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空间性及其批判
——“四象论”与身体美学的现象学系列研究(三)

2018-03-03 11:11曾仲权
关键词:空间性现象学缺席

曾仲权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1],时间和空间自古以来往往被一起考察,在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这里也不例外。胡塞尔从现象学角度对内时间意识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样也对空间进行了现象学的考察。胡塞尔对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思考以批判客观时间为切入点,其对空间的现象学思考也以反思批判客观主义的空间为契机。

一、现象学的空间构造

传统的科学客观主义的空间观念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的空间观之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恰如容器是能移动的空间那样,空间是不能移动的容器”[2]。“牛顿把时间空间看成是容器一样的客观实体”,“这种意义上的空间也就是一个永恒的容器(room)”[3]。这种将空间看成是容器的空间观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三维坐标建构下的客观主义空间观。客观主义在胡塞尔从发生现象学看来是一个已然的、不证自明的、无限的、遗忘主体和起源的全能性狂妄。在客观主义下的空间恰恰需要建立在现象学的空间反思之上。胡塞尔继承了康德关于空间必须建立在人的主观构造之上的观点。胡塞尔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构造式空间观的:一是空间直观表象的明见性;二是感知、意向空乏视域的意识晕中的权能性、滞留和去除透视;三是同一性条件下,视域运动之上的动感和统觉。

胡塞尔认为空间和时间有所不同,一个人瞎了完全可以体验时间,但却无法感知空间。空间和视觉相关,奠基在直观表象的基础之上。“胡塞尔的空间意识分析表明,我们的空间经验首先依赖于我们的视觉和触觉。一个天生没有视觉和触觉的人很有可能无法形成空间意识”[4]。直观表象具有明见性,明见性(Evidenz)指的是意向的被意指之物是其所是如其本然地作为他自身被给予,人们清楚明晰地感知事物本身。从视觉角度来说,在建构空间时,明见性地呈现于眼前的直象是空间得以构造的基本元素。在这一基础上,借助感知的本质特性:“感知作为一个连续相互过渡的显现所组成的封闭过程”[5]66,胡塞尔得以在感知基础上获得直观表象和其他触觉经验。在他看来“认识过程中的每一感知对象都是一种流动着的逼近(Approximation)”,“但他永远只是一种不完善的逼近,这种逼近是对对象的一种把捉,但始终是伴有空乏的把捉,这种空乏不断迈向充实”[5]66。感知具有连续性、未完成性。连续性保障了不同的直观表象或者触觉经验得以相互过渡、共同作用。未完成性则使得这一建构不断充实。正是在感知的空乏不断迈向充实的意义上,胡塞尔提出了意向空乏视域的意识晕中的权能性、滞留和去除透视。意向的空乏视域(Leerhorizont)指的是有待充实的意向的可能的活动空间。在胡塞尔看来,每一个意向都是有待充实的,未被充实的意向是尚需充实的,包含可确定的不确定性。即它是一种趋向,“是一种不断向尚未被给予的现象迈进的指明趋向”[5]49。进而胡塞尔认为,作为体验流的意识具有意识晕。“意识晕(Hof)是空乏的,它仍是一种先示的形式中规定了向新的现时化的现象过渡的规则”。意识晕其实就是我们在时间意识讨论中所提及的视域,胡塞尔经常称之为晕(Hof)。从前一个直观表象过渡到当下的直观表象,继而先示后一个直观表象,就是在意识晕的作用下形成的。前一个直观表象作为第一性记忆滞留共同作用于当下的直观表象,同时先示即将到来的直观表象。从前一个到当下再到后一个,是建立在权能性即我能之视域可能性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在从当下直观表象到即将而来的直观表象阶段,权能性和去除透视的先示作用非常重要。权能性表明在视域束缚中的一种我能,而去除透视(enterperspektiviert)则使得即将而来的直观表象作用于当下得以可能。“因为它始终向前摄取事物,即在其被给予方式的完整性中的整个对象”[5]38。透视是当下直观呈现,“始终只是单方面的使该对象得以显现”[5]46。去除透视即是要使非当下的直观表象在认识同一性整体中被一同非直观的经验到。去除透视是建立在感知的共同意识基础之上的。感知是一种混合形式出现的原本意识,即“对某些面的本真而实际的原本意识到,对另一些非原本此在的面的共同意识到(Mitbewuβthaben)”[6]47,因为未被看到的那些面对于意识来说是共同被意指、共同被当下化的。感知除了前面所说的持续性和未完成性的特征外还具有混合性。“感知是一种真实地展示(他使展示之物在原本展示的基础之上直观化)与空乏的指示(他指明可能的新感知)之间的混合”[5]48。

