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照像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2018-02-26 13:45陆兰芬唐作翼黄晓棠谭丽桃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4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

陆兰芬 唐作翼 黄晓棠 谭丽桃

[摘要] 目的 探讨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分期的一致性。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325例(650眼)为研究对象,散瞳后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FFA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DR检出率以及DR分期中的差异。结果 FFA检出率(71.23%)与眼底照相检出率(66.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照相检查在DRⅥ期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FFA检查(P<0.05),而在两种检查方法在D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中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此外,FFA检查对眼底照相检查诊断DR修正率为22.00%。 结论 眼底照相检查可作为DR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而FFA检查能更加敏感、准确地诊断出DR并进行分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DR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 荧光血管造影;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4-0063-0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显著增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中较为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2]。DR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盲率。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可有效改善DR患者的临床预后,因此,提高DR的早期诊断率是我国现阶段防治DR的主要任务[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能够早期诊断发现眼底毛细血管的细微结构以及眼底微循环情况,对于诊断DR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是眼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眼科眼底照相设备的普及,眼底照相是否能取代FFA检查作为DR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值得探讨和研究。本研究探讨了眼底照相与FFA在DR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325例(650眼)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5例,女160例,平均年龄(57.8±6.85)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35年,平均(15.7±5.4)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查前准备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有无严重的药物过敏史、严重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及生化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者接受FFA检查。

1.2.2 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  检查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述检查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治疗的配合性。利用10%荧光素钠0.1 mL和10 mL生理盐水配置静脉注射溶液,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术前半小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扩瞳,双眼扩瞳至直径为6~8 mm时方可进行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散瞳成功后,应用Carl Zeiss Meditec AG蔡司眼底照相仪(型号:VISUCAM)拍摄患者眼底彩色照片并附加激光滤光片及栅滤光片的对比照片。眼底照相结束后,在45~50 s内快速肘静脉注入10%荧光素钠5 mL,密切观察患者眼底变化,并于注射完成后15~18 min内对患者双眼眼底不同部位进行摄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眼底照相与FFA检查对DR的检出率以及DR各分期的检出率。DR诊断及分期按1985年中华医学第三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Ⅰ期即微血管瘤和出血点;Ⅱ期硬性渗出及出血斑;Ⅲ期软性渗出及出血斑;Ⅳ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或)玻璃體出血;Ⅴ期新生血管形成并可见纤维增殖;Ⅵ期在上述基础上视网膜剥离[4]。(2)诊断修正率:对于眼底照相未能检出的DR患者和检出不同DR分期的患者经FFA检查后修正诊断结果均为诊断修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底照相与FFA检查对DR检出率比较

在650只眼中,眼底照相共检出DR 430只眼,FFA检查共检出DR 463只眼,检出率分别为66.15%和71.23%,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8,P=0.056)。见表1。

2.2 眼底照相与FFA检查对DR分期检出率比较

眼底照相和FFA检查对DR分期的诊断中,对D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的检出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FFA检查对DRⅥ期的检出率高于眼底照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FFA检查对眼底照相诊断修正情况

眼底照相检查未检出DR的220只眼经FFA检查后,共诊断修正33只DR眼。眼底照相检查诊断为Ⅰ~Ⅵ期的DR眼中,经FFA检查修正后为110只眼。FFA检查对眼底照相检查诊断的修正率为22.00%(143/650)。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作用缺陷而导致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国际糖尿病组织(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指出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8.3%,其中成人患者为3.71亿人,未确诊病例为1.87亿,死亡人数为480万人,医疗保健费用为4716亿美元[5-6]。目前,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6%,而且在未来糖尿病患病人数将会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眼底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元醇通路活跃、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以及多种细胞内信号通路激活,进而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7-8]。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肾脏、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上主要表现为DR、糖尿病性肾病以及糖尿病足[9-10]。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vitreoretinopathy,PDV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为主[11]。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出现较为广泛的眼底出血,甚至直接导致失明,DR的存在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项对我国1991~2000年期间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指出,DR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4.3%,且DR的发病率与糖尿病患者病程成正比[12]。早期诊断发现DR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防止患者视力进一步受损,从而保存患者视力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合并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通过检眼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关于DR诊断,FFA已在眼科临床应用长达半个世纪,FFA检查可反映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循环状态,在DR早期诊断中敏感性强、确诊率高。其原理为通过静脉将黄色的荧光素造影剂注入血液,再通过照相观察患者眼底的动态变化,使用眼底血管进行评价的一种诊断方法。能够发现检眼镜或眼底照相下不易发现的视网膜深层微血管病变,这些通过检眼镜常难以检查出现,对眼底血管及视网膜的变化了解的更加彻底,是眼科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金标准”[13]。

