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专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

2018-03-05 17:12陈日柱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区域经济

【摘 要】本文围绕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从特色专业紧扣时代经济脉搏、对接地方产业、培育精品专业、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加强职教扶贫五方面论述专业发展如何助力区域经济。

【关键词】特色专业 职教扶贫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06-03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要想更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就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发展特色专业,走契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中专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努力打造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

一、高屋建瓴,紧扣时代经济脉搏

自治区人民政府去年出台实施《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发展若干政策》,全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对西江流域生态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建设,提升西江流域“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梧州市随即以“一县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为建设目标,统筹全市职教资源,抓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集团化和中职、高职一体化办学衔接,推进县级综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学校所在地苍梧县的决策层重新审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积极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因势利导,把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当作施政的根本,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来谋划。县委县政府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为此,在全区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之后,苍梧县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过充分调研,并结合县域实际,出台了《苍梧县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实施意见》、《苍梧县关于整合培训资源加强职教中心建设的决定》、《苍梧县关于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专业布局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要求统筹县级中专,扎根地方产业,科学设置专业,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县域经济服务。

二、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对接地方产业

区划调整后,苍梧县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属于典型山区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 95%)。六堡茶主产区六堡镇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 21.2℃,年降雨 1500 毫米,海拔 1000-1500 米,坡度较大,很适合茶叶种植。县内其他乡镇如狮寨镇、岭脚镇等地,均产六堡茶。苍梧县可以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扶贫道路,发展六堡茶产业助推扶贫,带动农民增收。因此,学校为配合与苍梧县及梧州市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与苍梧六堡茶产业相适应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把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打造成集服务三农、专业加基地、传承六堡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产品销售与开发为一体的茶叶发展综合平台。

经过广泛调研,层层论证,学校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专业布局与服务地方产业相结合,认为六堡茶产业是苍梧县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确定把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作为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重点专业来抓,专门出台了《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改革方案》,着力打造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三、发展学校优势,培育精品专业

(一)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前景广阔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是基于农林类的第一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依托茶产业基地、茶场、茶楼、茶文化、娱乐、餐饮等行业, 成为在国内与国际都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特别是中国人爱喝茶、品茶、欣赏茶艺,茶产业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区域优势和发展空间。苍梧县更是一个产茶大县,有诸多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种植面积广阔,茶叶品质优良,人才需求巨大,市场发展空间不可限量,此类专业数量少,精品专业更是难觅其踪,这就为我们依托产业发展将该专业建设成精品专业、品牌专业,以满足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投入资金加快专业建设

1.市县扶持,树立特色专业品牌

近年来,梧州市在整合全市职教资源的基础上,指导苍梧县着眼于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对接地方产业,要求学校找准发展定位,实现特色发展。早在 2009 年,学校就敏锐认识到,苍梧是个农业大县,发展涉农专业大有可为。国家为了鼓励涉农专业的发展,对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政策,这一政策有效促进了学校涉农专业的招生,当年,学校果树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招生 288 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培养人才。围绕产业办专业,为“三农”服务是中专学校涉农专业办学的主旨方针,2015 年涉农专业(果树花卉生产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招生 389 人,2016 年招生 557 人。学校把毕业生就业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常抓不懈,采取多种措施,强素质、拓新路,加强学生就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完善就业网络,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就业率达 100%。

2.开辟茶园建设,增添实践基地

2014 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在校园内开辟場地,建成面积达 5000 多平方米的茶园,茶园里曲径通幽,树影婆娑,这是学生快乐的实践园,他们栽种下近万株茶树,挖坑、放苗、回土、浇水……学校每年都举办“四月茶香”茶文化月活动,四五月时,专业学生在茶园里采茶、品茶、学茶艺,传播传统文化……“茶文化”成了学校的靓丽名片。同时,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到茶园去实践应用,学有所成。

3.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引进茶叶加工生产线

中等职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校结合当前中职教育实际情况,分析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前景及特点,从开展行业需求入手进行调研、加大硬件设施投入。2015 年,学校获得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500 万元,引进了一条国内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购置了数台制茶机械,健全了两个标准制茶车间,除了能满足学生加工实践的需要以外,还承接了一批社会经济合作项目,生产线运转良好。endprint

(三)加强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建设

1.制订《2017 年—2020 年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業项目建设发展纲要》

学校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农村田间地头,与一批企业能人、基层民众开展多种样式座谈、调研,结合县域经济特点,确立了可以在六堡茶种植技术传授、销售技巧、六堡茶现代化制作工艺培训、六堡茶旅游文化开展等方面开展合作。然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多番研究修改,并经上级部门审核同意,制订了《2017 年—2020 年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项目建设发展纲要》。

2.精心规划,确定专业项目建设目标

学校 2017 年—2020 年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建设目标主要是:在 三 年内,建成集教学、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市领先的综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专业+技师+师生员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达到市内先进水平,成为社会公认的精品专业。

