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道德内化几个问题的认识

2018-03-07 03:16何世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内化德育工作工作者

何世亮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 246003)

内化是指人的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精神动作转化的过程。道德内化是社会道德由外部的教育、灌输、示范和引导,通过个体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向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实践升华的过程。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德育工作者还是更多的把德育工作表面化形式化,不能真正把德育思想内化为高职学生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特殊群体,相对本科生而言,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比较任性,自控意识与能力较弱。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许多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但是受到就业及学历层次较低等压力的影响,更多的同学选择了简单理解生活问题,曲解思想道德在人生中的作用,道德认识无法转化为道德需要。而同时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际中,把工作中心放在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上,也导致了教育实践中对于德育的忽视,德育工作者面对新的形式无法适应,不能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同样也导致了高职德育工作的滞后。为了深化教育改革以及适应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需要,笔者就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转变德育工作者对于道德内化的认识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以期能够为高职德育走出困境提供一些思考。

1 道德内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合力作用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的标志,其发展程度,通过作用于人的因素,影响整个社会的结构。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总有欠缺。一提到传统的东西,现在的年青人就不太接受,主要还是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束缚。

对于我们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可能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提高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应该看到对高职生进行道德内化的作用,也能够很好的找准切入点,这样也许我们的德育工作就能够与时俱进,同样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例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世界又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国文化的价值,如美国圣玛丽学院哲学系主任罗斯蒙特在其《一面中国镜子》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儒家关于人的理论可以弥补西方人权观念的局限性。他举例说,纽约等大城市污秽不堪,充满了吸毒、暴力等丑恶现象。如果按照儒家的自我观和仁学来对待美国的城市问题,那么“他们(指当代美国市民)在被拥有权利,自主的个性(论)遗弃之后,(作为)家庭、邻居、朋友和同胞市民(出现)甚至能够治理好我们城市的街道。”

2 道德内化需要德育方法的创新

德育过程中方法的运用也直接影响道德内化的程度不同。有些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强迫学生接受之后,往往会说,等你们长大之后就会明白老师的用心了。但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委曲求全,等到长大后再来理论。当然也有些不听话的学生会闹些事,旷课、离家出走、自杀等等,这时我们的老师还不忘为自己辩解:“我这么做不都是为了你们好吗?”

高职学生大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对社会和自我的评价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同时,他们又处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批判精神。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都会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壁,做错事情,有些甚至于追悔莫及。但是传统的德育更多的强调规则和空洞说教,这让学生没有兴趣理解和接受,针对高职这个特殊群体我认为德育方法的创新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2.1 引领学生实现理性认知。道德教育只有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注意尽可能使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其中,才能使受教育者感到顺耳、顺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视德育目标的制订和德育道德规范的灌输,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重外律、轻内省,忽视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难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内化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该自己教育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高职院校应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条件,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2.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判断。现在的高职生普遍容易接受社会的潮流,甚至所谓的一些潜规则,把这些当成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中心学习任务。不能够正确理解和区别社会观念,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信念,随波逐流。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生而言,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比较任性,自控意识与能力较弱;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3 道德内化不能脱离学生主体所处社会环境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有的甚至急功近利地认为,只要让学生学到了就业的技能和本领,教学和科研水平上去了,抓不抓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大,观念上出现了畸轻畸重的偏向。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却没有太大的进步,有的还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虽然有一技之长,但往往不能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已,组织纪律性不强。

德育工作的开展当然离不开老师的素质和修养,但同样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德育工作者尤其要注意校园文化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生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作用。而家长的社会地位、素质;家庭的物质条件、人员构成;亲朋好友的关系等也都会对德育工作产生影响。而学校德育如何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实际,以及如何避免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真正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依然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处理好的。

4 道德内化需要正视道德感的物化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注重空洞的理论本身或者深远的精神境界,这会让我们把德育工作往往局限在思想领域,忽略对于道德感物化的认识和理解。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现代的思维方式、时间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合作、开拓创新精神等都对我们提出很高的要求。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对德育的要求,今天个人幸福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物化去获得。有人说:幸福是“四有”:心中有盼头(信念),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欣赏),家中有积蓄。这也确实直观的物化了我们心中对于幸福感的理解。

当然,我们确认物质基础对道德建设产生巨大作用,但也不象某些人所鼓吹的:“只要经济发展了,道德建设就自然跟上了。”好像就是说发达国家什么都是好的,西方的月亮就是圆些一样,也正是因为类似这样的言论让我们一些人为了眼前的物质利益,肆意践踏道德规范。在对待人生观幸福观的问题上,如果仅仅以物质的价值去衡量,就未免失去做人的意义了。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如果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一个客观的做人标准,那么也许将来的生活中很容易迷失自己。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所指出:“这也是一个永恒存在的问题,即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紧张关系,世界往往不知不觉或不声不响地需要某种理想和我们为了不触犯任何人而称为道德的标准。”

我们今天的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道德建设日趋复杂的新形式。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认真辨别各式道德观念,掌握有效的德育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加大力度,让高校德育工作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内化德育工作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