正是感知的混合性使得共同意识可能,继而使得去透视性可能,从而使得空间建构可能。他以桌子为例进行了说明,如果我们看桌子,那么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本真直观表象的桌子的一个面,桌子还有其他面如无法看到的背面、内部等,而桌子实际上是许多面构成的,对于这无法看到的桌子的其他许多面,在当下只能以一种先示的共同意识的去除透视来把握。这是在主体不动的前提下,事实上胡塞尔空间构造还必须奠基在相似性联想、同一性条件下动感和统觉的基础之上。相似性联想指的是去除透视对于未当下呈现部分能先示的必须是第二事物,这个事物和以前看到的事物或已知的事物相一致,人们便通过相似性联想在观察新事物时“便从以前的事物那里获得了整个知识的先示”[5]54。同一性条件下的视域运动之上的动感、统觉说的是在意向同一空间对象,视域随身体的运动而运动变化,直观表象不断变化,身体所获得关于意向的感觉不断变化、不断被丰富。动感(Kin ästhese)即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可指明的、在接受性(感觉)和自发性(运动)之间的统一”[6]264。运动是身体的运动、感觉是身体的感觉。感知的身体“是在感知行为中主观运动着的身体”[5]58,“身体始终作为感知器官在共同发挥着作用,并且它自身又是各个相互协调的感知器官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可见具有动感的身体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在运动所形成的现象序列中形成的系列动感是在统觉的作用下对同一性整体的意向对象进行空间构造的。在“与运动素材有关的感觉素材的存有”中,统觉是“使展示着的显现得以构造起来的统摄性立义”[5]63。在统觉的作用下,身体的不断运动使得意向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的面向我们显现,使得空乏视域不断得到充实,使得我们得以形成对于意向对象的整体空间构造。

二、现象学空间构造与身体

现象学的空间构造涉及到身体,同样身体的现象学还原涉及到空间构造,即我们所说的空间性。正如前文所说,现象学的空间构造和身体的视觉、触觉、运动、动感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身体就没有现象学的空间构造。而从现象学的空间构造反思身体,则必须从现象学空间构造暗含的现象学的两种关系入手。事实上,现象学的空间构造暗含了现象学中的两大关系:整体和部分;在场和缺席。

