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SWOT分析

2018-02-26 13:17李华罗媛媛
职业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SWOT分析互联网+互联网

李华 罗媛媛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衍生出了一种新的创业模式: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目前,该创业模式发展地如火如荼,为创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契机。为了更进一步研究该模式对我国创业发展的影响,文章对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含义及主要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并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审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危险分析,以此来指出该模式发展的现状以及困境并对此提出解决措施,以推动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发展,带动创业。

关键词:互联网+; 共享经济创业模式; SWOT分析

一、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含义和主要模式

(一)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含义

共享经济创业模式为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维,通常是指创业者利用互联网等公共平台将闲置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将产品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给消费者,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种创业模式[1]。

(二)共享经济创业的主要模式

共享经济的具体模式包括租赁、易物、借贷、赠送、交换以及合作组织等[2]。主要涉及住宿、交通、物流、教育、个人服务、闲置物品共享、商超共享等行业,而共享经济创业模式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三种主要模式。

1.模式一:分享产品或服务。Airbnb(在线短租网站)、Zipcar(汽车租赁平台)都属于共享产品和服务这一模式,帮人们实现的是“房屋共享”和“汽车共享”。Zipcar的模式是将闲置的汽车收拢在自己的旗下,通过转租的方式让需要的人可以随时租到自己所需要驾乘的车辆。和Zipcar相同模式的公司还有Getaround(汽车租赁网站)。与Zipcar不同的是,Getaround是个人对个人的服务,它的汽车是由会员个人提供的私家车,消费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按日或按小时租用别人闲置中的汽车。这种Getaround的服务被称为P2P租赁模式。而在其他领域,还有共享办公室的代表公司LiquidSpace[3]。

2.模式二:产品的再流通。赶集网是此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是为二手物品买卖提供平台,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免费发布二手物品的销售和转让信息,这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商务贸易。ThredUP(美国二手衣物寄售平台)也是此模式的一个代表,人们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并提供个人信息,然后通过此网站去寄售旧衣物,ThredUP会对这些衣服进行估價后放在网站上出售,然后从中提取部分佣金,并将剩余部分通过Paypal返还给用户。

3.模式三:协同生活方式。协同生活方式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团购网站,这场由互联网引发的消费革命在国际上通称为B2T(Business To Team)。网络团购典型代表有TRCOworld,它主要是以大批量低价的方式采购闲置的资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将这些资源放到网上卖给消费者,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将其整体打包卖给有促销需求的大公司。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二、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消费模式的升级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刺激了市场竞争的活力,由此推进了科技创新驱动消费模式的升级,降低了生产、交易、流通成本,致使更多的商品与服务趋于免费,社会闲置资源越来越多导致以市场供需关系为基础的“交换经济”,逐步向以共享闲置的社会非稀缺资源为导向的“协同经济”(也称共享经济)转变。随着消费模式的升级,消费者对社交娱乐性商品的需求不断提高,更加关注事物所带来的使用价值而非事物的本身。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网络平台的普及,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网络交易方式和基于云端的网络搜查、识别确认、移动定位等网络技术的普及,极大降低了共享经济的交易成本,这为共享经济创业模式提供了网络技术平台和消费机会[4]。

2.创业门槛的降低和投入成本的减少。共享经济创业模式主要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创业,该模式相比传统的创业门槛比较低,创业环境也比较优越。由于如今我国对人民的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的加强,人们对电脑网络的熟知能力在不断地提升。有好的理念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常常借助网络和风险投资,跳跃传统商业中最困难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融资,实现低成本的投入和行业的扩张[5]。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人们资源共享的成本,消费者可以很轻松地在网上进行租赁和支付,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实现产品的流通及资金的流转,既减少时间,又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也可以减少在流通环节中的资源浪费。

