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18-02-26 12:48曾湘云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大学英语

【摘要】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大学英语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曾湘云,女,汉族,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8JGA268)。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更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单纯教授语言和知识技能,而要结合大学英语的特点将学生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推动学生内涵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具有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首先,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具有课时量较大,受教学生范围较广的特点,这是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的时间更长,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多元化的内容,包括中外风土人情、校园生活等不同场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其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和人文性以及生活化的特点,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辅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其情操。

再次,与思政课程不同的是,大学英语课程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程是思政教育的“隐性课程”。与传统的思政课程——显性课程相比较,隐性课程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进行隐性育人,更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学英语的独特优势,将会使大学英语课程变成学生思政教育的有利平台和重要阵地。

三、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1.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着手。

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多局限于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鲜少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具体到某个德育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和品格、合作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等,从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教学设计,将思政教育具体落实。

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信息化和多样化,富含时代感、职业性、生活化等特点,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内容中,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学设计要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依据教材和紧扣教材,挖掘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适当拓展,找准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形成本单元或本课时明晰的课程内容,将两者融为一体,如此,在教授课堂内容时,不但提升学生语言基础和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认同教育等。此外,教学设计和课程内容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如中国三分钟(China Mosaic)、Chinadaily、VOA、CNN、中国大学慕课以及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等,精选对接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吸引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多样化。

就教学方式而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不适合语言教学更不适合思政教育,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包括互动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同时营造和谐的思政教育氛围,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以加强大学英语思政教育,形成大学英语思政课程的特色。

此外,课程教学评价是衡量一门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英语类课程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对学生是否获得语言技能的評价。要评价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成效,则必须在原有课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升级评价体系,将“德”育评价纳入考核标准中,形成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包括授课目标达成度、学习效果完成度、思政设计结合度、教学效果总体评价等方面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2.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思政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英语第二课堂融入人文教育,课堂之外的熏陶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启迪。第二课堂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第一,当前高校都成立了英语俱乐部等学生社团,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举办英语主题活动,如英语角、辩论赛、英语话剧、诗歌朗诵、英语竞赛等,这些活动的主题可以围绕思想政治展开,包括但不限制于中国传统文化、当前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国家政策,教师在其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让学生既能锻炼英语基础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和启迪。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甄别中西文化差异,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第二,邀请相关专家定期在学校举办英文讲座,主题可以是中西方文化研究等,也可以在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英文交流会、朗诵会等,让语言练习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也是思政教育在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后,利用丰富多彩的外语文化节搭载思想政治和人文教育,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尝试。

3.大学英语教师思政素质的提升。教育部 2017 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学英语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新模式的践行者和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除了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关键要素,培养自身较高的人文素养,便于对学生进行思政和人文教育,从而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榜样的力量。因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变成一种自觉和潜移默化的行为。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选择自学或者深入思政课堂,学习掌握一定的思政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政素质,结合学科优势,寻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有计划地实施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

四、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的真正内涵。在高校“课程思政”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课程思政”的观念,以“课程思政”为载体,从战略高度开展大学英语融入思政教育的建设,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深化全面育人的举措,进一步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使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陈安琪.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234-235.

[3]赵鸣歧.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4):42-44.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大学英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