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上,现象学的空间构造首先是从局部视域向着事物的空间构造整体逐步完成。但是在形成整体的空间构造之前必须有相似性联想作为基础才可能形成先示,继而和滞留、动感相作用形成空间构造。这也是现象学意义上的阐释循环。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上,我们来反思身体的现象学还原,可以看出本象身体的空间整体构造是建基于直象身体、间象身体、想象身体的基础之上的。在笔者的《身体的意向性及其批判与“四象论”的提出——“四象论”与身体美学的现象学系列研究(一)》一文中,我们借鉴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理论按照意向经验的不同可以将世界分为四象:本象、直象、间象、想象,相应将身体形态分为本象身体、直象身体、间象身体、想象身体。所谓本象指的是非形而上学的人或物的本源性的意向性整体,属于胡塞尔的图像主体概念范畴,若用于指人则相当于海德格尔此在(本象在指人时强调身体性即下文所说本象身体,而此在不强调身体)。直象指的是人的视觉所感知的象,是睁眼即意向的象。间象指的是在直象中的象中之象,如镜子成像、电影电视图像、照片甚至水中反射所成之象,通常需要在知觉作用下才能和直象予以区分。一张照片在直象中只是一张纸,但其上的图画则属于间象,对于其把握需要借助于知觉以和直象相区分。间象则属于胡塞尔图像客体范畴。想象指的是弃视觉不用而呈现于脑海中的象,多在回忆、思考、想象中产生。而所谓本象身体、直象身体、间象身体、想象身体则是身体相应出现在本象、直象、间象、想象意向经验中的意向对象。在当下视域中,无论是在直象或是在间象之中,直象身体和间象身体永远只能呈现本象身体的局部。这对于此在构造自己的本象身体空间整体或是此在构造他在的身体空间整体亦然。所不同的是,间象对于身体构造自己的本象身体空间整体上起到了扩大直象视域权能性的作用。此在对于他在的身体空间整体的构造可以通过身体运动和动感得以实现。而不论是对于此在自己亦或是他在的本象身体的空间构造最终是借助于想象身体才得以完成。

在在场和缺席的关系上,当下化视域之中的即是在场,当下视域中不在场,处于空乏视域之中,或是存在于滞留的第一性记忆之中的都是缺席的,处于滞留中的已然性较强,处于空乏视域之中的未然性较强,但对于当下在场来说均是缺席。空间构造即是在场和缺席的不断变换,又是在场和缺席的密切相关相连。随着身体的不断运动,视域不断变化,当下在场的马上变为当下缺席的,当下缺席的马上变为当下在场的。同时当下在场的又先示或滞留当下缺席的。正是在在场和缺席的关系中,空间构造得以完成。从在场和缺席的关系来反思身体的现象学还原,我们发现当下在场的直象身体亦或间象身体先示或滞留本象身体其他不在场即不在直象或间象中亦即缺席的本象部分。缺席的本象身体部分往往作为想象身体存在于想象之中。在想象之中,通过想象身体的过渡,在场的直象身体或间象身体得以与缺席的本象身体的其他部分相联系,共同构造本象身体的空间整体。

因此可以说,整体和部分、在场和缺席不仅是现象学空间性即空间构造所体现的现象学的特征,而且也是在现象学空间性下还原身体的空间构造即身体的空间性所具有的特点。从部分到整体或者从整体到部分,从在场到缺席或者从缺席到在场是身体在现象学空间性还原中双重特性。

三、空间性视野下的身体美现象之反思

从现象学的空间性即空间构造还原身体的空间构造,我们得以在整体与部分、在场与缺席这两个维度理解身体的空间构造。依据第二节在现象学空间构造所体现的现象学两大关系,来对身体的空间性,即空间构造所进行的现象学还原的推论,来反思当下语境下身体空间构造的特点,是身体美学现象学还原、反思、批判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身体在现象学空间性还原中所体现的双重特性:整体和部分、在场和缺席来反观当下的身体美和身体现象,我们发现,身体在现象学空间性还原下所体现的双重特性被资本所控制的大众媒介肆意滥用——主要表现在整体与部分、在场和缺席双重特性在衣着服饰上的滥用,以及在场和缺席维度下主体身体空间建构方式发生变化、主体交流方式发生变化、现代性时间走向终结等几个方面。

