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大平台”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

2018-03-05 18:01巧,路彬,康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创新型检疫竞赛

宋 巧,路 彬,康 姮

(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支撑,需要高校面向未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1-2]。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过去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传统的“课堂+实验室”模式为主,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基本上没有独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3]。因此,针对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甘肃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及现有教学资源,打造了“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社会服务与实践平台、转岗实习平台”四大平台,逐步形成了课内课外相融合、校内校外相补充,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培养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四大平台”的内容与效果,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1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传统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提出的是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要求,多采用以课堂讲解为主、实验室训练为辅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环节独立[4],内容多局限于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与部分实验教学脱节。这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尤其是实践课程参与度不高,实际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且许多实验内容重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难以实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尤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2 “四大平台”的主要内容

2.1 仿真模拟实训平台

在对国内5所本科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建设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服务于一体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具备职业性、开放性,并与真实职业环境相一致,“教、学、做”一体化。

2.2 科技创新竞赛平台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在实践教学中组织科技创新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2.3 社会服务与实践平台

立足现实,建设社会服务与实践平台,结合国家创新创业等重大热点问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4 转岗实习平台

以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为抓手,在实习前进行技能强化训练,推进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接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防疫站,建设专业转岗实习平台。

3 基于“四大平台”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

3.1 深化改革,打造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将实践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实施仿真实训。甘肃医学院对原有实训室重新进行整合,新建成食品理化检验室、环境理化检验室、卫生检验检疫中心3个仿真模拟实验室,建成一个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分析检验基地,打造了一个具有先进性、职业性、开放性,并与真实职业环境相一致的“教、学、做”一体化的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完成职业思维培养、专业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质量检验等,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立体化。这个平台的打造,使笔者团队顺利构建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将科研项目与学生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对实验课单独设课、分组教学,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力支撑了实践教学改革。

3.2 实施“五化”新模式,打造科技创新竞赛平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打造科创竞赛“两平台”,启动实施“五化”新模式。“五化”指科创竞赛学生主体化、科创训练多样化、科创项目课程化、科创竞赛团队化、激励机制常态化。科创竞赛“两平台”为:(1)打造学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院、部门三级项目体系)、高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支付一定的劳务费。以科研项目形式资助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由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教师指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2)打造学业竞赛平台:参照各实践项目内容拟定评分标准,组织“卫检能力之星”评选活动,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挑战杯”项目等,以赛促学,提升实践水平。

3.3 紧跟时代步伐,打造社会服务与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能动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团队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将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开展社会服务,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团中央“三下乡”服务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教师在选题、申报、操作、总结工作中认真指导,全程跟踪,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成果共享和转化机制。

3.4 结合岗位需求,打造学生转岗实习平台,加大顶岗实习实训力度

卫生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专科教育规律,以卫生检验检疫师、动物卫生监督检疫员、卫生检疫员、食品质检员等岗位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在实习前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并对接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监督局、防疫站等,打造一个适合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的转岗实习平台。在校外实训平台设有完备的实习科室,拥有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技能培养的相关仪器设备,保证学生在实习中能够接触实习大纲规定的典型案例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技能项目,确保实习项目完成率达90%以上;有一支由本、专科或以上学历、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能胜任职业技术指导工作;有实习管理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具备教室、图书资料室、食堂、宿舍等。在此平台上积极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运行机制,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加大顶岗实习力度,使学生学习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衔接。

4 结语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大平台”是笔者团队多年在探求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成功实施对提高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死的知识、技能成为活的工作本领。按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企事业中真实的理化检验现场建立模拟实训室,例如食品理化检验室有真实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洁净区。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基本特征是“以竞赛+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核心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活动为载体,使学生逐步提高。同时,以实用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播模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竞争与合作。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师传生受的旧模式,变学生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教师通过科创竞赛项目不断激励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文探讨了将“教室+实验室”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四大平台”的集成式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该培养模式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怎样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难题,并为其他实践性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当然,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涉及办学规模、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的综合性课题[4],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就必须建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机制,进一步研究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和提高。

猜你喜欢
创新型检疫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我看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