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体制改革:治标更要治本

2018-02-26 17:59王文龙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阶层体制教育

王文龙

(湖州师范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应试教育体制造成了一种困境,使学生、家长、教师都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引起社会广泛的焦虑与不满,是历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对象。但在经过多轮教育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有自我强化之势,各地超级中学的崛起与四处扩张、街头巷尾各类补习班的欣欣向荣、中小学学生实际学习负担的加重、应试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延伸,都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强化的表现。那么,应试教育体制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自我强化?如何才能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中国应试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现实土壤

根据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试教育体制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并不断自我强化,有其合理性,它是当前中国诸多社会矛盾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植根于中国现实国情。

1.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是应试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前提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使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教育由于基础设施、师资水平差距过大,导致教育质量也相差很大。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地区、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内地与乡镇相对落后,教育资源与优秀师资进一步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集聚,使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导致国民教育选择的分化。通过“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花费大量金钱与时间进行异地陪读,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特长班,将学前教育应试化”等方式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其极端方式是各地超级中学的崛起。超级中学通过将不发达地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集中,在全区域范围内“掐尖”招生,以及严格的教学管理来实现高考竞争优胜。这种极端的应试教育加剧了教育异化,也导致教育机会更不均等。根据北京大学黄晓婷的研究,普通中学农村户籍学生比例远高于超级中学,在各省高考招生定额制的情况下,超级中学学生考取重点高校的比例越高,其他普通中学学生考取重点高校的比例就越低。由于农村户籍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中学,导致农村学生发展机会更不均等。并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对超级中学的资源倾斜必然进一步减少普通中学的教育资源,导致普通中学学生发展机会更不均等。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应试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进行人才筛选与培养。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行业侧重的能力不同,理想状态应是各种智能都能够得到合理开发,从而为分工日益细化的社会提供各种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差异化,录取标准要多元化。然而,中国高教体系虽经几轮改革,却并没有改变“公立大学一统天下”的格局,私立大学只能处于依附地位,亦步亦趋。由于公立大学不缺生源,财政拨款有保障,改革动力较为缺乏,导致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且效率低下。经过几轮合并、扩招、升级,以及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各公立大学之间的相似性越来越多,差异性却越来越少。缺乏差异性、公立高校主导的高等教育体系既无法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方案,也缺乏多元化人才的筛选动力,导致高考制度改革反反复复,始终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窠臼。这种长期奉行“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招考模式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使各种教育改革阻力重重。为打破统一招考的固定模式,增加人才筛选的灵活性,国家教委在统一高考之外,先后实施了高考加分制度和单独招生制度,但由于这两种补充方案加剧了教育机会不均等,被逐渐边缘化。简言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应试教育长期存在。

3.阶层流动阻滞与二元就业体制是应试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阶层流动打开了多元通道。根据清华大学李强的分析,改革开放后,通过高等教育渠道上升为中产阶级的人数有限;通过技术地位上升的渠道明显受阻;比例最高的是通过体制外商品市场营销渠道来提升阶层。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体制外上升机会不断减少。技术红利与人口红利的消失、生态环境的恶化、出口增长的乏力、内需的不足,导致中国商品全局性过剩,许多企业被淘汰。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市场饱和与垄断形成都提高了新创业者的门槛,使创业难度越来越大。资本外流与产业外迁、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冲击,导致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人士失业。“国进民退”对私营经济形成挤压效应,并不断抬高私营经济经营成本,再加上产权保护不力、市场监管不严、企业税费负担沉重、金融抑制,导致私营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这些都导致体制外阶层的上升通道不断收窄。早在200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调查报告就显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在当前的中国国情下,以公务员为核心的体制内就业在收入、权力、社会声望与稳定性,以及社会保障各方面依然具有综合优势,导致体制内就业偏好,近几年来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热依然遍及各个阶层,就是明证。随着体制外发展机会减少,体制内就业优势进一步凸显,高学历作为进入体制的“敲门砖”,使“教育作为阶层流动渠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导致应试教育的进一步强化。

二、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只能治标不治本

正是认识到应试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缺失效率与公平,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转型,中国政府对基础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高考招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体制存在的现实土壤,导致应试教育体制依然长期存在并自我强化。

