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蓝莓品种的越冬期间抗寒性比较

2018-03-06 03:48王明洁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1期
关键词:透性质膜脯氨酸

王明洁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黑龙江 绥棱 152204)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中蓝果类型的统称,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果肉细腻,种子极小,酸甜适口,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已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三代水果之王”。

我国蓝莓人工栽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1],黑龙江省从2006年才开始蓝莓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地处全球寒地黑土浆果最适宜分布带核心位置,特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浆果生长发育,地处中高纬度,昼夜温差极大、日照充足、土壤肥沃、酸性土壤分布面积极多,工业企业分布稀少,在广袤的山区深处处于原生态状态。决定了其出产的浆果产品属天然绿色食品,生命活性物质丰富。

黑龙江省目前蓝莓栽培主要是以露地方式为主,但多数地区在没有掌握不同蓝莓品种抗寒性差异的情况下,随意选择品种种植,结果出现越冬后株体遭受冻害,花芽受损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5个栽培品种蓝莓为试验材料,比较其抗寒性的差异,筛选适宜在我省露地栽培的蓝莓品种,以期为我省蓝莓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黑龙江省越橘(蓝莓)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地处黑龙江省绥棱县),47°14′ N, 127°06′ E,海拔 202.7m,年平均气温 1.4℃ ,≥10 ℃ 年活动积温2406.4℃,平均年降水量551.5mm,平均年日照时数 2790.6 h,无霜期118.2 d。土壤为淋溶黑钙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pH 值 4.5 ~5.5,有机质含量 10% ~15%。

1.2 试验材料

5个栽培品种蓝莓:矮丛蓝莓‘美登’;半高丛蓝莓‘齐伯瓦’、‘北蓝’;高丛蓝莓‘康维尔’、‘蓝丰’,均引自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3 试验方法

1.3.1 越冬情况调查

选择树龄5年的5个蓝莓品种,畦作,株行距矮丛蓝莓为0.7m×2m,半高丛蓝莓为1m×2m,高丛蓝莓为1.5m×2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每6株为1个小区。

采用埋土防寒措施,厚度15~20cm,以枝条不露出和不透风为度。对于半高丛、高丛蓝莓适当加大培土厚度。第二年春天调查植株受损情况。

1.3.2 生理指标检测

分别于2015~2017年9月、11月、1月、3月、5月称取不同蓝莓品种的健壮枝条,测定质膜相对透性(参照刘祖祺等[2]的方法),游离脯氨酸含量(参照徐晓峰[3]的方法)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参照李合生[4]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越冬情况调查

表1结果显示:在绥棱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5个蓝莓品种的枝条抽干比例为5.0%~31.2%,其中‘美登’受损程度最轻,‘齐伯瓦’越冬后枝条受损程度较轻,‘康维尔’受损程度最重。高丛蓝莓越冬后坐果率明显下降,而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越冬后坐果率无明显变化。

表1 5份蓝莓品种越冬调查结果

2.2 质膜相对透性结果

图1 5个蓝莓品种质膜透性结果

图1结果显示:从9月~1月,5个蓝莓品种的质膜透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1月~5月,质膜透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月气温最低时,5个蓝莓品种质膜透性与9月相比,增加速率比较结果为:‘美登’<‘齐伯瓦’<‘北蓝’<‘蓝丰’<‘康维尔’,其中‘美登’的质膜透性增加最少为101.7%,‘康维尔’的质膜透性增加最大为110.2%。

2.3 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

图2 5个蓝莓品种游离脯氨酸结果

图2结果显示:从9~1月,5个蓝莓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1~5月,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月份气温最低时,5个蓝莓品种脯氨酸含量与9月份相比,增加速率比较结果为:‘康维尔’<‘蓝丰’<‘北蓝’<‘齐伯瓦’<‘美登’,其中‘美登’的脯氨酸积累量最多为14.7μg/g·FW,‘康维尔’的积累量最少为9.96μg/g·FW。

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图3 5个蓝莓品种SOD活性结果

图3结果显示:从9月~1月,5个蓝莓品种的SOD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1月~5月,SOD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月份气温最低时,5个蓝莓品种SOD含量与9月份相比,增加速率比较结果为:‘康维尔’<‘蓝丰’<‘北蓝’<‘齐伯瓦’<‘美登’,其中‘美登’的SOD增加量最多为66.9U/g·FW,‘康维尔’的增加量最少为38.8 U/g·FW。

3 讨论

本研究以5个蓝莓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了在黑龙江绥棱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越冬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抗寒性比较结果为‘美登’>‘齐伯瓦’>‘北蓝’>‘蓝丰’>‘康维尔’。

其中,在绥棱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越冬后枝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受损程度比较结果为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高从蓝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株高、防寒难以程度以及抗寒性差异引起的。

秋冬自然降温过程中,脂膜会发生膜质相变和膜蛋白丢失,破坏了膜质的完整性,失去了对冰晶入侵的屏障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从9月~1月,5个蓝莓品种的质膜透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1月~5月,质膜透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脯氨酸可以降低冰点和减弱低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脯氨酸的积累有助于增强植物抗寒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从9月~1月,5个蓝莓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1月~5月,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保护酶活性和含量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6]。 大部分研究认为逆境胁迫下保护酶活性会增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9月~1月,5个蓝莓品种的SOD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1月~5月,SOD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付金龙.黑龙江省蓝莓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0):22.

[2]刘祖祺,张石城.植物抗性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32-33.

[3]徐晓峰.小麦中脯氨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7(01):40-42.

[4]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高庆玉,魏媛媛,赵树亮,等.冬季自然降温对三种蓝莓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09):2142-2145.

[6]Ederli L,Reale L,Ferranti F,et al.Responses induc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cadmium in Phragmites australis roots[J].Physiologia Plantarum,2004,121(01):66-74.

猜你喜欢
透性质膜脯氨酸
国家药监局批准脯氨酸恒格列净片上市
细胞穿膜肽S4(13)与质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长期喷施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钾对西红柿膜细胞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低温对温室番茄叶片膜细胞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外源脯氨酸对缺硼下棉花幼苗生长、生理特性以及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与调控
金属离子-质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低温套袋利于葡萄果梗保鲜
干旱处理对侧柏和油松幼苗针叶生理变化的影响
利用单一连续炉的石墨膜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