整体和部分、在场和缺席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说我们不能当下化身体的空间整体,即不能完全当下化本象身体。处于当下化视域之中的只能是本象身体的部分直象身体或者间象身体。对于本象身体的其他部分我们只能通过在想象中来想象身体完成先示、滞留——这就有两种情况——对于裸体而言,本象身体的部分直象身体、间象身体在场,本象身体其他部分不在场;对于身着衣饰的本象身体而言,本象身体在场的部分肯定小于当本象身体处于裸体状态在场的直象身体或间象身体部分。裸体状态下的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或间象身体的一部分被着衣状态下的本象身体的衣着所遮蔽,处于不在场的缺席状态①。从《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隐喻性故事可知,在人类社会初期,如同亚当和夏娃的两片树叶一样,衣着服饰最初遮盖的从而处于缺席状态的本象身体的部分是生殖器部分。无论是在伦理道德的意义上、宗教原罪意义上,还是活动本身的私密性上,衣着服饰让生殖器(包括乳房)处于缺席状态。

但是在当下语境下,资本为了自身增值,正在利用身体在现象学空间性还原下的特性,让处于着衣状态下的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部分、间象身体部分在场的尺度逐渐扩大至底线甚至突破底线。这表现在衣着由面向带、向线、向点的缩小;资本使缩小的衣着通过他者机制制造的拟象式间象身体成为时尚,从而引领潮流使得拟象式的间象身体直象化、本象化。具体说来,欲望刺激需求,“食、色,性也”[7]。性欲是人的本能需求之一。资本正是要通过制造商品等方式来刺激人的欲望、满足人的需求来达到自身的增值。衣着由面向带向线向点的缩小,古代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除外)的衣着往往是一整块,是一个大面。伊斯兰文明的女性甚至从头裹到脚。本象身体绝大部分处于缺席状态,当下语境下,衣着正在向带、向线、向点的缩小,甚至走向“皇帝的新装”,即无。如果说比基尼、超短裙多少还有带的特征,吊带深V装,丁字裤则是线的体现,透视装、露点装、齐p裤则是点和无的体现。时装设计流行透视装,模特走秀勇于牺牲。甚至只要穿得越少在这个社会越能出名,越能提高出场费。如干露露,2012成都车展渔网透视上衣车模。在资本的作用下,干露露也就了“敢露露”了。资本利用身体在现象学空间性还原下的整体与部分、在场与缺席的双重特性还表现在色情表演、游戏和影视中。脱衣舞是一种典型的利用了在现象学空间性还原下身体的双重特性的色情表演,这种色情表演在欧美很盛行。表演者依附于钢管或者无所依附,搔首弄姿,抖胸、扭腰、摇臀,将身上本就若隐若现的衣衫一件一件的脱下或者说撕下,极尽身体挑逗之能事,观赏者在付完入场费后视主观被煽动的“激情”效果而给小费。在这一过程中,衣衫一件件被脱掉,缺席的身体隐秘部位渐进地在场,也许观赏者还有一种“期待遇挫”和“期待吻合”的快感体验,但无论怎样,脱衣舞正是利用了身体在现象学空间性上的整体与部分、在场和缺席的双重特性。受脱衣舞启发的一些网络色情游戏,如鼠标点击射箭脱衣游戏,也玩弄着身体的双重特性。而影视剧对于身体这一特性的玩弄有过之而无不及。床戏是当下影视剧中的卖点,好像一部戏要是没了床戏就不是一部戏,一部戏正是因为有了床戏才被导演、观众认可为一部戏或者真正的电影艺术。当有记者怀着好奇问李安导演《色戒》中汤唯和梁朝伟那段被删减的床戏的真假时,却被导演反问懂不懂电影。镜头不断把握着、生产着演员身体在间象中身体整体与部分、在场和缺席的角度、尺度、广度的变化,使其具有了悬念或“包袱”的意义。在影视剧中,镜头对于身体双重特性的利用只是一方面,戏中演员衣着服饰往往也体现了对这一特性的利用,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了“满城尽是黄金乳”。资本正是利用了身体空间构造的整体与部分、在场和缺席的双重特性。由在场走向缺席必须在想象中,通过想象身体来进行。在场的越多,露的就越多,向着缺席的性欲本能的本象身体私密处先示,越接近就越刺激。所谓的时尚的身体和身体美就是在资本作用下,向着缺席的本象身体的本能欲望的缺席的私处先示。正如我们前面所论述的,资本使缩小的衣着“蔚为大观”,必须通过他者机制制造的拟象式间象身体成为时尚从而引领潮流,使得拟象式的间象身体直象化、本象化。身着缩小式衣着的模特、明星成为拟象式的间象身体,成为时尚的楷模。大众群起效仿使得拟象式的间象身体直象化、本象化。

