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初探

2018-02-26 12:48王珺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通识教育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芬兰首创的现象教学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通识教育的视域试图构建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及其多元化的跨学科能力。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象教学; 实践模式

【作者简介】王珺(1979-),女,燕山大学外语学院,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该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构建》研究成果,编号SQ171036。

引言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与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区分明显,通常是大学英语教师完成英语通识教育,而专业教师完成各专业专门用途英语教育。而实际的现状是两个教育都遇到了瓶颈,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两个教育满意度都不高。

“现象教学”是芬兰2016年11月全面新课改首创的概念。所谓“现象教学”,即事先依据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现象,确定一些学习或研究主题,然后围绕特定的主题,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到新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现象教学”,并非完全摒弃传统单独学科,鼓励学生在学科之间寻找、发现问题,并利用学科间的相互整合进行问题解决。通过弱化学科内容的界限,更加着重强调通识教育,其实开展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就是激发学生真正将英语视为工具来探索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开展“现象教学”实践探索,就是以通识教育为目的围绕特定的主题,结合项目式、情景体验式和合作学习,实现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已达成共识,研究者多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行论述(Strenvens,1988; 陈坚林,2011;马彦,2009;王毅,2012),也有讨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具体实施细节的问题(李四清,2012;殷和素,2011)。而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的现象教学法(Phenomenon Teaching)是2013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启动的最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概念。国内外对现象教学的研究几乎没有系统性的论述,多从主观印象角度介绍论述(龚灿,2015),而与现象教学相关的主题教学法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是从理论内涵研究(李祖祥,2012)及实证应用研究(朱晓申,2006;段紅鹰,2008)。现象教学法是比主题教学法内涵更丰富,更具实践性及系统性的教育新趋势。

二、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

为了解决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懈怠的教学瓶颈问题,我们尝试构建跨学科的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兴趣。大学英语教育归属于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现象教学增加学科的融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绝不是学科的消亡,因此本研究不是探究用现象教学取消学科教育,而是通过现象教育培养学生的横向能力与跨学科学习能力。同时强调学习环境与策略、指导、个性化的重要性,还强调了自评和他评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重要性。

以通识教育的视阈构建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探索围绕特定的主题,结合项目式、情景体验式和合作学习,实现跨学科教学(每次现象教学至少融合两大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使学生有机会每年参与至少一个基于现象的大学英语教学项目,并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同一主题以促进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尤其是探索大学英语作为工具构建促进学生横越能力(即跨学科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尤指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学英语现象教学实践模式,同时将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纳入现象教学模式建构中,评估体系中既有对现象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的评估,又有对整个大学英语现象教学法的师生反思反馈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现象教学与普通主题教学及项目式教学的概念内涵区分。芬兰的“现象教学”和传统的项目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事先设定一定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任务目标。但是“现象教学”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主题选择更具实用性、创造性,系统性及前瞻性。普通主题教学虽然也有跨学科主题,但其主要关注点在文化人文领域,而且现象式教学更侧重激发学生从不同学科对同一主题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合作学习。

此次,目前芬兰首创的现象教学主要在中小学阶段实施,其理论框架和研究实证主要集中在初中级教育阶段,其涉猎的“现象”范围及理论框架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兴趣特点设置,而我们主要针对中国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现象教学实践模式构建展开,虽然基本的理论框架可以沿用,但是研究中涉及的现象教学的主题内容及实践模式必须有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改变和创新。

最后,现象教学与传统学科教育的关系。现象教学并不是摒弃学科教育,而是融合学科教育,可以说学科教育是现象教育的基础,现象教育是学科教育的高级阶段,两者并不矛盾。

参考文献:

[1]Strenvens,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In M.Tickoo (ed.).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1-13.

[2]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

[3]马彦.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现代大学教育,2009.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通识教育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