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危机教育

2018-03-05 21:25张静怡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育语文教学

张静怡

【摘要】在语文课中寻找契合点,渗透危机教育,关爱学生的生命,不仅是语文课程自身内涵的诉求,也是教育价值的体现。本文用文本重组、找准切入点、课程延伸这三种方式来诠释危机教育在语文课程中渗透的达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危机教育;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溯源:危机教育刻不容缓

危机教育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危机教育都是“从小抓起”。我们的邻国日本是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但日本对孩子的危机教育很成功。纵观日本小学教育,6年中就有近40课时的教学内容涉及此,分别安排在国文、地理常识、历史启蒙、人与自然等课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从现在起将危机教育纳入我们教育管理者的必修课程中,将危机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各门功课中刻不容缓,毕竟“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追根溯源,二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具有危机感、忧患意识,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传承古人的教育思想,并赋予其现代化的新意。

二、渗透: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语文课如何渗透危机教育?首先对语文课要有全新的理解,语文课不仅指狭义的40分钟课堂,还包括课堂外的准备和课后延续阶段。在这种理念下,语文课由“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向一个连续的过程演进;由原来注重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建构的课堂转化为切合实际的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及延续活动)为主题连贯的教育时空,我尝试着用几种方式来诠释危机教育在语文课程中渗透的达成。

(一)文本重组:让语文课重显生命意蕴

语文关注生活,具有时效性,语文教师敏感,善于捕捉每一个育人细节。地震来得突然,学生不了解危机知识,不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现行教材中没有设立单独的危机教育的单元,苏教版中有不少和灾难有关的课文散落其中,适时重组教材,调整教学使之与学生的存在处境实现最佳匹配,抓住最佳教学时间,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学。我将十二册教材中提取有关“生命”的课文进行优化组合,形成“生命价值”单元。《轮椅上的霍金》《番茄太阳》《微笑着承受一切》呈现出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大禹治水》因势利导造福于民,给人生智慧的启迪;《生命的壮歌》则是团结一心,显示生命的壮美;《船长》《永远的白衣战士》中主人公面对生命的抉择,永远的责任;《艾滋病小斗士》《青海高原一株柳》则让我们感叹生命的坚强。这样,使本来分开的单篇课文因“生命”这一主题建立了联系,学生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把握教材,感受到生命是如此宝贵,如此坚韧,如此乐观。

(二)找准切入点:让语文课直抵危机教育的内核

实施危机教育,关键就是要抓住危机教育的核心:生存教育,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以让学生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为根本宗旨。在语文课堂渗透危机教育,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用切合儿童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进一步地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找准切入点,渗透进危机教育的核心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可以抓住这次震撼人心的汶川大地震这一事件,通过发科教短片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的情况;每天收看新闻了解地震动态,在日记中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参与爱心捐款活动;为四川献计——救灾与重建的意见或建议。学生根据活动经历,放飞心愿,遥想未来,可采用各种形式文体完成一次习作,介绍如何發现地震的预兆,如何自救、互救,如何防疫,如何重建、团结一心、奉献爱心。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灾难的破坏性,全身心地倾注了全部的情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体验到科学救治的重要,领悟到危机教育不可淡化。学生在认识上有了深刻的体验,在习作中锻炼的表达情感价值观上得到了提升,故而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目标,牢牢把握住了危机教育的内核。

(三)课程延伸:语文架起危机教育的桥梁

语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决定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其他学科的相融性。如何使学生对危机教育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呢?围绕这一身边的主题事件进行系列的开放性,让语文课向其他课程,向生活外延伸展,学生互相合作,自编抗震救灾的学生读本。教师首先推荐阅读《防灾教育指导资料》侧重点在语文学科上;音乐课程增添学唱抗震救灾歌曲并选入自编读本中;美术课程建议学生为灾区小朋友作一幅画,小组评出佳作为自编读本题图;体育课程加强逃生技能传授,组织紧急疏散演习,其内容也可选入自编读本中。课外组织学生到科技馆了解地震模拟装置,让学生更加贴近科学;让学生上网浏览相关网站,全面提高危机认识。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发挥出语文学习的多种能力,引导学生采用采访、调查、参观等形式,重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展开去,不断为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课程资源,学生拥有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在广泛的联系中进行综合研究,自编了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抗震救灾读本,从中获得应对危机的知识,提高了生存质量。

三、结语: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就如一棵葱绿的大树,这树焕发生机,蓬勃向上,需要阳光、雨露。当暴风雨来临时,它不退让、不屈服,坚强地活着。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危险的过程。面对危险,如何回避,如何生存,这需要引导、教育。语文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让语文课堂中渗透关乎生命成长的危机教育,恰如一缕阳光,一滴雨露,滋润着人生大树,带来生命的养料。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危机教育守护生命。因此,我们坚信:病树前头万木春!

参考文献

[1] 崔晓静.当代青少年危机教育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 魏彤儒,齐秀强.危机教育研究述评[J].求实,2009(10).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培育语文教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