同时,在在场和缺席的维度下主体身体空间构造方式发生变化、主体交流方式发生变化、现代性时间走向终结。主体是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从中西哲学发展的大致趋势来看,西方呈现出从先验主体到经验主体,从群体主体到个体主体继而到身体主体的变化。中国则呈现出由群体主体到个体主体再到身体主体的变化。在西方,笛卡尔以前的西方哲学主要是本体论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世界的本源、万物的始基是什么。人并没有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同时对于人的解释也是以世界的本源、万物的始基来解释。如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是由四种元素,即土、气、火和水组成,而人也由这四种元素组成。柏拉图认为世界最真实的存在是理念,万物皆为理念的影子,作为肉体的人的身体在他的理念论看来是灵魂的桎梏。“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终极目的”[8]。亚里士多德肯定个别对象和个体存在物的实在特性,强调他们是物质与形式的统一体。据此,他认为“肉体和灵魂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灵魂赋予肉体以形式,肉体则是灵魂的物质载体。基督教认为上帝创世,人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在认识论出现之前的哲学派别都是以自己本体论哲学观附带解释人。对于主体的哲学思考不突出,或者说主体没有成为这些哲学流派建立自己哲学观的基石。自笛卡尔开创认识论转向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以来,主体作为哲学基石的地位被凸显了出来。认识论主要是在人与世界关系的意义上来思考人能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二元对立的纠葛,其实质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主体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物质和存在属于世界一面,意识和思维属于主体一面。“我思故我在”,只有我在之后才能思考世界是否存在。在笛卡尔那里,我思是被预设的前提。我是先验的未经反思的主体。在康德那里,我也是作为未被反思的所有判断所由其出的主体,主体的先验性依然很强。在经验主义那里,如休谟则对一切持怀疑态度,强调主体的经验是确证万物的根据。后起的马克思主义、克罗齐的直觉表现主义等更是强调经验主体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先验主体在向着经验主体过度。自尼采强调以性为醉的极致的酒神精神的身体体验以来,佛洛依德喊出文明皆为“力比多”之产物的振聋发聩之声,连海德格尔也说“并非我们‘拥有’一个肉身, 而是我们就‘是’肉身存在”[9],梅洛-庞蒂、德勒兹更是将身体作为其哲学的基石和思考的主要对象,作为身体的主体开始凸显。此外自文艺复兴以来,在新兴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观的作用下,复又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作用下,西方传统隶属于上帝的身体逐渐向着个体的身体过渡。在中国,主体主要由群体主体过渡到个体主体再到身体主体。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传统中国的主体都是在君臣、父子关系中确立自身的。只有皇帝才能称自己为朕,也就是说,只有皇帝才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其余人只能称自己为臣下、下官、卑职。但在家族关系上来看,甚至连皇帝也不是自己,只能是皇族群体的一员。中国历史上的包办婚姻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群体主体观。及至近代欧风美雨对中国的影响,民主、自由的观念才渐渐深入国人的人心。作为个体的主体才开始得以凸显,包办婚姻后的离婚很能说明这一点,如文绣和末代皇帝溥仪的离婚。而在当下语境下的现在的中国,作为身体的主体又日益喧嚣尘上。通过以上对于中西哲学思想中的主体变化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无论是经过先验到经验的变化,还是群体到个体的变化都将主体归结到身体主体上来。

