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环境下的高职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教学研究

2018-03-05 18:01刘佳颖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义齿工艺技术口腔

刘佳颖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0)

1 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为了适应义齿制作行业数字化变革的风潮,各院校逐渐开设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数字化扫描、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应用、数字化制作三部分。院校数字化实训课程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实践教学法:教师先讲解软件和设备的操作技术要点,然后对实训工作任务进行演示操作,接着让学生被动地模仿操作一遍。然而,该课程的实训教学一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常出现学生课前预习不足,课中操作无序忙乱;部分学生只懂得机械模仿教师扫描设备及设计软件的界面操作,对数字化义齿制作的全部流程理解片面;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致,在实训设备数量有限的条件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被迫浪费课上时间等待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等现象。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育手段逐渐在大中专职业院校的教学中出现,它有别于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能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MOOC主要集中在理论课、通识类课程领域。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受限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起步晚、课程体系构建不完整、实训基地软硬件设备不完善、课程学时有限等,MOOC尚未应用。因此,MOOC是否适用于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课程,基于MOOC的实训教学应该往哪些方向进行尝试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MOOC环境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教学的关键性问题

2.1 依托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开发软硬件结合的MOOC教学平台是MOOC环境下实训教学平台的运行基础

目前,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建设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院校资金、技术、师资短缺,行业企业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技术发展程度领先于院校的课程教学。为了积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院校应以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紧密联系企业,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开发软硬件结合的MOOC环境下的实训教学平台。

实训基地MOOC环境建设旨在实现“线上学习、线下操作、实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可围绕以下3个中心进行建设[1]:MOOC线上学习云平台建设、CAD/CAM实训基地设备建设、线下MOOC学习硬件平台建设。线上学习可通过构建CAD/CAM实训基地云平台、建设MOOC学习网站、创建微信和QQ学习空间等途径实现,让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线下操作则需要根据义齿数字化设计与制作的生产工作流程配备口腔修复临床诊疗室与数字化扫描、设计、制作一体化实训设备,为学生的线下操作提供硬件基础。要做好对线上学习的实时反馈,可在每个操作台旁边配备自主网络学习终端,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无缝对接。

2.2 设计模块化实训项目是实现MOOC环境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教学的组织前提

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内容多、跨度大,对应义齿数字化设计软件自身的特点,将课程内容结合相关基础学科的专业知识,围绕岗位技能设计MOOC模块,立足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以便根据模块内容的特点进行短视频录制。这样的教学内容组织模式在MOOC环境下进行网络教学有一定可行性。

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内容可分为以下三大模块:(1)数字化义齿设计相关基础理论,内容包括:与义齿设计相关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修复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2)数字化设计软件基础知识,内容包括:Exocad或者3Shape的软件操作界面基础知识。(3)模块化实训任务:数字化扫描、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作。其中设计模块根据义齿的种类,分为内冠的数字化设计、全冠的数字化设计、桥体的数字化设计。基础性较强、操作较简单易学或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将相应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录制成教学视频;而复杂的综合性技能操练及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训内容,可以采用线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传统的任务驱动法等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2.3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是MOOC环境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的教学手段

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实现“何时有空何时学,哪里方便哪里学”。这样,一方面可弥补数字化课程师资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利用MOOC网络资源优势,延伸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的基础理论内容,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1)线上学习:课前,教师把数字化义齿设计相关理论、常规设计软件基础知识等理论性强的内容制作成时长为8~15分钟的微视频,每个微视频强调短小精悍,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兼顾趣味性。此外,视频中还可专门设计1~3个基础习题或发散型问题。课前将准备好的教学资源通过MOOC教学平台或QQ、E-mail、微信等发给学生,并布置学习任务,划分学习小组,提供自学指导,同时设置好在线答疑、在线讨论、问题反馈等模块,以便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效果[2]。

(2)线下教学:针对理论学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教师查看作业结果、答疑,组织学生讨论和深化问题,对学生进行共性问题启发和个性化指导,通过测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总结评价。针对实训操作,教师在课前根据课程三大模块(内冠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全冠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桥体的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前准备1~2个案例,其中一个案例用于详细讲解数字化扫描、设计、制作每一个流程的标准、操作技巧、应用,向学生展示整个数字化设计与制作的全部流程,从而让学生对CAD/CAM义齿制作流程有更直观的理解。另一个案例供学生模仿、自行操作。

2.4 创立MOOC高校课程联盟,开发精品课程资源,是MOOC环境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的效果保证

院校之间的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各自为政,所选教材版本不一,实验条件优劣不同,主讲教师也是良莠有别。为了更好地发挥各院校的办学优势,推动MOOC课程资源建设,应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联盟。课程联盟职能如下:(1)共同建设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MOOC资源,包括微视频、课件、习题等,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共享。(2)课程联盟依托MOOC在线学习平台,可设置学习论坛,由教师在线答疑解惑,整合行业优质师资,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行业内优秀教师的指导。通过MOOC高校课程联盟,整合优质师资及教学资源,是MOOC环境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的效果保证。

2.5 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是MOOC环境下数字化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的智力支持

MOOC与传统开放教育相比,规模大、受众多、开放面广,MOOC时代对高校教师是机遇也是挑战。MOOC教育的实现,要求教师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因此,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迎接挑战。(1)教师要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对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敢于尝试探索。(2)教师要积极增强自身的信息敏感度,以便能高效地收集资料信息。(3)政府与学校通过行政手段完善评估和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自觉提升[3]。

猜你喜欢
义齿工艺技术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浅谈以煤为原料的氨合成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HL-2M真空室试验段制造工艺技术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薄煤层综掘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