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2018-02-26 08:44梁嘉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梁嘉

摘 要:当前,慕课(MOOC)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展基于慕课(MOOC)的混合式教学是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从分析问题、确定实施目标与范围、组建实施与管理团队、规划与建设教学资源、评估与监督学生等五个方面具体阐明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2-0061-05

信息时代,慕课改变了传统的“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的观念与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算,到2025年将有8千万人利用线上教育选修大学课程[1]。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仍然具有慕课无法取代的人才培养优势。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项目通过研究20个高等教育混合学习案例后得出结论:混合式教学对于提高学业成就要比单独的面授或者在线课程更有效[2]。目前,以清华大学为首的部分高校正在使用“学堂在线”MOOC平台上的优质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3]。随着慕课资源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必将加入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行列。本文将针对当前国内高校教学现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基于慕课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一、分析问题及确定解决方案

1.当前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①面对已经是成人的大学生,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灌输大量事实性知识的模式,学生获得的大多是课程的“导论性”知识。尽管大学的课程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并没有明显增加。这种浅尝辄止的知识传授方式显然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②课堂教学效率低。一方面,源于上述原因的枯燥的事实性知识讲授;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下降。一项针对国内某重点高校全体本科生的调查数据指出:只有六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讲[4]。

2.当前高校知识传播方式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达、全球知识共享的信息时代,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①信息随处可见,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绝大部分的事实性知识,知识来源不再唯一依赖于教师。②当今大学生是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土著”,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体接受相同教学内容的传统授课模式不再适合他们,他们需要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方式。

3.可行的解决方案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既需要解决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又需要让高校能够顺利应对信息社会所提出的挑战。2016年美国新媒体联盟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项目合作,发布了《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指出在未来1-2年内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慕课与面授教学及同伴互动相混合的教学策略推动教学创新并促进深度学习[2]。慕课资源具有开放性与标准性,可以通过慕课完成大部分事实性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和自控进度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对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时间,一方面可以进行疑难解答、研讨交流等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开展项目研究、课程设计等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

二、确定实施目标及范围

1.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实施目标

成功的混合式教学项目从一开始就阐明与技术无关的目标[5]。尽管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与新技术有关,但是实施目标应该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设定,并不是为购置新技术和新设备而设定。基于慕課的高校混合式教学实施对象是高校主流课堂上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由在线学习和课堂互动共同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对该课程进行个性化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经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慕课成为正规大学教育实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只是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或IT技术展示[6]。

基于上述总体目标,分别对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置具体的实施目标。当前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可以分为公共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种)、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目前已有慕课平台上开放的课程涉及大部分人文类通识课,为公共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这些现有的慕课资源完成在线学习,教师则依据相应的慕课资源设计课堂研讨与互动交流等教学环节。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由于专业差异性比较强,不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在文史类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在线学习以拓展学生阅读面以及阅读深度为目标。课堂教学环节则通过讨论交流、讲座、辩论、演讲、课程论文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理工农医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在线学习以传授学科基础知识、发展历程、学科分化及研究前沿等属于认知和记忆类的教学内容为目标;课堂教学环节则以学科研究方法分析、学科交叉研究、实验设计与操作、项目研究等应用性知识的传授与实践为目标。

2.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实施范围

实施范围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在横向空间上,如果是一所高校范围内的混合式教学,那么公共课涉及的学生面最广,涵盖全校各个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涉及的学生主要以某个二级学院(系)为实施范围。如果是跨地区的不同高校合作开展混合式教学,则实施范围会包括若干所高校的相关教师与学生。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国外慕课平台合作,相关慕课的海外教师团队通过网络视频系统为中国学生提供远程实时指导。

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区域性校际合作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即同一个区域内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或学科建立课程联盟,共建共享慕课资源,实现校际教师间协作授课和学生间协作学习。区域内的高校具有地理空间便利性的优势,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可以实现跨校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互动。一方面可以降低独立建设慕课资源的成本,另一方面校际协作与交流有利于师生的能力提升,真正实现优秀教师与优质课程的开放共享。

在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时间范围上,公共课一般持续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则会持续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对于时间跨度比较大的课程,需要考虑划分阶段性目标。

三、组建实施与管理团队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集体面授的一种改革。而改革意味着要打破很多沿袭多年的教学习惯,会影响到原有的资源与利益分配关系。因此,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实施与管理团队,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与人力保障,是顺利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基础。团队主要由三个层面的人员组成:①管理层领导,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②教学支持人员,提供慕课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学科教学保障;③协助管理人员,提供混合式教学的硬件环境管理与维护保障。

