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校协同”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模式构建

2018-02-26 13:17黄士良刘乐天刘海燕徐爱新池小亮
职业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黄士良 刘乐天 刘海燕 徐爱新 池小亮

摘要:实习是学生快速提升专业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变必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职业性和师范性的双重特点,学生教学基本功的习得离不开真实的岗位环境,因此,做好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必要。文章主要基于协同理念,阐述了如何发挥园校双主体作用,建立园校实践共同体,通过构建互利共赢的实习就业模式,深化园校协同育人。

关键词:园校协同; 学前教育专业; 实习模式

教育部在2009年就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培训学生的教学模式[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2 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2]。”在一系列教育文件的引领下,各个高校都延长了学生实习的时间。

实践时间的延长对学生了解幼儿的特点,熟悉一日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提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幼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幼教企业师资高流动性问题,导致短期内幼教师资缺口很大,于是大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被幼教企业放在主班岗位开展工作,导致学生上岗实习职业技能进阶发展错位,学校实习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使部分学生丧失职业兴趣;其次,企业和学校在实习生的管理与培训方面并未真正地实现深度合作,缺乏对实习生科学有效地引领、指导和关怀,校企各自为政,缺少横向沟通;再次,实习生个人方面,实习初期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悬殊太大,加之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困难,个体经验薄弱,极易导致实习生职业认同感不足、专业信念动摇,表现为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倦怠感、松懈感、疲惫感。这无疑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质量。只有通过科学的高质量的实习过程,学生才能够逐渐形成熟练的岗位处理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对今后所选择道路的信心[3]。这就迫切需要幼儿园与高校联合构建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二、基于“园校协同”视角下实习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位

实习是学生将间接的理论经验转换成直接的实践性经验的重要途径,应将学生定位为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主体,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在制定具体的指标体系过程中应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心理成熟度和综合素质出发[4]。此外,学生在园实习,除了提升保教实践能力,还应增强职业情感的培养。园校双方应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其体验到初为人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为今后专业发展奠定心理基础。

(二)园校双主体

在教育实习管理中,要改变一贯认为高校唱主角的观念。在实际教育实习管理工作中,高校与实习幼儿园都是主角,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二者的紧密配合程度[5],关键在于园校双主体功能的发挥,即学校和幼儿园共同承担学生实习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以往实习过程中常常出现“放羊式”管理的问题,这要归因于园校双方缺少横向联系,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学生实习是一项多边的活动,既包括学生的岗位实践,还包括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指导。园校双方作为管理的双主体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化解发展矛盾,以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量身打造出科学有效的实习培训方案。

(三)以职业心理成熟度为主线

学生在园实习期间,承担着双重身份,既以學生身份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以学徒身份在幼儿园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和正确教育观、儿童观的熏陶和渗透。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作为管理方,园校更应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点滴变化,引领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稳步提升职业能力。

合格职业人的成长需要经历面临不同发展任务的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应与企业一起,根据工作任务的发展性以及学生职业心理的成熟度,科学制定实习任务。

三、基于“园校协同”视角下实习模式的构建内容

实践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螺旋式递进的习得过程。构建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打破原有认知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固有模式。基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了五环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实习为主线,将实习分解到每个学期,让学生经历由生手、新手、熟手成长为巧手、能手的过程。

(一)促进实习与教学的融合,夯实学生的实践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行动导向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幼儿园实习与在校课程教学同步安排、同步实施,统一标准、统一考核。使实习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为提高学生实习的有效性,学院与幼儿园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标准、共同开发实践教学标准,通过对实习内容、任务、标准、考核的细化,实现任务式实习,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带着成果回。在实习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实习对象特殊化的情况下,实现了任务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

(二)促进实习与就业的融合,打造实习就业并轨模式

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调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6]。因此,需要着力研究教学实习与就业的科学对接,以提升学生的岗位综合应用能力。当前,幼儿教师供不应求,学生就业率高,但就业稳定性差,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给幼儿园用人造成极大困扰,幼儿教师流失率高、流动性大成为幼儿园的一大难题,学院深入调研发现,生源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针对突出问题,学院将实习与就业融合,推行分区域实习和个性化就业衔接的新模式,打造实习就业直通车。在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全员就业意向调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就业意向城市、就业意向幼儿园,将学生安排在就业意向城市开展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实现实习城市和就业城市并轨制度。这样幼儿园在学生实习阶段能投入更多精力培养学生保教技能,学生也在实习期间熟悉了企业文化,达到了毕业即就业的目的。解决了学生实习结束就离开幼教企业,企业还要重新招聘师资的问题。

(三)促进实习与创业的融合,扶助学生成功创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为核心、以创业为载体,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高水平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就业+创业”双带动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使就业、创业两条主线互通互融,形成引导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值的长线、长效机制。对实习过程中涌现出的表现优秀并有创业意向的实习生,园校双方应进一步引导支持,扶助其完成更高层次的提升。

(四)促进实习与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

职业教育需要在职业中培养。学院将实习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感养成教育分解为三个阶段,贯穿实习的全过程。第一阶段为建立职业认同阶段。学生初进幼儿园是凡事新鲜好奇的阶段,理想与现实之间有落差,想做好却不会做,一旦出现失误就会产生心理恐慌,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学校加强对学生规范的引导,围绕安全教育、园所规章制度学习、幼儿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人际交往规范教育和情绪管理,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幼儿园、从学生到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第二阶段为巩固职业情意阶段,与实习园所充分沟通,避免直接上岗的“拔苗助长”的用人方式,帮助学生完善职业技能,以提升学生的心理成熟度为主线,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中训练技能,组织学生正常参加幼儿园教研活动、玩教具制作、PPT制作大赛等正常活动,促进学生在真实工作任务中的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反思能力,增强实习的获得感和自信心;第三阶段为职业情意稳固阶段,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幸福感为目标,特别在顶岗实习期间,让学生全面认识幼儿工作的使命和意义,加强对生活的关心和心理指导,实施陪伴式教育,缓解在陌生環境独立工作的恐慌和孤独,增强抗挫折能力,稳定工作情绪,实现实习、毕业、就业的平衡过渡。

四、结语

通过学前教育专业和实习单位(幼儿园)的共同筹划和部署,联合构建了实习管理方案,统一了实践教学的思路,完善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让众多的实习生—准幼儿教师们收益颇丰,同时也为实习单位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校企协同育人的实习就业模式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曾姗,李斐,闫志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3):23-27.

[2] 陈文青.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现状及对策探究[J].泰州学术,2016,(1):36.

[3] 张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管理模式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2-43.

[4] 肖晓莺.基于过程管理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52-53.

[5] 王桂英.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6] 王丹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究——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7,(5):56-57.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