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化性学习理论的教师专业发展

2018-03-06 17:25孙瑜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师

摘 要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改革行动的主体,引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推进他们的积极转变。本文从转化性学习理论的视角探讨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出教师应建立健全主体学习者身份,树立教师全人发展的理念,保护自己完整的“机体”,探究有深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合理运用批判性反思。

关键词转化性学习理论 教师 专业发展

实现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是教育改革行动和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主体。因此,要想完成教育从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和稳步发展,教师自身的深刻转变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完善教师变革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类别的不同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当前,工具理性严重阻碍了国内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陷入困境。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转化性学习理论引入到国内,给转型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一、转化性学习理论概述

1.转化性学习理论的提出及涵义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杰克·麦基罗教授首先提出了轉化性学习理论的概念,他因此被誉为该研究领域的先驱者。麦基罗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观点在于自身的建构,他认为个人经验的积淀是源自于人们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其意义存在于人们自身,而不是外在的书籍或材料当中。通过积累经验帮助教师构建自己特有的思维参照模式,如心智习惯、思维定势或观点看法等其自身固有的假设和期待,而这个模式可以帮助教师自身对所面对的人、物、事进行疏通整理,构建出它们的意义,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从上述观点来看,转化性学习就是帮助教师改变解决问题的思维参照模式,使其对变化在情感上接受的同时,增强其包容性、开放性、思辨性以及批判性,这种思维参照模式更加有利于引导人们的行为。

2.转化性学习的过程

麦基罗提出,最大限度地培养思维的自主能动性是教师学习的目的和途径。转化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独立思考,因为交流技能与转化学习是被囊括在自主思考之中。麦基罗提出,在转化性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出现迷惑,并带着这种迷惘对自己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恐惧、内疚等复杂情绪,然后对检验结果进行批判和评估,通过评估进而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与他人交流和分析自身转化的过程,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推进计划的实施,并努力尝试新的角色,并为新角色、关系以及行为方式的尝试提供更加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方针政策的指导。

二、转化性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1.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与学习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教师是权威的象征,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是知识特有的代表者。在当前的教育中,“一言堂”的知识、理念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仍广泛存在。随着转化性学习的逐步推广,传统教育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创建信任、平等、共享、安全的学习者学习环境成为大势所趋。教师的身份也从之前的主导者变为学习者学习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对学习者充分信赖,发掘学习者自主思考的潜能,而不是单纯一味地向学习者灌输知识,更不是将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强加于学习者身上,而是与学习者共同营造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这不仅符合伦理准则,更是推动转化性学习的必要手段。

2.充分尊重已有经验

通过研究麦基罗转化性学习理论得知,要想实现转化性学习,其前提就是要实现已有经验的累积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所以转化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们对生活经验关注度的提高是转化性学习强调的其中一方面,同时它也推动了新的认知体系形成中的信息在具体可知事件中的发掘,摆脱了空泛的理论研究对其限制与束缚,但并不是所有的己有经验或他人经验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需要适当及时地改变自己的认知过程,而人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思维参照和认知模式,大多数人在思考过程中都会受到固有模式的限制,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对于问题的解决有利有弊,一方面,提高了问题解决的速度,而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观察和辨识处理。这种惯性思维和优势观念往往阻碍了转化性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对学习者加以引导,使自己注意到在以往经验的获得中所忽视或遗漏的问题及情感经历。

3.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价值模式,通过开展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将价值模式灌输给学习者,从而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教学目标是教育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因此,不仅教育价值观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学习者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转化性学习是一种更深层的学习,因此转化教育成为对传统教育模式更深化的探索。对于学习者的教育是应该仅停留在其生物性层面,还是应该同时兼顾其社会性,或深入到精神性层面,是教师应该认真衡量的一个问题。因此,转化性学习不仅决定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更关系到学习者的成长品格,甚至将影响到团体、社区乃至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

三、以转化性学习理论为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构造健全的学习主体角色

学习主体,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学习者不再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灌输,而是与教育者处于平等的“教”与“学”地位,成为学习多样性和适应性的主体,是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同时还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探究思维并可以有效结合一定情境的学习者。转化性学习理论提倡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充当学习者的学习同伴,积极地融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在其学习的道路上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给予学习者充分的信任,引导其自身进行自我思考,更要尊重学习者自身个性特点,禁止强加个人价值观或思维理念到学习者的身上,摒弃落后的教育模式。第一,从教师的整体角度出发,无论是多大范围的教师培训活动,都应该把教师看作学习的主体、健全的个体和有强烈进步意愿的人。第二,从教师的个体角度看来,教师应该积极地融入到教师的团体当中,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实现自我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秉承学习者独立、自主、积极、自我批评和自我评判的思考方式,完善自身的学习品质,从而积极融入到专业学习当中。第三,伴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的高效产出与创新应运而生,同时也推动了学习方式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在教育和知识中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快速变革,这使得教师要实现从教育教学中被动的知识传播者到主动的学习参与者的身份转变。endprint

