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自信的底气

2018-03-07 03:16涂利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孔子

涂利军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重庆 401120)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说“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有充沛的文化自信。

1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植根于孔子总结的在他之前几千年以圣王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基因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删订六经,继天立极,总结了从伏羲到孔子六千多年的全部文化基因。中华文明是早熟的文明,从伏羲到孔子六千多年出现了“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十个圣王,创造了伟大璀璨的中华古文明,具有“巫师君圣”的特质。面对宇宙自然,“巫师君圣”有一套完整的分工,巫沟通自然,师认识自然,君改造自然,圣觉解自然。但他们都只是实践者,没有理论总结,尽管文王在中古时期做了《周易》,但不全面。到了孔子时代,一方面,孔子从中华文明六千多年的童年记忆和基因中,选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和精神的文化,删订成《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是古代圣王思想和智慧的总结,奠定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基础,开启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另一方面,孔子又用73年的人生实践为中国人做了表率,“立人极”,为后世中国读书人(士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树立了人格标杆,后世读书人以孔子为师,普通老百姓以读书人为标准。通过六经的精神,涵养、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孔子当之无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

所谓基因,就是个人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代代相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基因,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人文性格、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孔子通过《六经》总结了他之前6000年中华先民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所形成的全部的生存方式,从而形成了我们民族的心理习惯、情感习惯、表达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等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通过表“形、声、意”同时又载道的中国汉字表达,所以中国的汉字既是中华文化的基因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载体。著名国学大师杜道生先生曾说“我国家民族因汉字而有统一完整之标志,我历史文化因汉字而有悠久翔实之流传。”

北温带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孕育着中华民族“温柔敦厚”、“致中和”的人文性格,所以最能体现中华文化基因就是“和”。人生在世不外乎需要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人与天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心的和谐,人生所为何来?求道德、求知识、求解惑、求境界,其实最终求的是这三者的和谐,于是就形成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协和万邦世界观、自强不息人生观、忠孝节义价值观、含蓄风流的艺术观”。几千年来,中国人安土重迁,崇尚稳定和谐,重老孝亲、生生不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都是在“和”这个思想下派生出来的人文素养。

我们自信,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这个基因:在“和而不同”的大前提下,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的坚毅;“三军可以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志向;“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家国情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责任担当。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个中国人,这种文化基因体现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

2 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立足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正因为有孔子对中华文化的总结,有孔子这个“中介公司”承前启后,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所以较之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虽也曾极盛一时,却都断脉,而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却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且亘古亘今。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从中华文明进程脉络来看,中华文化没有断脉与中国的史学的发达紧密相关。西方史学家公论,全世界最伟大的史学家都在中国。古今中外,全人类都找不到像中华民族那样有连绵不断的史学作家和层出不穷的史学著作。因为中国人有一部最完整最成体系的史学体系26部正史,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能够浩浩荡荡地走到今天,这是史学的伟大贡献。

此外还有研究史学自身的发展历程的史学史。在周朝,就有了史官,只不过当时的史官是管祭祀的,业余负责记录帝王所说的话,记录帝王所做的事,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史官。到三国时为了争正统,开始正式设立史官,晋朝开始正式设立朝廷的修史机构,隋文帝第一次下令,不允许私家修史,由此史书就正式成为朝廷的一个重要的舆论武器。唐太宗贞观三年第一次建立国史馆。国史馆负责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负责修订前代历史,第二件事是负责记录本朝事。“国可灭,史不可灭”成为中国史学史上一个最重要、伟大而有价值的原则。

钱穆先生说,“一国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怀有温情与敬意”。习总书记也特别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可以这么说,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不懂近代以来中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奋斗史,特别是不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的连绵不绝的历史,来源于“国可灭,史不可灭”的史学精神。我们走过,我们有记忆,那是属于中国特有的故事,我们在历史中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这给那些别用用心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当头棒喝,体现了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

3 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孕育于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以中原文化为中心,不断吸收周边及其西方外来的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多元的特征。

不同于西方天人相分的哲学,中华文明立主张天人合一,以中国为一人,以四海为一家,这个哲学思想用到人世间就是“成己成物”的“仁道”,包举万类,“和而不同”;强调“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乐于“成人之美”,表现在人文性格上,就是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不愿意强加于人,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从不主动向外武力扩张和征服。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立国,“以文化人”,“化成天下。”在面对异族的侵略与冲击时,中华文明首先采用的是尊重、理解,然后吸收包容,最终在不知不觉中融化异族。中华文明具有“多民族”“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特点,与孔夫子“尊王攘夷”的民族观念分不开:只要承认“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华,只要认同“烧杀抢掠”,就是夷狄,就是野蛮民族。中华文明从来都不封闭排外,总是能在历史演变中,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与外部交流的契合点,然后在交融的过程中,消融彼此的差别和对立,最终化外为内,化成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血脉,化成中华文明独特的基因密码。从南蛮、北狄、西羌到东夷,中原文明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最后就是以中原文明吸收、包容并融化之而告终。此后最明显的文明冲突就是中西文明的激荡摩擦。道光20年后,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大门,西方文明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几代仁人志士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哲学选择的结果,这是一条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走向光明的道路。中华传统文化在吸收、融合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心心相印,那就是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全人类谋福利。儒家文化“利他无私”的“仁”政思想、大同世界的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完全吻合。由此,中华文明不但成功应对了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与挑战,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复兴与重生。

今天,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我们有充分的底气相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的新时代中华文化,会实现更高层次的文明包容,引领世界文明方向,这体现了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

4 中华文化是更高远的自信,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利他无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家国情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忠孝节义的价值观,含蓄风流的艺术观”这样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奋斗愿景;有“允执厥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中庸思维方式、处世法则。

基于这样的人文精神,中华文明站在世界民族之林,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的理念,以一个大国的气魄与担当,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立足于儒家文化的“仁”的思想,强调纵向和横向的生生。纵向的生生就是重视家庭、家族、宗族之“情”,敬孝、敬老、敬祖、敬天;横向的生生就是通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利他无私”自生、助生、护生、化生,达到超越家庭、家族、民族之“私”,由“齐家”“治国”到“平天下”。从“私天下”到“公天下”,一步步构建更大范围的命运共同体,一步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一步步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共生。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彰显了家国天下的情怀和勇担责任的精神。与西方“天人相分”的哲学不同,中华文明崇尚“天人合一”的责任伦理,更加注重人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崇以理服人的王道。以和谐、正义为原则,不排斥自由与人权,保障个人合法权利,更强调个人对于宇宙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于整个人类命运的主动担当。

在具体的国内国际事务中,我们秉承中华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是讲中庸之道,就是把各种事务做到恰到好处,向内注入创新发展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向外主张和平,不主动伐攻,掌握现代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恰到好处的“度”,就是彰显作为“中国”之“中”的人文精神。

这份充沛的底气,最终涵养在中华文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之中,涵养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精神之中,所以体现了中华文化更高远的自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天,正是站在未来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自信地宣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是的,我们有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作为底气,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能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上更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孔子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