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情感教学的方法解读

2018-02-26 19:29梁献堂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

梁献堂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时期,将情感教育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同时还能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章从情感教育概述入手,总结并分析了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渗透方法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处于个性、人格与情感急剧变化的时期,需要科学、妥善地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情感观。在作为人文教育阵地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巧妙渗透情感教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文教学与情感教学水平。

一、情感教育概述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体系共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认知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其中情感教育最为重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特征较强的科目,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将语文教学与情感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个国家对学生情感教育均十分重视,我国目前采用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运用差异化情感教育模式,以学生认知规律与未来发展作为教育基础,形成完善的情感教育体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另外,在情感教学的同时,不仅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进而获得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双赢”的教学目的。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情感教学的方法

(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渗透情感教学

学生兴趣是一切教学效果得以凸显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通过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与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之中,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在全面把握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将趣味化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另外,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通过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方式,有效缓解高中学生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进而强化情感教学效果。

例如,在《雷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堂小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应先将课文片段中的人物形象与背景加以阐述,并要求学生自行选择所扮演的人物。学生在课下针对课堂话剧加以练习,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与教师表演。通过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形式,学生不断深入阅读和分析课文内容,对《雷雨》中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加以分析和揣摩,从而把握文中人物情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趣味化、多样化的语文情感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水平。

(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来了解情感,从而提升对情感的感知与把握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情感教学的重点置于情感体验活动之中,促使学生自己来感知和体验情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凸显情感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中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还能获得真实、有效的语文情感体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需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创设,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创设符合语文教学需求和情感教育目标的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语文知识与情感体验。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的教学情境。另外,为了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和功能,教师在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设备,通过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立体化感官刺激,进一步加强情境对学生的引导。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时,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有关古代蜀道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直观了解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真正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大诗人李白当时的实际感受,并进行有效的情感体验。通过此种创设教学情境以渗透情感教学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与教师一起感受语文世界中的各项情感,也达到了良好的情感教学效果。

(三)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渗透情感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重视实践的教学科目,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较高。朗读课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主旨,从而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在具体教学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根据课文类型及内涵情感确定朗读基调与风格,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课文内涵与作者情感,产生一种“共情”效果。共情是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之一,最先由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共情作用是指个体受到外在影响,从而体验特定人物或事件的情感与情绪。在教育学中,共情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能够从作者的立场、角度和眼光审视问题,形成思想上的交流,达成情感体验的目的。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并为其挑选合适的配乐,凸显作者的凌云壮志,感受作者当时的情绪与情感。通过配乐朗诵的方式,学生充分解讀《沁园春·长沙》的主旨和精神,通过共情的影响,学生在朗读时与词中青年毛泽东的情感相互作用,从而感受到革命前辈的无私无畏与壮志豪情。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endprint

(四)通过深度挖掘教材渗透情感教学

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类型较多。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认真分析课文内容、题材、主旨、思想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从而增强语文教学与情感教学的针对性,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另外,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所具备的特点与特征也有所差异,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进而根据文本的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渗入情感理念与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同样作为借景抒情的诗歌,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间存在极大不同。《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柳永通过婉转、清丽的文字,凸显出杭州的繁华与壮丽;《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苏轼代表作之一,采用遒劲、恢宏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气象磅礴的境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运用含蓄的手法,将内心渗出的沉痛与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三首借景抒情的佳作,却呈现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内容,根据文本情感选择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引导方式,提高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提升高中语文教育情感教学水平。

(五)通过有效沟通交流渗透情感教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情感。因此,教师应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身情感。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人生关键时期,性格上较为矛盾,情感丰富。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仅凸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而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之中,教师应重视加强语言功底训练,结合不同课文的实际需求,选择恰如其分的语言组织形式,从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多方面、多角度来表现课文中的情感,进而提升情感教学水平。

例如,在《我与地坛》教学中,课文的后半段呈现出悲伤的特点。教师可根据这一文章情感,采用低沉、缓慢的语调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经历,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生活中的相似经历。通过这种有效沟通的形式,将语文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相联系,从而促使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突出语文教育情感教学的特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是人类最为本质的思想活动。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教学能够获取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同时宣泄学生的情感,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情感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凸显语文教育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实现语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侯正玉.对于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认识[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4):162.

[2]常虎应.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情感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11):27-28.

[3]白雪峰.“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高中语文情感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7(02):19.

[4]汪蓉.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情感读本,2015(20):43.

[5]张春.立体感知无痕情感——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107.

[6]朱正英.浅谈高中语文情感教学[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95.

[7]高維.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4(12):67.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