2.构建教师全人发展模式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往往仅为了适应高效和功利化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師自身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被套上了“专业”的枷锁,从而出现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见“教师”只见“专业”的现象。转化性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教师当作一个健全的发展个体,教师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具体且丰富的人的发展过程。其次,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知识文化储备、认知结构、意识观念、精神文化和认同感等,都会对其现实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观的形成产生影响。转化性学习以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困境为起点,与其他学习理论相比,更加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对学习者生活和经历更加关注。因此,要及时地把握教师的全面发展,积极调动其在学习中的参与热情,发挥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能动作用。

3.保护自身“机体”的完整性

教师作为自然人,应该注意保护和完善自身“机体”的完整性,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以及精神性组成的共同体。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受教师主体属性——社会性的影响,决定了理性为本,感性和悟性为辅的结构模式,避免工具理性倾向的发生。理性、感性和悟性是人们在处理客观事物经常会用到的三种形式,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表达。理性是心理成熟的表现,是以自身建构的认知理念和逻辑认识作为基础的一种情感模式;而感性则是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往往表露出情绪化的一面;悟性主要指的是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映射了自身在精神上的较高境界。因此,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不能只是单纯的依靠自身的情感或是悟性去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专业的发展,是在一定教育教学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一定计划的实施,有目的的探索实践、累积经验的过程,以理性认知为依靠,不断创新、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高效运用发展的专业理念、教育教学方针以及课改新思潮等创新思想。但在强调理性基础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和精神感受,以避免教师回归到只是单纯的知识储备与输出媒介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专业的发展是理性、感性和悟性的完美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果,它不仅需要理性作为基础,也需要内在情感的熏陶、精神的融会贯通,以及外在的情感鼓励、文化陶冶和通过实践收获的认知的创新以及理解领会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悟性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能有机整合,并成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理念和实践标准,以及是否能够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

4.挖掘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深度

转化性学习改变了以往的教师学习模式,转变为对教师认知结构的更新,坚持深入发展的理念,更加关注价值、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文化因素对教师学习的特殊影响作用,拓展了学习内容。首先,举办一些有利于帮助教师摆脱实践和思维认知困境的学习活动,发挥反思性思维与反思性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推动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和自我释放,从而推动学生、学校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其次,随着转化性学习理论的深入,以及在教育教学理论中的推进,对教育实践模式的完整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转化性学习不仅要求我们承认人在理论层面上的完整性,同时还强调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性以及具体的教育实践措施,拓宽人们的思维与认知模式,从而进一步适应现代教育背景和社会生活繁杂的现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不得不将归纳总结大量的转化性学习案例,形成规律性的建构模型。但我们不可忽略的是,经验只能是被借鉴,却不可以完全照搬。以下几个方案可以帮助实现转化性学习的深入发展:第一,因材施教。依据学习者自身特有的问题,决定转化性学习的推进方案,并不依靠任何其他理论的引导,使其个性得以彰显。第二,兼顾一种理论指导为中心,其他有效方式方法加以辅之。第三。融合贯通所有的理论模式。这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相类似,通常被广泛应用于班级教学模式当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案,或是其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教师需要谨记的一点是转化的结果是不可以决定的,否则转化便不再是真正的转化,而是传统意义的灌输。

5.正确使用批判性反思思维

反思性思维作为转化性学习的助推剂,被划分成内容反思、过程反思和批判性反思三个方面,而其中推动转化性学习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批判性反思的养成。因为当一个人遭遇一定磨难历练或巨大人生变故时,往往会对自身经验、行为或已有的认知结构提出质疑与反思,从而对自身固有的处事方法、思维理念、以及“三观”的标准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特别是在人们反思自身的过程中,通常会对自己产生“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想,以及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这样的疑问,从而对问题进行本质的剖析。基于此种理论,教师也应该时刻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做出批判性的反思。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提出,批判性反思的实质其实就是在于教师对自我教育教学过程的重复思考和深入学习,带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就是要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出疑问,针对疑问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使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学习者的更加明确清醒的认识。批判性反思对教师营造积极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提升专业素养和深刻认识自我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贺慧敏.转化性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教师发展[J].教育探索,2016(2).

[2]周绍斌.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身份的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6(2).

[3]刘晓玲.国外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4).

[4]裴淼,李肖艳.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解读:回归教师的成人身份[J].教师教育研究,2014(6).

[作者:孙瑜(1982-),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