但是对这身体主体在现象学空间性的在场和缺席的维度下进行考察,我们发现身体主体的身体空间构造方式发生变化,即由传统身体主体,即建立在以直象身体在场为基础的身体主体向着以间象身体在场为主的身体主体转变。而身体主体空间构造方式的这种变化导致了主体交流方式的变化。传统的主体交流方式正是建立在传统身体主体之上,即建立在两个或多个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的身体主体之上(有时也通过缺席的想象身体,如读信件时)。两个主体的交往是以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的空间构造为基础的两个身体主体的交往。但是在当下语境以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的身体的空间构造变为直象身体转码为间象身体信息储存和传输的以本象身体的间象身体在场的身体空间构造。主体的交往方式变成了以本象身体的间象身体在场为基础的交往。同时,传统身体主体空间的构造变化又导致了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的体验式身体主体变为本象身体的间象身体在场的以信息储存、传输为特征的身体主体,从而使得传统身体主体消亡,而建立在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的传统身体主体具有对于现实感觉直接经验的能力,传统身体主体的消亡意味着这种能力的丧失。将本象身体通过直象转换为间象的视频摄像技术、英特网技术、赛博空间技术使得传统以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为基础的现实交往变为以本象身体、直象身体转码为间象身体的方式的虚拟性交流。在此,我们姑且称这一以间象为基础的通过视频摄像技术、英特网技术、赛博空间技术而形成的空间为间象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的间象身体具有以下特性:其一,不同于传统的主体,以间象身体在场为基础的身体主体没有对于感觉的直接经验能力;其二,它是一种技术储存;其三,间象空间的空间构造单一,间象身体的空间构造也随之具有单一性(这是后话,后面将会论及)。从第一、第二两点来看,其正符合利奥塔对于现代性的时间终结原因的论述。利奥塔认为胡塞尔建立在内时间意识的时间是现代性的时间,它是建立在主体体验的基础之上,滞留——原印象——前摄是一个时间程式,他彰显了现代性时间的持续性、绵延性、同一性的特点,所有的宏大叙事建基于其上,向后追述回忆命运的起源且试图对其进行解释、向前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从而走向解放、自由、发展。然而他们都必须以传统身体主体的意识综合能力为基础,使得感觉、体验在意识中得以综合才能实现滞留与前摄向着原印象的同时当下化,即传统身体主体的意识综合能力必须对于信息进行综合。然而进入后现代即本文所说的当下语境,信息在技术的作用下呈现出爆炸趋势,一方面,技术使得物质时间的信息含量趋于无穷大从而使得意识的综合能力无法同时接受海量信息而同时对其当下化,另一方面,消费时间也使得原来需要亲历的时间性绵延成为不必要。此外传统的以本象身体的直象身体在场的基础的感知性身体主体转变为本象身体、直象身体转码之后作为数据信息储存形态缺乏感知能力的间象身体,主体直接丧失了体验能力。“在工具扩展和放大被经验物的同时, 也缩小了人类对客体经验的某些方面, 因为工具无法获得用人类肢体才能感觉到的诸如冷暖之类的物理特性, 在这个意义上, 工具忘却或缩小了人类的直接知觉范围”[10]。这三者使得现代性时间终结,代之而起的是后现代技术性时间即物质时间和消费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正是在现象学身体的空间性还原的双重特性之一的在场和缺席的维度下,反观当下语境下的身体现象,我们发现技术使得主体身体空间构造方式发生改变,即由直象身体在场为主变为间象身体在场为主,这又导致了在主体交往中主体呈现的方式发生改变,即主体交往方式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利奥塔所说的现代性时间的终结。

