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 促进中职药剂专业建设

2018-03-05 18:01佘雪花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药剂校企实训

佘雪花

(福清卫生学校,福建 福清 350313)

1 实施背景

1.1 服务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医药行业准入制度的规范化和不断完善,急需一大批经过职业技能训练的医药专业技术人才[1]。福州市(5区8县)有药品生产企业32家,药品流通企业1 700多家,药品使用单位1 900多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1家,保健食品流通企业1 260多家。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药品生产批发零售等从业人员均需具备药剂相关专业资质,市场对药剂专业人才需求潜力较大。各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医疗卫生及药品保健人才缺乏的问题。

1.2 促进就业的需要

我校是福州市唯一一所全日制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药剂专业承担着为全市药品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校通过多年对用人企业反馈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发现药剂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学校)和产业需求侧(企业)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未能实现完全对接。因此,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1.3 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的药剂专业重视校企合作,实施了“校企双主体、理实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应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学条件与企业生产、经营条件不符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合作范围。

2 主要目标

具体的目标为:第一,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以共建企业冠名班为途径,在实训、师资等方面建立合作,实现校企人才共育。第二,创新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企业参与学校基地建设、教学实训、课程开发、企业文化渗透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等环节,促进药剂专业的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3 工作过程

3.1 积极协调,共同推进,加强合作

3.1.1 企业冠名,订单培养 学校组织药剂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校企合作专题讨论,开展企业调研,同包括福建美罗汇健康药房有限公司在内的30多家重点合作企业以及医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业协会进行交流并召开多次专业建设会议,对企业市场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走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冠名班,联合订单培养的新路子,用市场需求这个“指挥棒”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企业全过程介入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全方位参与教育管理创新,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2017年3月,学校与福建美罗汇健康药房有限公司签署了《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5月,美罗汇药剂班正式成立。

3.1.2 基地共建,师资共享 利用学校药剂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和场地优势,与福建美罗汇健康药房有限公司合作,按照企业工作岗位标准和经营方式,共同改造校内模拟医药超市和中草药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和企业人员在岗培训提供保障;利用企业资源在企业共建医药商品购销员培训基地,并挂牌药剂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保障医药商品购销员考证的通过率。

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学校方面组织优秀专业教师,负责冠名班常规教学及实训,并承担企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企业方面遴选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员工分批分期到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实训指导,并负责学生实习的安排与指导。组织双方教师定期讨论,确定教学内容。

3.1.3 共享资源,共育人才 在企业人员的参与下,校企共同制定了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方案,制定药剂专业课程标准7个;邀请企业经理、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优秀毕业生开办讲座及交流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活动。通过引企入校,校企深度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共享资源,共育人才。

3.2 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校企双赢

创新校企合作新载体,形成以“课题—项目—训练—活动”为载体的校企合作内容,实现企业参与学校基地建设、教学实训、课程开发、企业文化渗透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等环节,促进药剂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3.2.1 以课题为引领,校企智力协作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以学校专业教师为课题负责人,企业代表为课题组成员的校级课题“中职药剂专业校企合作途径和模式研究”和省级课题“中职药剂专业‘GSP’项目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深入进行,促进药剂专业“校企双主体,理实相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通过校企结合,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设定符合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需要的教学项目。校企紧密结合,开发适应教学需要、与行业企业接轨的教材,有助于推进药品流通领域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规范化。

3.2.2 以项目为驱动,校企供需对接 根据药品经营工作流程,将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销售等核心岗位27个项目,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的对接。并在企业指导下,学校对药剂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升级改造模拟医药超市,拟新增1间模拟医药超市和药品储存养护模拟仓库,购置实训设备,进行实训功能提升,并利用学校实训基地资源,对企业员工开展医药商品购销、中药采购、中药鉴别等培训项目,提升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水平。

3.2.3 以活动为载体,校企文化融合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校企文化交流的新平台,促进校企文化交汇融合,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感受企业文化的内涵。学校邀请企业经理、技术人员、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关于行业发展、企业技能要求、个人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讲座,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更加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道路有了确切的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科学设计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

3.2.4 以能力为本位,校企评价统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实施了企业考核、教师评价结合,每学期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基本技能、岗位技能、就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并逐步完善“教师、企业、家长、学生”多元评价体系。

4 条件保障

探索并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是前提,打造团队是关键,规范机制是保障。药剂专业从观念创新、队伍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努力,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驾护航。

4.1 观念创新,提供思想保障

抛弃陈旧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从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以理论为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根本的人本思想和办学理念,紧紧围绕面向市场、服务企业需求,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药剂专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自我,主动积极地了解企业管理,熟悉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促进校企深度融合,落实人才培养模式[2]。

4.2 队伍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校企教师互聘互培、引进企业高精尖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聘请企业资深专家和技师进校指导、培养教师技术精英团队等方式,初步形成了集教学、科研、生产能力为一体的师资团队,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人力保障。

4.3 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校企合作在《定向班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协议》框架中规范运行,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工作小组、行业协会的作用,指导合作实践,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有序深入进行。

5 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5.1 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福建美罗汇健康药房有限公司的合作以3年为期,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延长。企业冠名班当前有学生40名,邀请企业经理、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优秀毕业生开办讲座及交流会,安排学生赴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学校专业教师在企业开展多次的GSP、执业药师培训。协助企业完成GSP内审工作,使企业员工专业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通过引企入校,校企深度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共享资源,共育人才。

5.2 促进了药剂专业实力的整体提升

通过校企合作,药剂专业校内实训室进一步完善,功能进一步提升,结合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基本建立起了覆盖整个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训环境。核心课程教学和实训项目化,教学和实训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相对接,双方探索并形成了“三训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技能实训成效明显提升。形成了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统一的多元评价体系。

5.3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合作,制定药剂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打造培养与聘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符合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猜你喜欢
药剂校企实训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