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湿度栽培对叶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8-03-06 02:28李换平江解增朱丽丽谢梦薇
上海蔬菜 2018年1期
关键词:叶用湿润土壤水分

李换平 任 宇 江解增朱丽丽 张 路 谢梦薇 张 昊

(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江苏扬州225009)

叶用甘薯以幼嫩的茎尖供食,其茎尖嫩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保健、延缓衰老等作用[1],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国外还把叶用甘薯茎尖列为保健长寿菜之一[2]。王朝辉等[3]研究表明,适当增加土壤水分能降低蔬菜硝态氮含量。高方胜等[4]研究表明,经80%、65%、5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的产量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以8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的产量最高。陈修斌等[5]设置不同梯度的土壤含水量试验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86%~90%时,茄子生长健壮且产量最高。为了解常规栽培和湿润栽培对叶用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我们以常规栽培为对照进行了本试验,以期为叶用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徐州市农科院提供的紫叶、绿叶、花叶3个叶用甘薯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6年4~9月设在扬州大学水生蔬菜试验大棚。试验用塑料箱规格390mm×300mm×228mm,箱内装填常规田园土约20cm深。试验前每箱施尿素5.26g(折每667m2施30kg)作基肥。试验以湿润栽培(土壤相对含水量90%以上)为处理,常规栽培(土壤相对含水量60%~70%)为对照,3次重复。

4月28日排薯育苗,7月17日剪取薯苗25cm进行定植,株行距13cm×15cm(每箱6株),将薯苗埋深约10cm。定植后每天用土壤水分仪测量土壤含水量,低于设定含水量下限时进行灌水。定植2周后掐顶梢促分株,待植株匍匐茎长约25cm时,摘取分株顶端10~15cm采收。分别于8月17日、8月30日、9月14日进行采收,共采收3次,每次采收后每箱施尿素1.75g(折每667m2施10kg)作追肥。

采收后各箱单独计产并留样测定植株干物率、Vc含量、NO3-含量及粗纤维含量,测定方法及留样均按严吴炜(2017)的方法进行。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7软件和DPS 7.05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SE表示,并用平均数进行显著性检验(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3个叶用甘薯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和NO3-含量均表现为湿润栽培低于常规栽培(ck),说明湿润栽培能够提高叶用甘薯的品质,改善口感。3个叶用甘薯品种的Vc含量和全株干物率均表现为湿润栽培高于常规栽培(ck),其中湿润栽培的绿叶第3次采收和紫叶第1次采收的全株干物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ck)。

表1 不同栽培处理各参试叶用甘薯品种的品质和产量

湿润栽培的3个叶用甘薯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常规栽培(ck),与常规栽培(ck)相比第1、第2、第3次采收产量,绿叶品种分别增产28.6%、68.7%、162.0%,紫叶品种分别增产27.2%、16.3%、53.1%,花叶品种分别增产18.3%、110.5%、65.0%,其中绿叶品种第3次采收和花叶品种第2次采收的产量比常规栽培(ck)增幅最高。湿润栽培的绿叶叶用甘薯品种3次采收每667m2总产量1958.3kg,常规栽培(ck)总产量985.2kg,湿润栽培比常规栽培(ck)产量增幅达98.8%;湿润栽培的紫叶品种3次采收每667m2总产量为1168.6kg,常规栽培(ck)总产量为851.3kg,湿润栽培比常规栽培(ck)产量增幅为37.3%;湿润栽培的花叶品种3次采收每667m2总产量为1577.3kg,常规栽培(ck)总产量为946.3kg,湿润栽培比常规栽培(ck)产量增幅为66.7%。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湿润栽培能明显提高叶用甘薯的产量。湿润栽培的叶用甘薯3次采收的总产量较常规栽培显著增加,绿叶、紫叶和花叶品种分别提高了98.8%、37.3%和66.7%,主要是因为叶用甘薯以幼嫩茎尖部分为食用器官,且茎节萌生不定根能力较强,适宜在高湿度土壤栽培,这与王克勤等[6]研究的甘薯茎尖产量在土壤湿度90%左右时产量最高相一致。

湿润栽培亦能明显降低叶用甘薯的硝酸盐含量,主要是因为湿润栽培时土壤中硝态氮随水分下渗至土壤耕作层以下但不会洗脱,植株生长期间吸收量少,既不抑制生长又能让植株吸收利用。增加土壤水分虽然促进了根系向上运输硝态氮,但因为湿润栽培后叶用甘薯产量增幅较大,根系向上运输的硝态氮弱于产量的增加量。这与王朝辉等[3]研究的增加土壤水分时蔬菜的生长量远大于硝态氮的吸收量而引起植物体内养分稀释效应相类似。张娜等[7]研究认为,表土充分湿润栽培也有很好的缓解盐渍化的效果。本试验还发现,叶用甘薯在高湿度栽培条件下产量和品质都比常规栽培好,而适于湿润栽培的作物种类较少,因此可以利用高湿度栽培叶用甘薯来缓解设施土壤盐渍化。

[1] 徐飞,曹清河,袁起,等.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5~8.

[2] 曾朝晖,方灵元.菜用红薯叶的阳台种植技术[J].北方园艺,2010(3):223~224.

[3] 王朝辉,田霄鸿,李生秀,等.土壤水分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6):15~20.

[4] 高方胜,徐坤,徐立功,等.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4):69~72.

[5] 陈修斌,杨彬,闫芳,等.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日光温室茄子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J].土壤通报,2009,40(2):231~234.

[6] 王克勤,陈静萍,胡蝶.甘薯茎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研究,2002,16(4):186~187.

[7] 张娜,周增辉,江解增,等.充分湿润栽培与淹水栽培对设施土壤盐分影响的差异初探[J].中国蔬菜,2014(1):37~40,41.

猜你喜欢
叶用湿润土壤水分
The Desert Problem
庭院叶用莴苣种植技术
海边的沙漠
西藏高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不同铵硝配比对叶用莴苣生长及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
叶用莴苣耐热品种筛选
不同覆盖措施对枣园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叶用芥菜盐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反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方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