1.管理层领导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学校领导层给予充足的政策资源作为根本保障。因此,团队应至少任命一名学校管理层的领导承担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最高管理与监督工作,负责制定和审核团队所需要的人才引进与培训政策、管理制度、资源调配方案以及考核机制等。特别是混合式教学实践涉及到不同专业的师生、教学空间与课程学时等全校性教学资源,学校管理层领导是必不可少的团队指挥。即便是实施范围局限于二级学院(系)的混合式教学,学校管理层领导也能够在政策保障和资源调配等决策上给予指导与支持。除了学校层面的管理者,不管是哪一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所属二级学院(系部)至少有一名管理层领导作为团队主管,因为院系领导直接管理该课程的师生,并对相应教学资源拥有直接审批权。

2.教学支持人员

教学支持人员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骨干力量,负责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主要包括学科教师及相关技术辅助人员。从实施内容及相关工作量考虑,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不是单独某一位任课教师就能完成的,而必须集中该学科的相关教师团队,共同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及评估。如果改革涉及到不同教研室的教师,则应该设置主要负责人组织各项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工作。学科教师主要负责慕课资源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疑难解答和成绩评估、组织课堂研讨交流、指导与评估学生的各种探究式学习(包括实验设计、课程设计、项目研究)等。技术辅助人员主要负责完成慕课资源的技术支持工作,包括慕课开发与技术维护、对学科教师进行慕课资源建设相关技术操作指导、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相关技术咨询等等。

从具体分工的角度来看,教学支持人员所担当的角色包括主讲教师、慕课设计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在线答疑人员、辅导教师(协助课堂教学与指导探究式学习)、数据专家(負责在线学习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培训专家(对师生进行相关的慕课平台系统操作培训与指导)。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全球慕课背景下,这些成员不限于同一所高校,而是以主讲教师为核心,分布于世界各地[7]。比如,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其《计算机科学导论》的课程教学中引入英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慕课(名称为:Web Science: How the Web Is Changing the World),该慕课的团队教师专门为中国学生的学习提供远程实时交流与指导[8]。

3.协助管理人员

协助管理人员主要针对教室、计算机实验室、在线学习中心、电子图书室等与混合式教学相关的硬件环境提供协助管理与维护工作,涉及后勤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和图书馆等机构的相关人员。

四、规划与建设教学资源

没有新环境,新技术不过是浮于现有模式之上[5]。营造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新技术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改革。除了通过组建实施与管理团队提供人力资源,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环境还需要规划与建设新的教学资源。

1.规划与建设软件资源

开展混合式教学所需要的软件资源包括在线慕课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支持资源。

在线慕课学习资源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规划建设:①直接使用已有慕课平台(如网易公开课open.163.com、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等)上的免费学习资源。这种途径最节省经费,比如人文类通识课程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免费资源。对于专业要求相近的高校,也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慕课平台上的专业课程资源。②通过支付服务费的方式有偿使用商业运作的慕课资源(比如尔雅通识课、超星慕课、智慧树在线教育等)。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能够得到慕课提供商的技术保障以及相关的学生学习数据统计与分析服务,有利于监督与管理学生的在线学习环节。③自主开发慕课资源。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及具体课程进行量身定做,但是需要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比较高,而且慕课资源的运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成本。一种折中的方案是学校与社会上的教育科技企业合作,学科教师自主设计慕课资源及在线学习活动,由教育科技企业提供慕课开发制作以及平台运行维护。因为不同类型与不同水平的高校对其专业要求也不同,即便是同一门课程,也不能完全按照其他学校的标准进行教学,所以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建设专业课程的在线慕课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支持资源主要服务于教师的研讨式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一人负责制”不同,这部分资源的规划建设是在相关慕课资源的在线学习基础之上,由团队中的主讲教师、教学设计专家、辅导教师和数据专家等成员共同完成。设计研讨问题和实验、组织课堂研讨、组织小组讨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课程设计以及项目学习等,都应该提前规划好,并具体落实人员安排以及配套的各种器材资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这些资源规划建设应该结合在线学习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以及学生不同的能力发展优势进行设计,避免以往浅尝辄止的课程体验,真正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能力提升。

2.规划与建设硬件资源

当前高校的硬件教学资源基本上是为集体课堂讲授模式而进行规划建设的,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需要重新规划建设,使之能够同时满足在线学习、课堂面授以及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猜你喜欢
慕课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