3.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1)按照专业教学要求和广西茶叶协会及相关行业的设备标准,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完成新建实训楼实训室建设,改建两个茶艺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基地,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新建 1 个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 45 岁以下的教师拥有讲师职称比例达8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70% 以上,聘请兼职教师 4 人,初步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3)基于茶叶协会、茶艺中心、茶叶企业要求开展项目教学,建立专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学生自身对岗位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设置茶叶加工、茶叶品鉴、茶文化赏析、茶艺欣赏与表演等专项能力模块课程,并设置茶艺鉴赏、创新思维表达等扩展能力模块课程,建立职业能力系统化的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完善“专业+技能+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订单式”与“创业式”人才培养。

(5)更新专业教学资源。计划建成集教学、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场所,设施设备技术标准达到市内领先水平,建设实训场所面积约 500 平方米;新配置茶艺室两个、实训室一个;茶叶审评、茶叶加工、茶艺等实验室和演示教室各一个。

四、深化校企(校)合作,对接地方产业

(一)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

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是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学校分别与梧州市百昌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县金福六堡茶有限公司、苍梧县春秋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县业胜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二)依托企业力量开展各类合作

依托企业技术力量和研发水平,立足于六堡茶产业、茶文化和茶产品特色,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运行及推广一套交互型、综合性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平台,使企业的标准生产环节成为本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调整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将部分核心技术课程和实训项目的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或将企业技术团队聘请至校内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参照企业人力资源核心标准,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加大企业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力度。

(三)创新人才培养,实行“现代学徒制”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产教融合引向深入,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把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请到学校,利用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及经验指导学生实训,建立实训室轮岗实习及项目实训制度,完善“教师辅导、企业设计师指导和学生扩展学习三位一体”。由企业骨干牵头实行“现代学徒制”,该专业共有技师以上师傅 6 位,与 300 多名学生确立了师徒关系,明确了师徒职责,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四)创办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创办校外实训基地。今年,学校增加合作企业,与苍梧县濡菲茶叶有限公司、沁怡六堡茶公司合作,在苍梧县六堡镇建立茶叶原产基地,全部满足相关专业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教学实践、锻炼工作技能的需求。学校还充分利用专业制茶室、品茶室、茶艺室,接受企业人员来校开展实习实训,满足一定数量的企业员工来校培训需求。通过内外结合、广泛合作,进一步提升了特色专业品牌。

(五)设立大师工作室

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师工作室,聘请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陈百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韦洁群等社会能工巧匠为高级讲师,随着与一批实力企业的合作和大师们的悉心言传身教,一大批学生学有所成、茁壮成长,成为企业领军人物。

(六)结对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以搭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为切入点,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3”五年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以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纽带,大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共同开发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开发了《茶树种植与管理》、《茶叶加工技术》、《Photoshop》等核心课程,共同建设了《中国茶艺》、《茶叶审评与检验》2 门网络慕课和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得益于学院的帮扶,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获得自治区教育厅“特色专业+实训基地”项目支持,实训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学校积极融入学院牵头成立的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利用学校所处产茶大县的优势,开展中高职集团化合作办学,共同培养茶叶产业链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本地茶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经过努力,学校在“2+3”、“3+2”五年制中高职合作办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对接县域经济、跨区域跨校合作共建中不断发展壮大。endprint

五、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加强职教扶贫

(一)配合政府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推动教育扶贫,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苍梧县属于典型山区农业大县,是全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为此,县政府以发展六堡茶产业、扶持县中专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助推苍梧县扶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学校在“优先规划安排、优先经费保障,优先深化改革”的“三优先”原则指导下,不断完善配套教学、实训、生活、信息化、体育等设施和“双师型”师资力量,打造一流的中专阶段教育、教师进修培训、民族文化传承、就业和扶贫培训、业余体校、青少年活动、电大教育为一体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二)加强与人社、劳动旅游等部门的合作

学校与人社、劳动等部门加强合作,大力推进劳动者就业技能、在岗职工岗位技能、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微型企业创业等各种职业培训。近几年共培养了 18901 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各类人员 8658 人。同时,学校依托特色專业,与当地旅游部门通力合作开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如今,六堡茶原产地六堡镇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到来,游客们喝茶、品茶,到合作基地亲身感受茶园美景、欣赏中专学生精准的茶艺表演……旅游事业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学校依托特色专业,有效促进了地方精品旅游、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三)坚持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原则

为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9+3”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业,学校采取了“免住宿费、免书费、免伙食费”的“三免”政策,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到技术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到目前为止,“三免”政策惠及 500 多户贫困家庭 600 多位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之后,月平均工资近 4000 元,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让家庭摆脱了贫困。如 2014 级学生李秀强是精准扶贫对象,他毕业后回乡利用在学校学到的先进技术种植了数亩茶园,如今已脱贫致富,带动了周围 3 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四)创新扶贫模式

学校与贫困户合作种植六堡茶,农户负责六堡茶的种植、经营管理,农户以政府扶持种植六堡茶补助资金作为启动资金,解决贫困户种植管理知识缺乏、资金缺乏的问题。学校负责收购茶叶,再利用茶叶生产线进行各种深加工,为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应有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国家、行业、区域发展的能力;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此,学校将继续挖掘、壮大适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教育的根本使命。

【作者简介】陈日柱(1970— ),中学一级教师,教育学院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罗汝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区域经济
大学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特色办学中的发展思路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