1.中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效果不佳

在基础教育领域,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抑制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通过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转移支付,提升教育经费统筹层级,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师待遇,使城乡教育基础设施、教师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由于城乡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扩大,乡村很难吸引、留住骨干教师,加上大规模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继续扩大,陪读问题严重,进一步固化了城乡教育差距。为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政府针对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大学生过剩的现实,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对职校学生免学费,并提供生活补贴,以实现教育分流。但由于社会广泛存在的文凭崇拜,以及对体力劳动的歧视,二元就业体制改革滞后,这项政策推进效果并不理想。为抑制应试教育,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地为学生减负,要求减少学生上课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禁止在职教师补课,对各种补习班、奥数班进行清理。为提倡素质教育,政府还增加了基础教育中音乐、绘画、体育、手工等课的课时,修订了中小学教材,增设了图书室。政府对应试教育的积极干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将部分家长从过度教育投资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但只要“一考定终身”的统一高考制度,以及“以分数论英雄”的录取制度没有实质性改变,体制内外的福利待遇差距继续存在,体制外阶层上升的通道继续收窄,那么应试教育就会持续存在。当前,各地中小学为规避政府管制,向学生家长转移越来越多的教育辅导任务,各地非法补习班的大量存在就是明证。此外,政府还通过学区制度和小升初免试制度来抑制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减轻家长择校和学生应试的压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区制度也导致部分学区房价暴涨,反而固化了教育不公;小升初免试也只不过推迟了应试时间,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现实。

2.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有限

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也积极改革,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培养出更多样化的人才,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减少学生结构性失业和过度教育的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引进民间资本与外资,形成多元化的高教主体,通过外部竞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变中国高校过于同质化的问题。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民办高校已达722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2015年已达1066个,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但由于政府对民办高校、合作办学限制较多,导致民办高校、合办高校教育层次普遍不高,难以对公立高校形成“鲶鱼效应”,反而由于体制惯性,民办高校管理逐渐出现公立化趋势。二是努力扩大高校之间的内部差异,形成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多元化高校体系。为克服学科之间缺乏联系的弊端,很多重点高校重拾通识教育,对院系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强学科内部的融合与学科之间的交流,取得了较大成果。但随着20世纪末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合并,各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再加上几轮本科教学评估的规范,使中国高校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千校一面,缺乏个性。211与985工程并没有改变中国高校均质化的问题,反而形成少数精英大学对教育资源的过度垄断,加剧了高校发展机会的不均等。三是进行高校内部改革,简政放权、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师资质量。为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部曾推行过校长负责制、院长负责制,但由于高等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重地,自主空间有限,因而改革难度很大。为提高教育效果,各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对一些市场需求萎缩、供给过剩的专业进行减招或停招,对社会需求不断增长、供给不足的专业扩大招生或新设。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为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各高校将进一步加快专业调整步伐。但这种完全以短期市场需求和就业率为依据的专业调整也导致很多短期行为的出现,反而不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传统高校人事体制僵化、效率低下,为提高师资质量、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各高校进行了人事体制改革。部分高校实行了竞争上岗、目标考核制,还有部分重点高校学习美国,试行常任轨制与非常任轨制,以增加人才流动性。但由于人事体制改革牵涉利益面比较广,阻力比较大,以公立高校为主的高教体系既缺乏内部改革动力,也缺乏外部改革压力,因而推进缓慢。

3.中国高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

在高考制度方面,改革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退失据,进展缓慢。为促进教育公平,政府的高考录取政策向教育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倾斜。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保证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录取名额。高考录取倾斜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但由于损害人才选拔效果,并产生反向剥夺,遭到发达地区的反对。为提高高考人才选拔效果,减少应试教育对人才的埋没,教育部门实行了保送制度、自主招生制度、加分制度,并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保送制度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信息不透明,已被终止。自主招生制度由于受高考成绩制约,高校招生自由度不大,考生也缺乏兴趣,因而效果不佳。并且招考过程透明度不足,也饱受诟病,推进阻力很大。加分制度由于忽视城乡教育的客观差距,加上寻租严重,绝大部分加分项已经被取消,其余的加分项则受到严格限制,其作为一种高考录取补充制度已经基本被边缘化。考试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高考次数、各省自主命题和减少高考科目三种,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负担,使教育内容更符合地方实际。由于高校扩招,很多省市高考录取率已达80%以上,加上参加春季招考的高校较少、层次较低,导致学生报考积极性不高,且弃读较多。再加上考务工作繁复影响高校春招积极性,部分省市已停止春招,继续坚持的寥寥无几。分省命题虽然扩大了各地教育自主权,但试卷泄密事件频发,命题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影响高考的权威性,已经受到公众质疑,导致统一高考命题的回归。高考“3+X”改革虽然名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人才筛选精度,但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本质,反而可能进一步压缩学生知识面,不利于素质教育。