本研究结果提示,眼底照相检查在DRⅥ期检出率(4.00%)低于FFA检查的检出率(6.46%),但两种检查方法在DR检出率和D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的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阳桥生等[14]学者通过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了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及FFA三种检查方法在DR检出率上的差异以及在DR分期中的一致性,其结果提示检眼镜与FFA检查在DR的临床诊断分期中有显著差异,而眼底照相与FFA诊断无差异性,与本研究结果部分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以及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差异引起。高丽琴等学者[15]研究结果指出眼底彩色照相与FFA检查在诊断DR及其分期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且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上一致性较高。此外,本研究显示眼底照相检查未诊断为DR的220只眼经FFA检查方法修正后,修正诊断33只眼,眼底照相检查诊断为Ⅰ~Ⅵ期的DR眼中,经FFA检查修正后为110只眼。FFA检查对眼底照相检查诊断的修正率为22.00%。但是FFA检查为有创检查,检查耗时长,且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因此,其临床应用受限,不适合大规模筛查中使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眼底照相作为DR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检查方法,可作为FFA检查的替代检查方案。

综上所述,眼底照相检查可作为DR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16],而FFA检查能更加敏感、准确地诊断出DR并进行分期[17-19],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DR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Lascar N,Brown J,Pattison H,et al. Type 2 diabete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7,6(1):63-65.

[2] 黎晓新. 学习推广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科学规范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2):117-120.

[3] 金春花,李连喜,李梅芳,等.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493-497.

[4] 任福龙,曹鹏,杨金柱,等. 多核多示例学习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8,23(4):552-563.

[5] Mariotti L,Devaney N,Lombardo G,et al. Analysis of Cone Mosaic Reflectance Properties in Healthy Eyes and in Eyes With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Over Time[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7,58(10):4057-4067.

[6] 李士清,王志立,雷祥,等.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检查[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2):179-180.

[7] 付浩祥,周金长,蔡多贤,等. 分析比较不同筛查方法診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70-72.

[8] Darawad MW,Hammad S,Mosleh S,et al.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Practices[J]. Iran J Public Health,2017, 46(6):771-781.

[9] 方敏,余韵,欧阳正隆,等. 新诊断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38(2):315-320.

[10] 王健,陈松,何广辉,等. 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观察[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7,33(1):15-18.

[11] 范围,熊祥伟,邹欢,等.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期角膜神经纤维损害观察[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7,33(2):157-161.

[12] 庞浩,王枞. 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J]. 软件学报,2017,28(11):3018-3029.

[13] Gong H,Song Q,Wang L. Manifestations of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revealed by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visual loss[J]. Exp Ther Med,2016,11(6):2420-2424.

[14] 阳桥生,荣德彦,唐柳松,等. 直接检眼镜、7方位眼底彩色照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中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眼科杂志,2010, 18(6):498-501.

[15] 高丽琴,张风,周海英,等. 眼底彩色照像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的一致性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12-16.

[16] 廖燕,崔红,陈超丽,等. 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8):3405-3406.

[17] 顾晖晖,浦利军.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J]. 当代医学, 2016,22(28):32-33.

[18] 杨田,蒲一民,卢苇,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眼底荧光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645-3646.

[19] 李莉芬,李发忠,邓映霞,等.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4):108-109.

(收稿日期:2018-07-26)

猜你喜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
eNO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
淡漠症状对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早期诊断的重要价值:1例报道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应用抗VEGF因子后组织病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