3.绿色发展的需要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闲置资源的浪费越来越严重,闲置的房屋、设备设施等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造成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例如家里的电子设备、旧家具、出行的交通工具或者多余的空房间得不到充分地利用。而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共享房屋、交通工具、技术、教育、知识以及可重复利用的设施装备等闲置资源,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社会闲置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一种绿色健康发展模式[6]。共享模式让消费模式从“一次性使用型”向“重复利用型”转变,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最大利用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模式不仅极大地减少了社会闲置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再生,促进了社会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更为人们共享资源和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契机。

(二)劣势分析

1.安全体系的欠缺和信任体系的不足。共享经济创业模式是产品的提供者让渡使用权给消费者,这就分离了所有权与使用权,极大地依赖提供方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然而提供产品的企业常常面临着监管滞后、产业配套有限(包括基础设施、保险体系和产业链条相对缺失)、交易的诚信缺失(比如产品质量、使用的安全性、资金交易的准确性)、个人信息及隐私的泄露等问题,致使安全体系不完备,这让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对该产品的信任,从而减少对该产品的使用,共享产品的品牌效应无法建立,同时造成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任体系的缺失,阻碍了共享经济创业模式的发展。

2.共享意识的薄弱和惩戒机制的缺失。目前,人民维护共享产品的意识不强,部分使用者的素质不高,为了满足个人的短期需要和使用方便,对共享产品进行强制占有和破坏,这使得在这个充斥着共享产品的社会,我们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便利,更一次次被部分国民的素质所伤,共享产品被损坏的情况频频发生。缺少了外部的制约和惩戒机制,没有对违规违法用户进行相应的惩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共享产品的使用更多依靠使用者自身的道德约束,然而靠道德约束来发展共享经济无比困难。

3.技术人才的匮乏和传统观念的阻碍。创业的成功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知识的积累程度非常的重要。然而大部分创业者并没有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往往只倾向了一方。很多创业者选择向外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但这极大地增加企业的成本。此外,很多家庭有浓厚的传统观念,认为创业的社会压力大,收入来源不稳定,所以对孩子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甚至阻止他们创业,劝说他们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导致了创新创业的发展缺乏更多高素质高知识的创业者。

(三)机会分析

1.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市场前景的扩大。在互联网时代和科技进步的浪潮推动下,互联网平台的升级赋予了共享经济新的生命力,为共享经济注入了新的市场竞争活力。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带来社会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活力,促进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变革创新,对共享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网络交易方式和基于云端的网络查询、识别确认、移动定位等网络技术的流行,极大地减少了人们共享的交易成本。物联网的分布式、共享式特点和横纵规模结构,促使更多的人在庞大的共享经济体系中共同生产、交易和消费产品,分享共享经济带来的福利。关于互联网技术对共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Matzler et al认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寻求共享产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同时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如社会媒体行业)也刺激了共享经济[7]。Leismann et al的研究表明,互联网的普及和其带来的发展空间对改变消费模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

2.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体系的完善。为了推动信息化、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迫切要求,加大移动互联网与现代产业的结合,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电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鼓励人民自主创业,由此来促进就业与经济的发展。这对共享经济环境下促进人民创业提供了政策的支撑。在近两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继续提出了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了包括共享经济等在内的“新经济”领域企业的快速发展。

3.消费观念的变迁和消费需求的刺激。共享经济发展空间的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多人共享消费理念的加强,据有关学者研究表示,人们消费观念的变迁直接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大多数人参与共享经济仅仅是出于利己动机而并非为了推动绿色消费(尽管共享消费客观上促进了绿色发展)[7]。换句话说,参与共享经济的大多数人,是为了通过利用低成本的闲置资源从中获得高额的社会红利,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由此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共享经济的浪潮当中,这客观地推动了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

(四)威胁分析

1.同行的恶性竞争和创业压力的增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提供了技术平台与商业契机,在创业领域掀起了一场共享经济的浪潮。此外,由于共享经济下的网络创业的门槛低、成本少,使得大量的创业者涌出,以及一些资深企业家的投入,使得在同一领域的企业竞争激烈。为了增加各自企业的盈利额,不少企业不顾同行利益,采取一些偏激手段,导致同行间的恶性竞争。此外,尽管社会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但是来自各个领域的压力依然没有减少。再加上如今的创业者多是年轻人,社会经验较少,抗压能力较弱,增加了创业的难度。

