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英语演讲课程必要性分析

2018-03-06 16:19张筱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演讲者跨文化交际

张筱茜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1 翻译专业的重要性

翻译是为了人类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为了沟通各自的思想,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现如今各国之间都有着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方面的频繁交流与往来,翻译就在此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翻译目的和任务所在,翻译专业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各民族之间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相互理解和包容,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不同的文化思想,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都离不开翻译的作用,同时,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沉淀也促进了翻译事业的发展。

2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现状

翻译课程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依靠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体系,在科学性上也有一定的欠缺。翻译课程不是简单的实践课,也不是单纯的理论课,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起来的课程。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虽然都有设立翻译专业,但很多的翻译系院和设有翻译方向的英语专业的本科翻译教学都是十分随意的,特别是在课程的设置上,大部分都忽视了翻译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人才,而是按照自己院校的师资能力所设立课程,这样也就造成了翻译专业需要学哪些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由于翻译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定位较晚,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校都按照自己院校的师资力量设置培养方案,导致最后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受和各自学校的影响较深,无法统一。

3 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程的必要性

翻译专业的设立目的就在于培养有广阔的视野以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专业人才。而在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上英语演讲这门课程就是把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翻译人才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辨能力、交际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可以无压力的胜任商务、旅游、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口译以及笔译工作或者是其他相关的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其中英语演讲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英语演讲课程中所进行的学习:(1)学习语言的语用功能;(2)学习出现频繁的英美等国家的非语言行为;(3)学习与他人的交际手段;(4)学习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价值观念的对比分析;(5)学习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这些方面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开设的。

4 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培养翻译人才的能力

4.1 培养翻译人才的心理素质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说英语,但一直专注于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而不去开口说话,这样学习的英语即使笔试成绩很好也是哑巴式的英语,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这门语言和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哑巴式的英语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在英语翻译专业的课程中加设一门英语演讲课程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演讲就是把学生推到了一个大的平台上,一方面需要老师的努力,要求学生站在舞台上演讲,是学生实践和检验所学知识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当代的青年学生的身上也具备着这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有着很强的争强好胜的心理,也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这在平时的学习中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但如果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他们全部都是不甘于落后的,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得到大家的认可。学生在演讲前肯定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仅指演讲稿的准备,还包括他们会在演讲前进行彩排、演练,找一些朋友当观众,在一些合适的地方进行演练,这样的活动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减弱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在演讲中逐渐增强了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对于性格内向,胆怯,在公众场合不敢开口说话的学生人群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训练英语口语的平台,在消除学生害怕、胆怯的心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从事翻译工作。

4.2 培养翻译人才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英语演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可以用流畅、标准的发音来表达自己演讲的内容,如果在英语演讲过程中发音不标准、重音位置放得不对、音调把握不准确,即使演讲稿的内容写得再好,出现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减弱此次演讲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演讲的教学时要注意纠正学生错误以及不规范的发音,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以及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在演讲过程中做到声音洪亮、音调根据演讲的内容改变,根据演讲时间的长短把握说话的节奏。在英语演讲课程上学习的这些演讲技巧对于学生今后的翻译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正确掌握英语的发音,才能在听到翻译内容时准确进行翻译。英语演讲课程中所做的一系列训练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今后的翻译工作。

4.3 培养翻译人才的文化素养

翻译人才需要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样在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跨文化间的交流,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演讲是作为演讲者和听众之间思想交流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交流的方式与演讲者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英语演讲课程中要学习如何选择演讲内容,演讲者在选择演讲内容时要考虑这一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以及说服力,需要演讲者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演讲这门课程提高自身演讲能力和技巧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一个夯实的基础。

4.4 培养翻译人才的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可以说成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英语演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演讲过程中会伴随着演讲的进度有相应的思维活动,即使在演讲前演讲者已经对演讲稿无比熟悉,但在演讲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对演讲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演讲所要表达的主题、最后演讲的结论、以及演讲中要举出哪些例证等等方面进行思考,这也就是演讲者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演讲过程。这一方面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是翻译人才所需要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别人说一句,我们就翻译一句,翻译工作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整体的讲话内容,考虑当时的语言环境,再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进行翻译,翻译的语言和演讲的语言同样需要达到一个简洁、生动、精辟的要求。因此,思辨能力不仅是演讲者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翻译人才所必备的能力。

4.5 培养翻译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对事物的认知还是情感以及平时的行为都有着差异,同样的词语在不同民族的理解上就会出现差异,英语演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如何进行演讲,还需要学习的国外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进行对比,寻找出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演讲。同样,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也是翻译人才所必需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要翻译的那门语言,也就没有办法正确进行翻译了,比如我国的美女翻译张璐,她作为我国总理的翻译就拥有很强的交际能力,总理在会议的讲话过程中经常会引用中国的古诗词,但这类古诗词的翻译就有很大的难度,她就需要先自己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再用外国人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比如这样的一句翻译,“行百里者半九十。”她给出的翻译是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hundred-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她给出的译文意思就是在百里的途中,有一半的人会在途中放弃。其中“fall by the wayside”是半途而废的意思,这就很好地将中国的古诗词很好的翻译成了外国人可以理解的意思,完成了自己的翻译任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翻译专业地位的逐渐认同和大力的支持,对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翻译能力,翻译专业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目的就在于培养合格的翻译工作者,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都与英语演讲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同,因此本文中提到的在翻译专业课程中增设英语演讲课程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有一个实践的平台,这一课程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思辨的能力、翻译的技巧以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提高了翻译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质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化的文化融合中去,满足当今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演讲者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会计时的话筒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阅读自然的艺术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