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篇

2018-03-04 21:52吴明华
湖海·文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焦仲卿刘兰芝三观

吴明华

红尘中人有七情六欲,大多拥有着三情:亲情、友情和爱情。我曾经在创作的长篇小说《若梦》中这样概括过,亲情是生命之所,是血浓于水的血脉绵延,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友情是生命之桥,是人与人交流互动的纽带,是人生旅程不可或缺的温暖和帮助;爱情是生命之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可谓高于生命的最美景致。

前世,我为花蕊、你为梵音,含笑低眉间,绚烂三生石上的倾心,一凝眸惊艳了五百年时光;今生,你为高山、我为百合,长风低吟间,温柔着顾盼的眉弯,一叶心舟温婉了一帘幽梦。

前世的约定,今生的邂逅,化为一生绚丽的情愫。从此,在晓露缠绵、星月流光中,所有旖旎的心事,所有呢喃的细语,都只为你的一凝眸将我轻拥入梦;从此,在唐诗宋词、水墨丹青里,所有痴痴的守候,所有默默的顾盼,只为你的一凝眉将我悄然划过。

你说,相遇是今生最美的童话,丰盈着传奇的人生;我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今生只为你寻梦而来。始终相信,遇见是上苍最美的恩赐,在落满枫红的小径上与你十指相扣,不求地老天荒,只求莫失莫忘;在万里冰封的雪地中与你浅笑相顾,紧握这份约定,轻轻用你的名字取暖。

美丽的爱情、神奇的爱情,芳菲两个人的身心,引领着两个魂灵不断升华。爱是心灵相遇迸发出的一朵火花,爱是志趣相投生成的一份默契;爱是美妙神奇的邂逅、激情萦怀的悸动,爱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美丽相约。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黛玉凄美冷艳的爱情,至今都让许多红楼读者和影迷朋友们刻骨铭心。是的,黛玉之爱也是整个红楼篇章的主线索、浓墨彩。

黛玉原是天上的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颗绛珠草,宝玉是一位神瑛侍者,每日都尽心浇灌这颗绛珠草,绛珠草因此存活并接受天地的精华成仙,后来,这颗绛珠草跟随神瑛侍者一道下凡,由此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旷世爱情。黛玉聪慧高洁、至柔至美,宝玉热情放达、真诚淳朴,两人都是善良干净、不带功利心、追求爱情自由,在他们相识、相恋、相守的爱情日子里,黛玉用女子细腻的爱引领、启发、带动宝玉,宝玉以暖暖的情温暖、呵护、包容黛玉,他们有着共同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有着共同流畅的韵律美,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他们的灵魂深度契合,他们本就是前世今生的志同道合者。

然而,受现实和世俗的压迫,黛玉只是寄人篱下的客籍女孩,宝玉是涉世未深、受制于人、在经济和人格上皆不独立的男生,他们两人无法把握和掌控自己的爱情。黛玉最终还是走了,三百年前那个落花盈袖的女孩子,携花锄、捧香囊,将花魂埋在了碧水青山中,将诗意绎于一颦一笑间;黛玉最终还是走了,三百年前那个翩然清傲、内心纯美、风骨一流的女孩子告别了人世,她的泪流干了,她的使命完成了,宝玉爱过她、读者爱过她,她的温婉聪慧一直,她赢回了更多的眼泪,这就足够了。

黛玉之爱,犹如一颗划破茫茫夜空的璀璨流星,无疑是古今爱情字典里真爱的化身,人们一直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真爱是什么?真爱,是两个人志趣相投,拥有共同清澈的眼睛、共同取向的价值、共同呼吸的灵魂、共同爱好的兴趣;真爱,是纯粹、信任、珍惜、包容,时时牵挂、分分体贴,不带任何的功利。

黛玉虽然走了,却在短暂的人生中缔结了真爱,这份纯粹的爱做到了生死不渝。爱在生前才是王道,活着时能够给予温暖、怜惜和疼爱就够了,这许是冥冥之中的曹雪芹想要对后人说的话,又或是黛玉之爱给今世恋人们的深深启迪。

爱情是彼此情投意合,合则牵手、不合则分,人们往往能够约束自己的是道德和责任、而非情感。因此,网络上也有文章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婚姻和爱情有时是背道而驰的。

爱情能否持久与牢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人的情商和智商的互动、交汇和共鸣,“势均力敌者”方能走到最后。势均力敌,不仅体现在双方的三观、家教和背景上,更体现在两个人的才情、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上。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屡遭贬谪,生活中曾有不少姬妾陪伴,苏东坡却对小妾朝云情有独钟,视朝云为自己唯一的知心爱人,苏东坡由衷感叹“唯朝云懂我”。正是因为这份懂得和情投意合,朝云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不离不弃地陪伴苏东坡二十三年,朝云病逝后,苏东坡在朝云墓上题诗,“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近代的东北少帅张学良,不爱仪态端庄的于凤至,偏偏喜欢性格外向、不拘一格的赵四,赵一荻显然更加符合张学良的情趣。鲁迅喜欢许广平,因为许广平才是真正欣赏他、支持他、乱世中相互扶持的女人。在徐志摩身边的三个女人中,张幼仪其实更加温柔情深、坚韧不拔,徐志摩却爱上林徽因的温婉才情、陆小曼的妖娆娇艳,这也是徐志摩的情趣所在。钱锺书和杨绛能够不离不弃地相爱多年,彼此的品性优良、书香门第、情趣相投、性格互补是最主要原因,钱锺书是满腹经纶的孩子心性,杨绛精通外文且文字绝佳,又乐于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替他处理世事,说得来话、过得了日子。