此外,从身体空间建构的必要元素视域来看,当下语境下的身体空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新变化。正如前文所说,视域(Horizont、Horizon)在这个意向对象上所能意向体验到的和在其与周遭的联系中所能意向体验到的活动空间。视域“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是一种与主体有关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视域’又可以说是开放无限的:随主体的运动,‘视域’可以随意地延伸”。“视域不仅仅与生理——物理的‘看’的范围相关,而且与精神‘观’的场所有关”[6]218。日本现象学界在翻译视域(Horizont、Horizon)时直接将其译为地平。可见,视域与人的视觉、与看有关。前面已经说到在现象学的空间构造中,视觉和触觉尤为重要,其中又以视觉最为突出。因为空间构造依赖于伴随着身体运动而变化的视域变化及其所得之直观表象。因此,现象学的空间构造某种程度上就是视域构造、看的构造。身体既可以看事物,空间构造事物,身体也可以作为被看的对象,空间构造身体。当身体作为空间构造的对象时,在当下语境中,空间构造意义下的身体被观看的方式即被空间构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大众传媒技术(电影、视频、录像、电视等技术)出现之前,身体的被看的视域是以直象视域为主,即在直象中进行的。对身体空间建构或者说对身体的观看方式建立在观看者身体运动视域不断变化的动感基础之上,是变化的、生成的、不可重复的、不可复制的。“如果我让眼睛朝这个或那个方向运动,那么就会与此相应地有这些或那些视觉现象在一定的秩序中进行;如果我让眼睛朝着另一个方向运动,那么我就可以与此相应地期待有另一个现象序列在进行”[5]58,“动感的每一条路线都是以特有的方式进行的”[5]58。在大众传媒技术(电影、视频、录像、电视等技术)出现之后,身体的空间建构,或者说对于身体的观看方式,在直象视域中基本不变②,而在间象视域中得以观看身体。间象视域即在间象之中。在间象视域中对身体的空间建构和观看具有单一性、不变性、可重复性、可复性。观看电影、视频、录像、电视中的身体即是当下语境下直象视域不变在间象视域中空间构造、观看身体的体现。单一性指的就是在这种观看中身体的间象视域是单一的,若是静止的图片,视域只有一个,若是一段视频,从整体上看视域的变化也是机械的、不变的、可重复的,他的不变性是指传统的对于直象视域中身体的观看必须以身体的运动为基础,而现在对于间象视域的身体的观看而言,身体动与动没什么关系,因而身体是不变的。“这种现实的身体位置总是保持静止,在赛博空间中所感知到的任何事物都是从屏幕中‘走向自我’的。也就是说,无论认识主体感知到什么,一切感官的运动性及位置性仍然是我所占据的在此的身体。在现象学看来,赛博空间虚拟性的任何缺陷正是由于主体缺少了他所占有的身体行为”[11]。他的可重复性体现在它的在场和缺席之间缺乏变化,当下缺席的先示可重复,这种缺席更多的具有时间上的意义而不是空间上的。例如,对于一部影片的观看,人物正面出现了,背面在接下来的一个镜头出现。在当前镜头中,在场的是人物的正面,缺席的是人物的背面,当下先示了这种缺席。这缺席的部分在接下来的镜头中在场。但是这种缺席和在场之间的转换可以重复,在第二次观看这两组组镜头时,当下缺席的先示已作为滞留,且这种先示和滞留完全同一,这就是间象视域中身体观看方式的可重复性。同时作为电子技术它也是可储存可复制的。

注释:

① 这时的在场和缺席也可以说是存在论上的显和隐,和本文从现象学空间性角度还原身体空间构造不同,张贤根教授曾从海德格尔存在论角度对于服饰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可参看张贤根的《遮蔽与显露的游戏——论服饰艺术与身体美学》一文(《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第1-3页)。

② 我们已经说过直象和胡塞尔所说的图像事物相关。一张图片的纸张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即属于直象。在观看电影、电视、录像、视频时,处于直象之中的电视、电影、录像、视频的物质载体和我们的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我们说在这种情况下直象视域不变。

猜你喜欢
空间性现象学缺席
你缺席的那些年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论存在与非存在
缺席的蝙蝠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