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2018-03-05 18:01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方 岳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进行政治教育、统一思想、引导舆论正能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微信、微博、QQ、论坛等新媒体发展迅速。统计数据显示,现在中国上网人数和手机拥有量已稳居全球之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大众化,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推动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媒体传播信息方式和舆论宣传导向的滞后性日渐明显。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拓展了获取信息的内容,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迎来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挑战。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探索运用新媒体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及时、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媒体的优势和弊端

1.1 新媒体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新媒体是基于有线或无线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数字技术,通过手机、电脑等数字终端,向受众单向或双向传播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的传播形态。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以及聊天工具、微博、论坛、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作为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数字化媒体形态,起到了推动信息公开、化解社会危机、促进阶层互动、影响公众视听等作用。新媒体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到特定时期出现的产物,也是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的体现。其信息传播量非常巨大,内容包括多媒体与超文本,传播方式体现共享性与交互性,传播受众兼具社群化和个性化,传播途径具有便捷、虚拟与数字化等特点。新媒体的横空出世,让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和快捷,内容更加广泛,由此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生活变得更加简捷和丰富多彩,信息的传播与互动更加深入。这一切,对人们所思所想和言行举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新媒体具有的优势

新媒体是媒体发展的时代性产物,它对媒体传播、媒体产业、媒体人与受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议题框架多样化、舆论传播群体极化等现象。就其传播方式、途径和信息参与者而言,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开放性和即时性是新媒体的突出特点和优势。1.2.1新媒体的交互性 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人们只能通过听和看被动接收信息。新媒体使得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多向性,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传播平台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互动。近年很多网红事件,都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炒热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的传播能力不容小觑。

1.2.2 新媒体的开放性 新媒体的另一主要特点就是开放性。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必须经过授权或取得相关资质,如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报刊以及社会团体等,发布的内容需要层层审核,严格把关。新媒体的出现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匿名登录,不需要任何审批,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观点,发布消息和资讯,发布信息的内容有时也真伪难辨。

1.2.3 新媒体的广泛性 新媒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信息推送给众多的受众,这是其广泛性的体现。如信息通过热门微博、微信群、QQ群、论坛等信息平台转发和阅读,浏览量和评论数会以几何级别递增,很快就传遍社会每个角落。人们的广泛参与互动让信息的传播如同滚雪球一般,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1.2.4 新媒体的即时性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即时性。传统媒体信息的发布往往需要诸多环节,这必然造成信息的滞后性。而新媒体则可以不受截稿或审稿等因素制约,直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进行“现场直播”或随拍随发,实现无视时间限制、无视地域限制的“超时空”传播。通过网络对热点事件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重大伤亡事故的报道,比传统媒体反应时间更短,信息发布更加迅速,事件全过程可以快速传遍全社会,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最新情况。

1.3 新媒体的弊端

新媒体能够快捷地实现信息交互,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深受当代新生受众的喜爱,成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但新媒体因为发展迅速,信息量过于庞杂,也存在很多缺陷。一是发展过于迅速,信息量非常庞杂,一旦监管不到位,不易分辨其内容的真伪;二是更新速度快,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如安全漏洞等;三是过度追求个性化和商业化,影响了媒体基本性质,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2 发挥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2.1 建立党建工作的宣传阵地

如今大部分群众通过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获取信息。在这种形势下,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发挥网络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作用,让互联网成为人民反映诉求、政府接受监督和官方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要懂得走网络群众路线,运用新媒体做好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条件下,建立宣传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桥头堡,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抵御西方针对群众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要把网络提倡的“创新协作、开放分享”精神与“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做到尊崇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鼓励开放、推进共享,开创全新的网络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破解时代课题。

2.2 建设党建工作的学习园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组织与时俱进,开始用新媒体创新党建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作用,为党建工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信息,使其成为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党员教育的“神兵利器”,将传统党建宣传、工作方式和工作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合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把它打造成为对外互动交流、内部职工学习及党员教育的重要平台。

3 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

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为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实现了从传统被动教育到主动参与交流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新媒体也是利弊共存。新媒体的出现,在给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带来了挑战。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议题框架的多样化和传播方式的开放性,使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存。再加上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信息发布门槛低、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效果质量高的优点,吸引了大量不同类型信息的发布。如果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发展初期不能及时占领舆论高地,就很容易被外来非社会主义思潮占领,大肆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通过长期渗透影响网民的价值取向,贬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

二是党和政府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被削弱。新媒体传播具有开放、虚拟和隐蔽的特征,总体来讲,其信息传递、交流较为自由,政府管理和控制舆论传播有一定难度。这同时还会导致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人们不再相信单方面的报道和解释,从而使谣言传播有了空间。而要重塑政府部门形象,恢复政府部门公信力,重建信息的权威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薄弱。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广泛性,网上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很多信息是国外势力和网特有意识推送的,长期受这些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就会扭曲。这些国外势力和网特大肆鼓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文化渗透、文化殖民、文化同化等行径侵袭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们不仅凭借技术优势进行渗透,而且专门研究侵袭意识形态的理论与方法。如灭偶像,毁信仰,反人类,传播伪科学,诋毁中国历史,瓦解公信力,打击幸福感,散播政治鸦片等等。

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把它作为争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加强宣传引导,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4 探索应用新媒体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面对新媒体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要加强政治工作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唱响网上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思想政治阵地,让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没有可乘之机。宣传阵地是思想交锋的战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新媒体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政治意识,发挥新媒体覆盖广泛、传播迅速、互动积极等优势,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舆论导向,用满满的正能量占领网上阵地。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政治思想基础。

二是畅通诉求渠道,搭建互动交流平台。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当矛盾冲突解决不了的时候,部分当事人会借助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如利用微博、论坛等进行利益诉求,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最终达到诉求目的。如今网络已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举报贪腐的重要渠道。政府部门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建立完善的新媒体互动渠道,与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网上互动,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新媒体打造成为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的“快车道”。对情绪比较激动、怨愤心理较重的网民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化解负面情绪,避免矛盾激化而导致事态扩大。

三是注重网络舆情研判,及时引领舆论导向。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群众的诉求。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时时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一旦发现有舆情酝酿发酵,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消除矛盾,控制事态的发展。对在网上搬弄是非、恶意炒作、传播谣言的内容,在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的同时,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发布真实信息,正确引领舆论导向,弱化负面信息,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高地。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通过权威媒体发布信息,引领舆论导向,安抚群众情绪,避免网络不实信息引发社会混乱。各项领导要学会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锻炼并提高引导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舆论导向时,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必要时可先通过专家学者发声,提前进行疏导,对网民进行“脱敏”治疗,以降低舆情暴发时的压力。

四是注重网上网下相结合,增强工作实效性。网上热议的话题,多是民生所系,要善于在网上发现问题,网下落实解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网上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网下要想办法筹划解决。当在网上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时,在网下要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对不易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专题宣讲、解释说明等方式,积极答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化解矛盾和心结。要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群众心理问题,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5 结语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其具备的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和即时性特点,赋予了新媒体更强的活力。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合理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走网络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问题,抢先占领思想政治工作高地;如果不能利用好新媒体,就会给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