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校长担当

2018-02-27 13:22孙小青
江苏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高质量发展

【摘 要】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进军号角。教育领域需要高质量发展,一所学校需要高质量发展。作为校长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也考量着校长的政治智慧、管理智慧,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校长担当。那么,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校长担当如何才能落地生根,让理想变为现实?答案是让这种“担当”体现在学校管理思路与实践的创新上。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校长担当;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2-0041-02

【作者简介】孙小青,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南京,211300)校长、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进军号角。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一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才能落地生根,让理想变为现实?作为校长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这考验着校长的政治智慧、管理智慧。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为例,阐释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校长担当,而这种“担当”又切切实实体现在学校管理思路与实践的创新上。

一、关注文化传承与丰富,学校内涵建设再出发

文化是学校的“DNA”。学校以“学山文化”作为学校品牌的核心,深入传承“学山”文化,持续丰富“学山”内涵,以高雅、博厚的学山文化底蕴感染每一个实小人,促其内化为自觉要求,让其真正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学山文化,营造强大的文化场。办学过程中,学校各项工作恪守“亲仁近智”的理念和“好学力行”的校训,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利用丰富的学校文化资源来营造强大的文化场,使学山文化蕴涵的能量释放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打造学山品牌。

二、关注精细与效率,教育质量再提升

1.以德育方式的转变提升德育实效。

一是下移德育工作重心,推行四级管理模式。年级主任担任具体工作落实的责任人,大队辅导员担任协调员,整合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资源。德育主任全程关注进展的目标导向及来自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校长室组织多方力量,在“目标、理念、策略、保障”四个方面把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

二是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层次性。道德是分层次的,低一层次的是社会所允许的,较高一层次的是社会要求每位公民必须做到的,再高一层次的是社会所提倡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特点一是全民性,二是非终结性。这就决定了小学要进行的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但我们也要让学生逐步建立追求高尚道德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是激发学生内在主动意识,变他律为自律。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交互教育作用,把学生引向既定的德育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修养,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实现从强制向民主转化。通过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掘出学习需求,把德育过程变成学生主动的道德修养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主动获得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从被动向主动转化。

2.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健康的体魄是生活、学习、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没有健康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将学生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任务来抓。加强体艺课程管理和时间管理,扎实做好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三落实”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资源教室”和“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积极构筑健康平台,开展各项健康活动,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服务。

3.强化教学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责任感、自觉性、能力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直接相关。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每一堂课的质量上,按照上好每一堂课,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倡导教师在“干”字上动真格,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创”字上求突破,在“好”字上看效果,抓细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和教学研究。

4.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一是完善教材分析机制。教研组、备课组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教材分析,通过交流、研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安排意图,明确教法与学法。二是完善备课检查机制。教务处采取定时与抽查的方式检查各科教师的备课,备课检查不面面俱到,突出重点,突出有效。不仅看文本,更听教师说,说备课中的思考,说备课中的收获。三是完善作业检查机制。作业检查重点要查出题质量和对学困生作业的批改与辅导情况。四是完善听课机制。我们除了抓好校内研究课之外,更完善了推门听课机制,这样的方式能使我们更真实地了解教情、学情。五是完善作业布置机制。作业的布置在“质”上下功夫,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建立作业题库、建立阶段性调研题库,并逐步完善、优化。六是完善质量检测分析机制。对各学科进行跟踪质量检测,检测的形式灵活,检测后进行质量分析,分析重在寻找问题,明晰整改措施。

三、关注结构与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再深入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树立“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参考”的思想,积极探索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真情实感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互相合作的学习。教务处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实验展示活动,切实做好“四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节奏,二是优化教学活动,三是优化教学过程,四是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应作为一个与学生完全平等的角色出现,并乐意成为学生提出问题的倾听者,让学生感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

2.强化高效课堂研究。

一是重视专题研讨,专题教学研究中做好“三个一点”: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建议点”。二是做好传统的高效“金点子”交流、分享活动。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通过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三是充分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使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四是做好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各学科组结合实际,除做好汇报教学工作外,还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指导、引领作用,让他们上研讨课、做微型讲座等。

3.深化特色建设。

一是加大特色建设。在做大做强“一部二院三团”特色建设的同时,我们重点在学科建设上下功夫,责任处室对学科建设进行高标准规划,逐步打造出与省级老牌实小相匹配的学科特色。二是加大社团建设。我们利用校内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学山微课程的开发成果,组建起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文学类、动手实践类、主题探究活动等社团,聘请专兼职辅导教师,有计划地指导社团活动开展。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