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生活模块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对策分析

2018-03-05 17:15王爱国徐杨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王爱国+徐杨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论述学科核心素养在经济生活模块的具体体现,以经济生活模块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创新教学活动、健全考评体系和拓展课外活动等措施。

【关键词】经济生活 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21-02

2014 年 4 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被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本文以经济生活模块为研究对象,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育。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部正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修订,将高中政治课程由原来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 4 个模块调整为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 3 个模块。在新教材面世之前,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无疑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去适应新教材。

(二)学生素养能力提升的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处理复杂(跨学科)问题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经济生活模块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理性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依法参与经济活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提升相应的素养能力。

(三)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需要。教材孕育了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又指导学科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好不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检测的,即通过练习或者试题等学习任务来检测,检测评价的标准就是教材的相关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二、学科核心素养在经济生活模块的具体体现

学科核心素养在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具体体现,见表 1。

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从教学过程、考评体系、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培养。

(一)创新教学活动。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学科知识密不可分。学科知识的积累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条件,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长期积淀的结果。对于中学生而言,核心素养培养的主渠道是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1.细化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现在应该明确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目标就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此基础,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教材的具体内容。以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见表 2。

2.创新教学策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案例、问题对话等学习任务,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引领,再通过巩固练习和总结反思,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养成。

以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教学目标就是核心素养细化的教学目标。情境、案例学习任务,就是教師有意识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政热点素材,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如在讲市场秩序时,教师展示问题食品,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食品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解决问题食品的措施。问题对话学习任务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生生对话或者讨论。如教师提出市场调节的手段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来回答,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市场、供求和竞争这三个关键词。练习是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对教学活动的重要反馈。教师设置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总结反思是课堂知识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学生自主反思所学内容,总结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

3.整合相关知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他们知识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具体来说,不仅要弄清楚单元内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应跳出固有的单元模式,从整体上去把握教材,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比如《经济生活》可以从国家、企业、消费者或者劳动者三个角度去理解,见表 3。

(二)健全考评体系。思想政治课标组长朱明光提出,衡量素养水平的尺度,是“行为表现”的特质,而不是“标准答案”的刻度。这就说明,核心素养培养的标准,即评价标准,更侧重于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养,达成学习的目标。因此,要改变以往单纯以考试为评价标准的机制,应该把教学过程和考试统一纳入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贴近教材、贴近生活的情境材料,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来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材料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试题的设置中,要紧扣四大核心要素,通过搭建情境材料和设置问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比如,在讲“做理智的消费者”这一框时,可以创设四种不同消费观的情境材料,针对该材料提出“这分别是什么消费观?”“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等设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应该如何解决?”引导学生从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等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拓展课外活动。核心素养培养的源泉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社会活动。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首次把“社会活动”列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社会活动既可以是课堂中的“活动性”教学,又可以是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在课堂的“活动性”教学中,师生可以共同创设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者集体辩论,教师实时点拨。在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访谈、职业体验、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提高社会参与的能力。例如,针对经济生活模块的内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下活动,见表 4。

【参考文献】

[1]陈友芳,朱明光.核心素养本位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评价的策略与指标[J].中国考试,2016(10)

[2]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3]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

[4]陶 鸿.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6(7)

(责编 江月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