方面的茫然以及对教师情感的疏离,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

对比医生、律师、公务员等职业,教师入职门槛相对较低。工作陈式、晋升机会少、看不到仕途、缺少职业挑战是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个职业的主要原因。而职称晋升、荣誉评比催生不少教师的功利,于是不少教师眼里只有分数没有学生、心里只有待遇没有事业。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成绩排名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类检查等让不少教师失去了平和的心态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一些学校挂着不少豪言壮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顺口溜式的口号和“读书读不死就往死里读”、“多挣一分,压倒万人”等豪言壮语遮蔽了学校思想文化的苍白和虚幻。学校就像竞技场,师生就是这个竞技场的教练和选手,忘却了善好、公平之教育本真,忘却了有教无类的初心。

这个社会诱惑很多、假性不少,真的需要我们清醒和理性判断。

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虽不能蒹葭倚玉,也难以朱门绣户,但衣食无忧;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枕典席文,以学愈愚,虽不能博施济众,也难以驰骋千里,但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教师是社会公众人物,为人师表,行为世范,虽不能十人九慕,也难以光鲜炫耀,但桃李满门。

我们应该豁达点,豁达的心路更宽广。我们应该简单点,简单的心易快乐。我们应该光明点,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我们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无论何种处境,千万别砸了自己的牌子。

猜你喜欢
待遇公务员职业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职业写作
篮球公务员
我爱的职业
优先待遇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国王的待遇 ———原载“伊朗漫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