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

2018-03-02 03:10季敬能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轿厢浅析电梯

季敬能

(上海市金山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上海 201508)

电梯的应用促使日常生活发生了许多改变,且随着电梯的逐步应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电梯厂家设计和生产也越来越规范,然而,电梯安全事故仍然。因此,关于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和救援措施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 电梯事故概述

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统计显示,电梯事故在特钟设备中的比例达到了30%左右。依据事故发生形态进行划分,又包含人员坠落、人员挤压和剪切等问题。引发上述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电梯安装不规范、存在事故隐患,电梯管理、使用和维护规范体系不完善,电梯带病工作,电梯司机和维保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违规操作等。层门、轿厢和轿顶等部位容易出现伤亡事故。为此,一定要强化电梯事故原因分析,重视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规避安全隐患,防范事故问题的出现。

2 电梯事故与应急避险措施

2.1 电梯超速

2.1.1 上行超速

电梯上行时,若发生超速运行问题,相关人员应于电梯上部配备超速保护装置,旨在通过这一装置来监控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在电梯中配备超速保护装置,可检测上行运行的基本速度,且还可在发生运行事故问题时,使得电梯有序降落,维护受困人员的基本安全,也可将其降落到安全的地方。

2.1.2 下行超速

参照电梯使用规范可知,电梯大多都配备下行环节所需安全钳,这一设备的基本作用是当电梯超速运行后,通过安全钳,把电梯运行轨道完全夹紧,让电梯暂停。为此,安装电梯时一定要在内部装设限速设备,进而在超速运行条件下降低电梯的制动力,规避电梯轿厢坠落问题引发的人员伤亡。同时,在电梯中配备限速装置,能够利用限速装备开关于开启和开闭状态,有效断开危险回路,全面掌控电梯的基本运行状态,维护电梯的基本运行。

2.2 停电和故障

2.2.1 运行过程出现停电现象

如果乘坐电梯时发生停电问题,使得人员困于电梯内,则电梯内部的紧急应急灯马上点亮。此时,电梯被困人员应马上拨打报警电话,也可按动紧急事故开关,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修理,不允许盲目自救。

2.2.2 运行过程出现故障

乘坐电梯时如果发生故障,则可能引发突然暂停的问题,使得人员困于电梯内。电梯在自身运行过程发生故障,进而停止运行,这主要是因为电梯内部的控制系统出现错误,使得电梯安全装置进入运转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现象。此时,要求电梯被困人员依照上述方法立即通知工作人员,实施维修和营救,让电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行。

2.2.3 救援措施

一旦电梯或发生故障,要求被困人员应保持冷静,在下坠的过程把背部与头部紧贴于电梯内墙,使其呈现 一条直线,而膝盖弯曲,通过膝盖弯曲来抑制下坠冲力,可按图1所示姿势进行站立。同时,应马上通过电梯内的电话与手机告知相关人员。而电梯管理人员应马上确定事故电梯的具体位置,面向受困人员进行救援。首先,救援人员应把电梯主电源马上闭合,减小不良损害。随后,救援人员应断定轿厢的实际方位,落实电梯的楼层显示和内部的对讲电话,通过这些判定位置,以此来保障受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当电梯完全停靠后,所处位置和某一层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米时,则维修人员能够在该层外部通过三角钥匙把电梯轿厢开启,以此来救助受困人员。如果电梯停靠位置和某一层之间的距离超过1米,则维修人员应用扳手等搬移轿厢,最终解救受困人员。

图1

2.3 火灾事故

若建筑物中发生火灾,禁止利用电梯完成逃生。主要因为现下的很大一部分电梯只是有消防功能,但它区别于消防电梯。如果出现火灾后,通过乘坐此种电梯完成逃生,那么将出现因火灾停电所产生的乘客被困问题。对于此种电梯,当出现火灾后,应规定操作人员立即开启撤离开关,如果电梯无一点反应,应马上外呼,回升到撤离层,随后开门待命。

2.4 进水事故

当建筑水管发生断裂或在楼层的卫生间出现溢水问题,则尽量不要乘坐电梯。此时,物业应把电梯停靠于进水楼层之上,同时,彻底断开电源,以免电梯由于进水出现短路问题,进而对人们的安全构成不良威胁。

3 救援防范对策

3.1 强化常识宣传

当建筑电梯发生运行事故时,其内部人员通常会自救,然而,绝大多数人员所采取的自救方法并不合理,例如,扒门自救,这可能会产生坠井事故,主要因为当电梯轿门扒开以后,轿门一般处在楼层内,轿厢中的人会和井道墙壁直接接触,如果距离超出0.15m,那么便会出现安全事故,如果轿门和井道壁的内部距离小于0.15m,那么便会出现挤压事故和剪切事故。为此,应强化应急避险宣传,有计划地组织内部人员开展电梯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也可定期派送宣传单,让用户主动学习。

电梯管理部门应强化应急避险宣传,增强自救能力。而高层建筑电梯事故所对应的避险和救援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全面关注,保证职责分配明确,有计划地开展电梯消防事故和安全知识宣传方面的工作。

3.2 做好人员管理

电梯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做好相关的人员管理工作,深化人员培训,让他们具有良好的维护能力和救援能力。挑选维修人员时通常应仔细审核电梯操作证,保证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而操作人员在实施救援作业时应依据流程规范进行,关合电梯主电源按钮,断开电源,规避电梯临时运行的问题。随后,着手轿厢定位操作,依照钢丝绳的平衡标记落实轿厢停靠的空间位置。如果电梯停靠位置和平层之间的距离小于0.5m,那么操作人员能够应用三角钥匙,以此来牵引厅门和轿门,引导被困人员摆脱轿厢。相反,那么应通过扳手及盘车手轮等把轿厢转移至平层中。

3.3 有效善后处理

在电梯运行环节如果出现事故,待操作员接收警报信号以后,应马上缓解乘客的异常情绪,面向乘客讲明当前的情况,并做好施救,如果电梯中的人员发生生命体征异常的问题,应马上和医院联系,及时救援,并联系质检机构,完成救援备案。如果电梯出现的是常规事故,应进行综合检查与系统维修,如果电梯出现安全事故,那么应向相关部门递交规范的检修材料。而建筑管理部门需进行有效的提示,控制电梯广告版面,做好安全消防提示。

4 结语

电梯的运行情况关乎着乘梯人员自身的安全,为此,应强化电梯安全知识教育,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应马上进行应急救援,而轿厢内部人员需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维护自身安全,规避事故风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救援,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1]韩远驰,霍鲲.浅析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J].化工管理,2015,(14):238.

[2]孙广华.浅析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J].化工管理,2015,(32):231.

[3]曹志宏.浅析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J].商品与质量,2016,(29):18-18.

[4]沙维维.浅析高层建筑电梯事故应急避险及救援[J].中国化工贸易,2016,8(2):83.

[5]潘月月,李正农,张传雄等.台风作用下某高层建筑电梯的水平振动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7,(19):103-108.

[6]李改,余陶,卢平等.高层建筑电梯活塞效应及烟气控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19(5):96-102.

[7]李钊,梁栋,褚燕燕等.基于Evacnet模型的高层建筑电梯疏散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23(6):160-165.

猜你喜欢
轿厢浅析电梯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关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的讨论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轿厢式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研制及应用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基于EVALPSN的循环式多轿厢电梯避撞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