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课堂小学生勇气品质培育的实践研究

2018-03-06 16:19肖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体育比赛勇气体育教师

肖磊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江苏苏州 21512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开启了新一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教育历程。《素养》指明了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阐释了核心素养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1]。其中,“文化基础”维度下“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这一重点,彰显勇气品质的内涵向度。培育勇气品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通过体育课堂培养小学生勇气品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 小学生勇气品质概念

勇气,《汉典》中解释为: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苏轼《教战守》中有“刚心勇气”[2]。心理学中,勇气品质被视为认知心理学范畴。

影响勇气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先天的因素是有的人生出来因为遗传等原因就具有勇气的品质,有的人却天生性格胆小,年龄越小的儿童,其勇气就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勇气则会逐渐加强。通过体育教学,培育小学生勇气品质,有助于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面对困难,为幸福人生奠基。

2 勇气品质的体育学科表征

2.1 克服身心畏惧,敢于挑战难度

体育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普遍存在,运动技能水平不齐,心理抗挫折能力不尽相同,运动项目中体能练习的强度和负荷,技能练习的要求和规格,都会给学生带来挑战。体能练习、技能学习、团队合作,是学生勇气培养的良机。例如,小学水平三学段50 ×8m 折返跑项目极其枯燥,在学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极限双重压力,在身体和心理都受到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克服身心疲劳,敢于挑战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克服这些压力和极限,需要学生敢于挑战,超越自我,这样就能战胜困难,完成任务。

2.2 积极融于团队,敢于同场竞技

勇气表征不仅表现在“单打独斗”,而且还表现在团队参与之中,这是体育教学特殊性决定的,因为很多运动需要学生与同伴协作完成,对勇气的要求有所体现。如,足球、篮球项目中,双方需要进行身体对抗,比的是力量、速度等素质,如果双方实力相当,此时比的不仅是水平、能力与素质,更重要的是敢于硬碰硬的勇气。双方在各方面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勇气,如果丧失了勇气,那么整个团队就会失去夺取胜利的机会。特别在直接对抗的运动项目中间,勇气更为重要。

2.3 正确对待成败,能够坚持到底

体育比赛活动中以胜负作为结果,胜利者少,失败者多,只有正确对待成败,才能夺得更多的胜利。对于一时的胜利,不要太骄傲,因为一时的胜利只代表过去,如果对过去的成功骄傲自满,那么就会养成轻视对手、狂妄自大的心理,这种态度会影响今后的体育比赛和活动。对于失败,也要鼓励学生正确看待失败的原因,为什么失败,怎样才能在失败中间找到问题所在,努力赢得下一次的体育比赛活动的胜利,千万不能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3 体育课堂小学生勇气品质的培育方法

3.1 合理设置难度,让学生循序拾级而上

勇气的大小总是和困难的大小联系在一起的,困难越大,相应需要的勇气就越大。体育比赛活动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也就不同。跨栏运动中,学生训练比赛中克服的是害怕的心理,只要可以勇敢地跨过第一个栏架,后面其实就简单了;长跑运动中,学生克服身体产生的生理极限,过了 “极点”,胜利就不远了;100m 短距离比赛中,学生克服的是胆怯心理,只要克服了这一关,勇敢的和学生去争胜,那么就战胜了自己。当然,勇敢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教学训练而言,不能操之过急,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性格、身体素质等都各有特点,对于心理、身体素质比较低的,必须降低难度,多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训练,循序渐进地建立其自信,从而超越自我。

3.2 妙用集体力量,让学生勇于展示自我

集体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集体越健全越融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就越大[4]。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表现欲望很强,但其自尊心更强,在同伴关注之下,其身体运动表现可直接反应出身体运动的形体美、运动美,而这些美感对于学生而言,他人的感觉与评价比自身的感受更为重要。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在同伴关注之下“勇敢”展示身体运动,同时,这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舆论与评价的促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比如,让学生加油助威,高喊运动员的名次为其打气,消除负面的情绪。

3.3 正确对待成败,让学生端正胜负态度

输赢都是正常的事情,我们要培养学生一颗平常心,每次成功都值得庆祝,但是每次成功都应该是你下次努力的动力,不要只满足于暂时的成功或,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平常的心态。同样失败也是如此,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成功。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失败了,体育教师应该多鼓励,不应过度贬低学生;对于在体育比赛活动中胜利者,体育教师也应该了解他们的心理,防止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

3.4 注重激励表扬,让学生收获进步信心

激励可以促使在“敢”与“不敢”之间犹豫的学生做出大胆选择。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经常运用表扬性评价语言形成激励氛围。教师的激励如微笑和表扬有助于让学生放松情绪,树立勇气品质。跨越式跳高教学,有的学生先天运动能力较差,跳的高度不高,但教师每升高一次横杆高度,都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体育教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或者减轻恐惧心理,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对于胆小懦弱的学生,教师则应该耐心引导,对其微小进步,要及时鼓励和表扬,比如“你今天实心球成绩进步了10cm”,有助于建立挑战更高高度的信心,只有让他们拥有“进步后的成就感”,才会收获信心,逐步消除胆怯[5]。

4 结语

勇气品质是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培育要点,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里,体育学科是培养学生勇敢品质的最佳途径。体育教学,必须厘清课堂中学生勇气表征的独特性,如克服身心畏惧、敢于挑战难度,积极融于团队、敢于同场竞技,正确对待成败、能够坚持到底。同时采取适宜的培育方法,如合理设置难度、让学生循序拾级而上;妙用集体力量、让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正确对待成败、让学生端正胜负态度,注重激励表扬、让学生收获进步信心。

猜你喜欢
体育比赛勇气体育教师
老年人观看体育比赛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
老人看体育比赛可减少抑郁情绪
寻找勇气
勇气何来?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畅聊体育赛事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