幸福滋润的生活、包括爱情在内,应当是每个人自己奋斗而来,这样才不会诚惶诚恐、不必害怕失去、也才更加从容坚定。奋斗不断提升着自我,身边的那个人就会幻化成自己的影子,各个方面都足以相匹配,并能随时跟上影子的脚步,这就拥有足够的自信,抓住属于自己的一切。在感情的真实世界里,也是没有捷径可走。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这是发生在距今1700多年前真实的婚姻悲剧。当年焦仲卿与刘兰芝成婚,刘兰芝自幼习女红、善弹琴、诵诗书,婚后却不为婆婆焦母所容,焦仲卿为妻子向焦母求情,却遭到训斥并责令休妻另娶,懦弱的焦仲卿无奈让妻子暂回娘家避一时。刘兰芝回娘家不久,县令、太守纷纷托人提亲,刘兰芝难违兄命假装应允。迎亲当日,刘兰芝揽裙投水自尽,焦仲卿殉情自缢于庭树下,两人合葬于华山旁,墓地上植松柏、梧桐,夜夜飞鸟丛林间鸣叫,时人无不痛惜。

焦仲卿本一介书生,在太守府上班只是一个小公务员,既无职也无权,养成拘谨懦弱的性格,关键時刻没有选择与爱人坚定在一起,而是对爱放手、让妻子回娘家。古时女子没有独立经济权,离开老公几乎没了活路。叹焦仲卿该坚强时却选择了懦弱,须冷静时选择了死亡,缺乏一个男人对爱情应有的担当。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结婚后,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恩爱夫妻。可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时迁怒于唐婉,最终二人迫于母命被迫分离,一个另娶,一个改嫁。七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在沈园游玩,再次与偕夫同游的唐婉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表达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醉吟赋词,并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唐婉见诗郁闷难忍、不久病亡,给陆游留下一生爱的愧疚。

爱情不仅需要双方情投意合,更需要一份勇气和担当。邂逅自己的真爱,女人要勇于追寻、敢于表达,这与女性的矜持、含蓄无关;面对真爱,男人更应有一份担当,彰显爱的力量和责任,屏蔽爱的遗憾,引领爱情一路向前。

绿草萋萋,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一封来自法国的信》,演绎着半个多世纪的跨国爱恋,这是一对新婚不久的老人,他们都已八十多岁,新郎来自厦门、新娘来自法国。这对新婚老人不是黄昏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他们就在大学相识相爱,遗憾的是男子已经在老家娶妻。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女子发誓非他不嫁,剪下一绺头发,从此两人天各一方。历经五十多年风雨,如今一个丧偶、一个未嫁,鸿雁再传、爱缘复燃,这份尘封的爱终成正果。

在正确的时点、遇到爱的人,无疑是爱情的一份美丽和美满。然而,感情生活中许多时候不竟如人意,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一声悲哀;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令人叹息。电影大师卓别林在54岁知天命的年龄,邂逅并牵手17岁的真爱,成为影坛史上的一段佳话。杨振宁82岁依然决定携手28岁的翁帆步入婚姻殿堂,像年轻人一样拥抱爱情,如今十多年过去,92岁的杨振宁对妻子说,“我们不要孩子,担心你一个人抚养孩子太累”,单就年轻的心态、追爱的梦想和勇气而言,杨振宁活得很幸福、也很光鲜。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对这些曾经与爱的时点失之交臂、又重新拥抱爱情的人,应当给予善意的理解和祝福。

三观一致,是缔结爱情的重要基础。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俗一点讲,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如何,眼中的世界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人生观就是这辈子该怎样活,人生的基本态度、处事方式、人生底线如何设定;价值观是个人是非判断标准。据一份社会调查,在“最看重伴侣的哪个条件”一项中,三观已经战胜性格、外表、经济,跃居第一,三观一致对爱情至关重要。其实,三观合并非要求彼此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兴趣爱好一模一样,而是两个人能求同存异、懂得包容、理解欣赏。三观一致的核心就是理解、沟通和包容,同频才能共振、沟通才能交心。

两情相悦,是爱情持久的轮滑剂。爱情生活中,两情相悦往往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相貌往往就是眼缘,也是交往的第一印象,颜值在爱情中所占的分值其实很高;才华是相互吸引、相互仰慕的核心,爱情往往起步于彼此的才情仰慕;性格本质上无好坏之分,性格互补可让爱情轻松进行;人品是爱情走远的核心,善念、慈悲、坦诚、真实、认真等优秀品性,让爱有了内涵、有了生命力。

一个你、一个我,一心一意,爱情就是这么简单。

愿有情人终能牵手一生,简约相爱、甜美幸福。

猜你喜欢
焦仲卿刘兰芝三观
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情感变化
三观壁画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
浅谈焦仲卿的悲剧
论《许三观卖血记》中血的象征意义
谁在说谎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