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影视节目制作专业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8-03-06 16:19李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影视节目专业课中职

李楠

(广西广播电视学校,广西南宁 530031)

1 现状分析

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对他们的教育较少。有的孩子,厌学考不上高中,才走到中职来学技术。所以,这个群体早早地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尽管如此,他们走到了中职学校来,我们中职教师就得承担起教做人教技术的重要任务。首先,德育课程开设的较少,除了教育厅安排的德育教育课程,增加的课程少之又少。第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多数教学内容、手段都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本身接受能力就较差,教学效果可见一斑。第三,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只讲知识点、教技术与德育教育相脱节。中职学生的认知和感知能力需要在实际中教学生活中慢慢渗透,课程开设过少,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不能达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在实际的社会需求中,人才认定离不开德行。专业课与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也是对我们专业教师的教学要求。

中职生正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习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要任务。那么,在专业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结合影视节目制作专业,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中职专业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1.1 教学设计

1.1.1 教学任务渗透正能量,培养学生的兴趣

大部分中职生入学之前,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热情度不高,且自觉性也差。专业课教学多采用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项目任务上,除了贴切实际运用,可以着重迎合学生的兴趣。

部分的中职生,缺乏关爱和感恩,对于生活比较迷茫。影视作品不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精神的导师。学习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的赏析中,着重选取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慢慢感受到父母爱,朋友情,一个有爱的社会大家庭。比如,在《微电影》这门课程中,让学生拍摄关于《父亲》的主题,教师通过讲解赏析《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引导学生通过镜头来讲诉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身边父母对自身的关爱。通过回忆、描述、拍摄等过程,让学生们学会感恩父母,珍惜当下。

1.1.2 教学要求:端正学习态度明确目的树立自信心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抱着一种消极的心态前来就读,有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和专业应用前景并不了解。因而他们的学习态度并不明确,他们大部分都是跟风选择了这个专业,明确地说就是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要改变这种消极的心态,端正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应让学生理解和明确选择报读中职学校,选择就读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广阔前景,让学生充满向上的动力,对自己的未来树立信心。

比如在讲解现代影视技术中,有很多的前沿技术,前景是十分宽广的。虚拟演播厅多运用在新闻、天气预报和娱乐节目中。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模拟天气预报的拍摄过程和生成虚拟背景的过程。航拍技术近几年来炙手可热,学生对这门技术更是觉得有趣和新奇。作为教师,应该抓住这个专业优势,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专业的魅力和社会需求,增加学生的自信和明确学习的方向。

1.2 教学过程

1.2.1 强化职业道德,融入企业文化道德

很多中职生毕业后就立即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能让学生一就业就上岗。这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企业要求。除了在技术上达到企业的要求,在纪律、道德和素质上也须更好符合企业文化道德的要求。否则,学生技术再好,行为懒散,拈轻怕重也会被社会淘汰。在课程讲授和实训时,如在《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讲授中,结合广告设计的过程,从与客户沟通,文案设计,动画设计直至完成拍摄,要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并强调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结合一些案例分析,进行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工作中的一点疏忽将会给企业、个人甚至国家造成损失,从而养成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的企业道德品质。

1.2.2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一个影视作品的完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教师在布置实训任务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微电影拍摄为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的分工由学生自主安排。有的学生写脚本,有的拍摄,有的当演员,有的做后期编辑,整个过程需要组员间的沟通和协作。虽然在实训过程中,组员也有些许矛盾,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适时地教育学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奉献精神的肯定。当一个完整的作品呈现时,学生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同学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也培养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1.3 教学总结

1.3.1 让学生在自我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

实训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作品及时地做好总结。引导学生对本组或者本人的作品,进行优劣的分析。除了对作品质量的技术分析,还有完成的过程中,和组员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让学生从自身找问题,找原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

1.3.2 勇于竞争、创新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社会存在的法则。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多多少少的挫败,渐渐失去了竞争意识。一个作品的完成,恰好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在肯定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好的作品进行评比和奖励,让学生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学生有创新意识,敢于创造,才能有更大的竞争力。

2 结语

德育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而是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作为一个学习专业技术的营地,更应该以专业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育教学,重视思想教育的渗透。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专业和德育的结合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使之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德技双馨”的技术型人才。

猜你喜欢
影视节目专业课中职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影视节目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创作模式的变化
影视节目“东北方言热”现象探析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气象影视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