2.灰色产业的滋生和共享产品的捣毁。由于尚未形成完备的监管体系,诚信机制不够完善,共享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国民的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发展。然而目前很多人的共享意识不高,道德素质比较低,许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共享产品的强制占有和买卖,导致了一些灰色产业的滋生。更严重者,对共享产品的保护意识不够,肆意破坏共享产品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也使得更多消费者失去对共享产品的信心,造成负面的社会舆论。

3.共享平台的赤字和融资压力的扩大。很多共享经济的企业更多是依靠产品押金取得经济的红利,如当今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就是通过用户交押金的方式实现货币的融资,然后借助这笔资金在一定时间内去投资而产生巨额利润。然而由于目前消费者对共享产品的信任程度不够高,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用完产品的短时间内退押金,这不仅会使得资金流转的压力比较大,而且不利于平台融资。再者,共享产品的线下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共享经济平台的盈利,甚至会出现资金短缺,这严重影响了共享经济网络交易的合理运行。

三、共享经济创业模式发展对策建议

(一)营造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建立严谨完备的监管体系

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共享产品生产及用户使用的监管,建立监管部门,针对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适度调整旧制度,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新的监管体系,将信用记录、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进行在线揭露和共享,加强对平台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监管。同时,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鼓励消费者个人加强对共享产品的监督,对违法违纪的用户和违背诚信原则的企业实行举报,从而营造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

(二)完善共享平台的基础设施,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服务

完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配套设施,加强互联网平台的设施建设以及完善,为共享经济创业提供物质基础。在共享经济发展领域,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服务,如建立专门停放共享产品的地方及提供产品维修保障服务的部门,增强产品使用安全的稳定性,减少共享产品的损坏程度和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征信体系的平台建设,构建用户信用的评级系统

企业可以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部门,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完善信誉信息功能以及用户评价功能,构建用户的信用体系。企业要做到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增强自身企业的安全性和信誉。同时,可以加大对信用良好用户的奖励和对信用度低的用户的惩罚,不仅可以促进用户诚信使用产品,而且提高更多用户对该企业产品的信赖程度,提高企业品牌效应。

(四)提高市民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

共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发展与人们的素质息息相关。学校可以加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电视以及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和线下的张贴海报和资金奖励来宣传共享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并提高市民的素质和共享意识,加大对共享产品的使用与维护,让更多的人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社会红利。同时,各高校应该营造“融入式”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包括思想转变、意识培养和弘扬精神树立正确导向,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业思维和技能[9]。

(五)提供扶持创业的制度保障,增强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来扶持创业的发展,为创业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在制度方面,政府应注重引导商业网站和广大网商诚信、合法经营,净化网络经营环境,维护良好的网络经营秩序,为互联网创业提供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环境。在资金支持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共同建立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并减少税收,还可以联合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对新创业者予以资金鼓励和技术引导,更好地为自主创业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红艳,范嵩,王希,何文豪.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16,(1):68-69.

[2]  汤天波,吴晓隽.共享经济:“互联网+”下的颠覆性经济模式[J].科学发展,2015,(12):78-84.

[3]  共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UzMTUxNQ==&idx=1&mid=222631460&sn=85f3faafc2ecc75fb6e868d9a97db468.2015,07.

[4]  “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511/c40531-28

341574.html.2016,05.

[5]  史国君.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的SWOT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50-51.

[6]  杨帅.共享經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6,(2):35-45.

[7]   Matzler K, Veider V, Kathan W. Adapting to the Sharing Economy[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5,56(2):71-77.

[8]  Leismann K, Schmitt M, Rohn H, et al.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Towards a Resource-Saving Consumption Culture[J].Resources.2013,(2):184-203.

[9] 邬庆儿.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7,1(3):39-43.

猜你喜欢
SWOT分析互联网+互联网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