三、通过整体性改革为素质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教育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现状的反映,受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制约。在开放社会,教育成为阶层流动的渠道;在封闭社会,教育成为阶层复制的工具。中国要改变应试教育,提高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就必须进行整体性改革,进一步开放社会,增加阶层流动渠道,优化社会结构,为素质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1.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缩小体制内外福利待遇差距,废除二元就业体制

当前中国教育分流不畅、教育过度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体制内外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差距依然较大,二元就业体制广泛存在,由此导致民众对体制内就业的过度需求,对体制外就业的排斥。教育分流不畅导致应试教育偏好,职业技术教育受到歧视,高级蓝领技术工人极度缺乏,普通白领严重过剩,形成结构性失业。这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影响社会稳定与工业发展,使中国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赶超。教育过度则恶化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导致教育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剧结构性失业,降低教育投资效率。只有进一步限制政府权力,废除体制内特权,不断缩小体制内外福利待遇差距,废除二元就业体制,打破体制内就业终身制,对所有合格公民平等开放体制内就业机会,才能有效减轻职业歧视,减少民众对体制内就业的需求,实现教育的合理分流,减少过度教育和结构性失业。当然,随着政府的放权与分权,反腐败运动的深入推进,对政府权力的合理限制,政府精简机构就成为必需举措,否则,必然会阻碍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

2.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拓宽阶层流动渠道

阶层流动渠道不畅、发展机会减少,导致流动渠道单一,竞争过于激烈,是应试教育强化的重要原因。如果阶层流动渠道畅通,流动渠道不断增多,应试教育就会自动弱化。要减轻应试教育压力,我们就必须为当今学生开辟更多的体制外发展机会,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要大力扭转“国进民退”现状,推动“国退民进”,打破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只有尽快扭转“国进民退”趋势,将大部分竞争性、非战略性国有企业股份化,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国企垄断行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给予不同所有制企业统一国民待遇,才能打破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促进阶层合理流动。二是要加强私营企业保护。只有大幅降低私营企业税费,让私营企业享受同等的待遇,并加强私有财产保护,才能稳定私营企业预期,激发其创业积极性。三是应该加强市场监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只有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对政府权力进行严格监督,严厉打击市场假冒伪劣行为,才能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体制外发展空间的扩展为阶层流动开辟了更多渠道,有利于实现教育分流,抑制应试教育,减少过度教育。

3.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国民选择自由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官员特权的取消、体制内外待遇的平等化以及政府寻租机会的减少,“官本位”现象将逐渐消失。而体制外发展机会的增多、阶层流动渠道的畅通,将使中国社会结构日益扁平化。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通过废除城乡户籍体制,逐步并轨体制内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出卖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股份,压缩行政办公经费;或通过立法合理征收遗产税和房产税充实社保基金,为国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这既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福利,也可以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消除国民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的担忧,使普通人减轻生活压力,从而减轻普通民众对应试教育与过度教育的需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也降低了普通国民的生存风险,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为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只有加快推进整体性制度改革,缩小体制内外福利待遇差距,进一步开放社会,拓展阶层流动渠道,提高国民福利,建设橄榄型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应试教育的基础,为素质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育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经济基础的制约,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对经济基础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创造必要条件。中国应试教育体制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自我强化,不仅与中国教育资源城乡、区域配置不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有关,更与体制内外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差距较大,体制外阶层流动阻滞,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有关。因此,中国要顺利改革应试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就必须在继续缩小城乡、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加快高等教育体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逐步缩小体制内外福利待遇差距,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有效促进个人发展机会均等,拓宽阶层流动渠道,扩大国民选择自由,从而从根本上动摇应试教育的根基。只有改变传统的片面教育改革观,实行整体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应试教育自我强化的趋势,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实现教育合理分流,化解过度教育问题,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阶层体制教育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