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关系研究

2018-02-26 13:45鄞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4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相关性糖尿病足

鄞莹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接收治疗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并且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实验对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情况,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含量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空腹血糖水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糖含量呈正相关(r=0.678,P<0.05)。 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空腹血糖均高于正常人,两者呈正相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对糖尿病足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4-0026-0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临床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1],其中高血糖症是所有患者的共同体征。体内的血糖主要依靠胰岛素分解代谢,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功能障碍都会造成血糖升高的现象,根据其发病的机制不同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依据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全球每十一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近年来糖尿病发病概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足部并发症,主要因素是患者足部缺血、足部神经病变以及外部感染所致。临床相关报道显示[4],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发生概率大约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0倍,此病预后较差,严重糖尿病足患者需通过截肢以防止病灶扩散。随着广大学者对糖尿病足研究的深入,通过某些炎症因子的变化,可评估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因子,主要作用是杀死肿瘤细胞[5],也可介导炎症反应。研究报告显示,糖尿病足患者体内有血清TNF-α水平的升高,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我院住院部5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5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血清TNF-α和空腹血糖水平,分析并比较糖尿病足与血清TNF-α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①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参照《内科学-第8版》关于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标准[6];②两组患者近期均没有进行过其他类型手术、药物等治疗;③血小板功能正常;④研究相关事均已告知入选患者或者告知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

1.3 排除标准

①并有其他传染病及其他系统疾病患者;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③未按照研究内容过程进行以及依从性差的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具有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1.4 方法

所有入选实验对象均需空腹12 h,于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3~4 mL,护理人员采集后将血液置于北京伯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本德Eppendor离心机,调节温度为4℃,转速设置为2000 r/min离心0.25 h后,用量程100 μL的移液枪取上清液,待检。所有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并且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实验对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试剂盒由上海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含量的差异。试剂盒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实验对象血清中TNF-α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技术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以[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对计量资料行正态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入选者血清TNF-α及空腹血糖比较

实验组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空腹血糖水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2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TNF-α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分析

根据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TNF-α与空腹血糖含量呈正相关(r=0.678,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代谢类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三多一低”[7],即尿多、食多、饮水多及消瘦体征,常伴无力,患者体内血糖明显高于正常人,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功能障碍所致,机体细胞无法摄取足量的葡萄糖,机体能量下降,会代偿性消耗体内蛋白质、脂肪,或加强食物的摄取,出现多吃、消瘦等体征,同时,高血糖具有高渗利尿的作用[8],导致尿液排出持续增多,引起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渴感增强。相关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均有较强的遗传异质性,且多呈家族分布状态,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9]。

现代医学根据其发病的机理不同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指体内胰岛素含量偏低,导致血糖持续升高,2型糖尿病是主要糖尿病的分型,多数患者为此症,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正常,但胰岛素不能作用于体内细胞,导致血糖增高。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生率高达9.7%,即发病人数超过9200万。糖尿病足(DF)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11],患者持续的高血糖,机体能量供应不足,脂肪代谢异常,血管特别是下肢血管阻塞,造成足部缺血,缺血后足部无法供给周围神经充分的营养,出现神经炎,导致足部软组织破坏,出现坏疽。相关临床研究显示[12],细菌或病毒感染能加重糖尿病足,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弱,当血管出现神经病变时,小创面就能造成足部溃疡,小创伤便能促成足部病变的扩散。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以阻止病变的扩散。有关临床研究显示[13],糖尿病足病变难愈与DF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但目前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空腹血糖水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患者体内TNF-α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678,P<0.05),说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可能参与糖尿病足病变的过程。TNF-α是由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有杀伤肿瘤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作用,国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其腹壁脂肪细胞可分泌大量TNF-α,产生的TNF-α通过旁分泌或内分泌进入其他细胞,干扰了胰岛素信号的传导[14],抑制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导致引发糖尿病。此外,足部感染时免疫系统激活单核细胞活性增强[15],分泌释放过多的TNF-α将导致病理性的损伤,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重足部病情,且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相关性。

本次实验研究不足之处在于:①由于样本研究量过低,从而导致实验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定,需要大量临床试验研究;②所选文献资料有限,理论系统相对不够完整;③本实验中观察指标较少,可能造成对相关因素分析遗漏,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糖尿病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关系的研究,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不仅关注其症状是否缓解,更应重视通过检测TNF-α等炎症因子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控制疾病的恶化,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王涛,曹萌,李拉克,等.糖尿病足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27-329.

[2] 邓一洁,石振峰,李玉坤.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1):58-60.

[3] 刘智华,刘里生,袁展程,等.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效果比较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2):136-137.

[4] 刘梅.糖尿病的流行与遗传学因素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006-2008.

[5] 王小静,吴翔,李英莎,等.糖尿病足患者细菌感染特征及其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9):982-986.

[6] 张莹,王伟灵,杨沁彤,等.血清VCAM-1、FGF2等炎症因子与难愈性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2014,29(5):472-476.

[7] 黎小燕,曾宪忠,李毅,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7,17(7):1013-1016.

[8] 周方圆,杨宇峰,石岩.2型糖尿病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1):71-73.

[9] 宋蓓,金文波,张红瑾,等.糖尿病足细菌感染患者感染深度、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免疫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586-589.

[10] 张洁,邸阜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网膜素-1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10):877-880.

[11] 王永红,张驰,乐岭,等.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变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219-3222.

[12] 万金星,余旭良,胡朝晖,等.糖尿病足患者严重感染的治疗方案研究[J],中華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409-5411.

[13] 闫红娟,陈涛.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3):344-346.

[14] 孟庆胜,朱涛.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其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2):97-102.

[15] 米桂平,王桂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2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14(6):609-612.

(收稿日期:2018-07-10)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相关性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