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

2018-03-05 17:28蓝玉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蓝玉

【摘 要】本文以“水育文化”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课程的系统性;深入开展主题研修,追求课程的特色化;切实提供制度保障,追求课程的规范化。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校本化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052-02

2001 年,我国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列入新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这是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既是新课标改革的重点、亮点,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开设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实践体验,提升责任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十六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程度高、开放性强、不确定因素多,以及教师缺乏系统培训等原因,课程的有效实施依然存在较大困难。

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2017 年 9 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其中,高中阶段的具体目标包括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要使国家的指导纲要落地生根,花开遍野,必须实现课程的校本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质量。二是在学校中。要学校部分或全体教师共同分析如何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地实施。三是基于学校。即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种种潜力,让学校的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这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课程的系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课程体系,在实施中要统筹考虑课程的层次和要素,实现各个要素的整体性生成,从而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

以笔者所在的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为例,学校以“水育文化”校本课程为核心,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从“生命之水”“生长之水”“生活之水”三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生命之水课程,以修身教育课程为提升点,主要从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心灵培育三个方面展开,以成人典礼、毕业典礼、高考誓师大会、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水的智慧征文比赛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层面上提升人的精气神。生长之水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关键点,主要从学习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展开,在学科教学中浸润水的精神励志课程;从行为层面培养学生“水”的行为,以读书节、模拟联合国社团、艺术节、辩论赛等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有水的神韵,争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生活之水课程,以养成教育课程为着力点,主要从习惯养成、静气涵养、定力培养三个方面拓展水的特质德育课程。从认知层面,激发学生“水”的品性,通过远足拉练、书法训练、崇善讲坛、主题值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心理、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把“水”的精神内化为个性品质。通过系统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實现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深入开展主题研修,追求课程的特色化

所谓主题研修,就是学校引导学生把平常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值周研究的主题。以主题研究的形式来统帅值周的研修活动,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享的研修机制和模式。主题研修按照“发现问题—提出方案—深入研究”的思路,为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在引领学生主题研修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6 年秋季,学校强化自主教育,实行自主体验德育模式,通过课程培育、精神引领、活动育人、主题值周、社会实践等途径,积极探索、完善自主体验德育模式。在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主体验——自主评价——自主激励——自主调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其中,主题值周是自主体验式德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的中层干部和值周班班主任对值周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领和指导,包括值周主题的确立、解读与调研,常规值周的管理、反馈以及检查结果的运用,值周班学生的自我教育等。

一年来,主题研修活动既关注师生的成长,又关注学校的发展,主题有温度;既有真实的管理情境,又有教师的系统引领,指导有力度;既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唤醒,又有参与能力的提升,推进有深度。在选择值周主题、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手段、设计实施方案、收集分析数据,形成研修报告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理性看待问题,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大家不仅关注书本,而且关注广阔的世界,学会思考和判断,不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把学生培养为具有国际视野、厚德博学、文理兼长的卓越人才,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选择意志坚韧、智慧灵动的“水”引领师生的行为,促进师生的精神成长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多彩,灵动创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浸润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陶冶,思想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学校着力打造八大品牌活动,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蓬勃发展,通过主题研修,增强学生的价值体认,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和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怀。南宁三十三中的“水育文化”以超凡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深刻的哲理,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带着水的灵动和谐,呈现出与众不同魅力。这些活动及其主题如表 1 所示。endprint

三、切实提供制度保障,追求课程的规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已经实施十六年,其独特的课程价值和地位在高中应试压力大的教育背景下难以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保障。这既有教师对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不足的原因,又有学校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运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国家推行、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为主要途径的大背景下,构建学校的课程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制度是课程行为主体共同遵守的,有效促进课程的规划、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课程制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具有规约、保障和激励功能。

(一)课程规划彰显文化性

课程规划要以学校为基础,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从课程的目标、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课程的评价等环节渗透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规划要用明天的眼光开设今天的课程,用未来的战略做永恒的事业,想在深处,站在高处,做在细处,落在实处。

(二)课程开发具备明确性

课程开发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为规范,降低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达到课程资源开发的常态化和利用的有效性。在德育管理中强调“四自”——自我教育、自行管理、自主学习、自信成长,在教学管理中强调“四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三)课程实施强调民主性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排课、学生的选课指导、学分管理、教学管理等。为了让大家遵守制度,保障课程的实施,必须通过民主审议的方式,让师生从内心认同制度的价值,自觉遵守规则。

(四)课程管理突出规范性

课程管理包括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勤制度、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管理制度、教师的聘任制度、備课制度等。这些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具有约束和规范的功能,使课程参与者认同其价值,并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规范。

(五)课程评价注重校本性

课程评价是确保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监督反馈系统。课程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不断提高和课程的不断发展。因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以利于充分发挥师生的优势,让教师实现研究型的教,实现教得准的目标;让学生实现自主性的学,达到学得活的要求。

总之,做好顶层设计,深入开展主题研修,切实提供制度保障,对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有利于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有利于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能够促进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J].2012(4)

[2]刘博智.中国教育报[N].2017.10.31

[3]施环红.教师教育论坛[J].2017(2)

[4]和学新,张丹丹.全球教育展望[J].2011(2)

(责编 卢建龙)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途径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