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中培养学生时序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2018-02-26 01:41支福华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历时时序历史

支福华

(吉林省通榆县第八中学校,吉林 通榆137200)

历史是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在新修订的2011年新课程标准工作中特别强调了历史的时序性的重要作用,起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他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依据历史的时序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启发学生探究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因为时序是历史推理的一个关键,如果不知道单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多个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事件或事件之间的关系,当然就难以认识历史的前因与后果、背景与影响。

对于初学历史的学生而言,常常抱怨历史上很多时间记不住,历史时序性普遍较差的现象。而历史检测中很大程度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时序性,而学生对于此类题目往往得分甚少,历史时序成为学生学习的“软肋”,所以要想学好历史,必须重视历史时序性。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时序性教学呢?

一、教学中突出历史的重大分期的作用

以中国近代史部分为例,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1861年辛酉政变、曾国藩被命为四省总督、洋务运动开始;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安庆陷落;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1865年洋务派兴办军用工业;1865年,李鸿章筹办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867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民用企业(官督商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采用这种分期切块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去把握历史事件的时序,并将其“定位”在相应的历史时空内,利用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推导出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如我们习惯于将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定位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随之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又于同年9月八路军赢得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在1937年底12月13日;第二年春,台儿庄大战;抗日的相持阶段由1940年8月开始,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七大就是在抗战即将胜利时之际召开的,所以会议时间是1945年。上述的“近代史各个节点”“抗日战争的发展脉络”等等,必须要讲起止时间和标志性事情,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教学中把握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思维

共时分析是结构主义者最喜欢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在时间的意义上,结构主义者把分析的方法概括为两种,即他们所谓的历时分析法和共时分析法。共时性是“指沟通人与人共存关系的逻辑和心理联系,从而形成体系,这些是集体共同意识所能觉察到的”;而历时性,“是研究集体共同意识没有觉察到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联系,这些联系代代相传,但没有形成体系。”在19世纪,大量的语言学家们最感兴趣方法是历时分析法。他们以此方法去研究语言自身是如何发展,如何随同历史的变化而进化。但结构主义者相信,在这两种方法中,共时分析是优于历时分析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研究某词过去的意义无助于现时对这一词的理解。历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现时”的关系。例如,在研究某一语言、某一社会或人类心灵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某一特殊的时间中去考察它们部分与部分间的关系,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而不是研究它们在历史中的如何发展。正是如此原因,有些结构主义者又称这种方法为“快照特写法”,而不是全景性的移动。因此,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分类上,这种把某一研究对象放到“现时”特定时空进行“个案”性的研究,显然属于被西方的方法论学家称之为定性研究的范畴。所以,历史教学中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培养学生时序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教学中建构历史知识的表轴式结构

着名历史教育学者赵恒烈说,表格图示结构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思路,一种逻辑建构,是在一定史学观点指导下的一种条理化、简约化的表述。” 历史教学中,将图示结构引入教学,通过形象的图示来呈现出历史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以《建国后六七十年代大事》为例: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可见图表能反映了历史阶段、历史时期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将纷繁复杂的、发生在不同历史时间的现象和事件,理出了一条清晰的线索,达到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的目的。

“历史本身是一个时间的序列”。而时序是唯一能够将一切历史事物贯穿起来的线索。以时序为基础,才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由此可见时间观念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自觉的、有目的的开展时序教学是历史老师的基本责任。

猜你喜欢
历时时序历史
基于Sentinel-2时序NDVI的麦冬识别研究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基于FPGA 的时序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一种毫米波放大器时序直流电源的设计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