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8-03-07 17:12郑进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厦门36310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 郑进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 厦门 363105)

随着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对田径教学工作进行了调整和丰富。传统机械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更好的调动学生兴趣,学生参与田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田径教学质量及效率产生一定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新时期高校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希望高校和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田径教学工作实际并参考文中策略进行调整,为高校田径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高校田径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1.1、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

指导思想的不明对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师与学生将田径运动单纯的看作竞技性项目,对田径运动健身性教学价值、普遍性教学价值等有所忽视,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田径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培养中,使田径教学工作更加枯燥乏味,无法对“健康教育”、“快乐体育”等目标及教学理念进行有效落实。此外,部分教师未能对田径运动产生深入、全面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体能的最大值,导致学生体力消耗过多,疲惫感较强,长此以往甚至会对田径教学工作产生抵触及排斥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1.2、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单一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田径教学时,使用的很多教学内容已经过时,并且内容冗杂、实用性不高、枯燥单一、毫无新意,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较多影响,很多学生甚至认为田径运动完全可以用其他运动替代,可见如何优化创新田径教学内容,将更多有趣的元素融入其中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1.3、教学方法及模式较为落后

很多高校依旧沿用传统机械灌输式教学方法和传统训练方法进行授课,未能根据学生兴趣喜好、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等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存在过于依赖教材内容的情况,对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传统教学方法及训练方式未能对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利用,无法对学生热情、兴趣等进行更好的调动,导致田径教学工作实效性不高。

1.4、教学评价工作有所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许多高校将田径教学重点放在田径运动技能及学生考试成绩中,未能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进步情况等进行考量,无法客观反映田径教学情况,并且可能对学生田径学习自信、兴趣等造成打击,致使田径教学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2、新时期高校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将人本思想融入高校田径教学理念中

为了促进高校田径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对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对更多的现代教学理念进行学习,并且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田径教学工作中。传统田径教学工作的教学重点为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讲授,即技术性教学,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和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将学生终身体育发展当作田径教学重点之一,突出田径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并且在人本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调整田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考虑田径竞技性项目特点的同时兼顾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及接受情况,将更多有趣的元素融入田径教学工作中,促进田径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2.2、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较少,参与田径体育运动锻炼的积极性较低,对田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传统印象、田径运动教学内容的枯燥单一导致的。基于此,体育教师需要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了解,将更多有趣的体育游戏和内容融入田径教学内容中,避免进行过多高强度的技术训练,将田径教学内容定位在强身健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设置时需要循序渐进。例如,体育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对学生身体素质、喜好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后结合田径体育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提高田径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及合理性;每节课的最初,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性较强的田径活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顺势向学生传授一些田径运动实用小技巧,或是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健身操运动动作、塑形小动作、科学健身方法等进行传授,满足不同性别学生的喜好及需求,使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总之,田径运动可谓是所有运动的基础,教师可以对这一优势特点进行利用,将田径运动和健身操、球类运动等进行融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完成田径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愉悦的田径学习体验,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

2.3、对教学方法、模式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一,趣味性田径教学策略。为了改变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枯燥、乏味等印象,教师需要对田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丰富和优化,对田径项目原有竞技属性进行调整,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兼顾田径教学工作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教学活动中。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将体育游戏、比赛等元素融入田径教学工作中,对投掷技巧等进行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各式各样的软式标枪,之后教师将教学场地设置在田径场跑道的内侧,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和比赛,若学生投在第一条跑道内,表示中了一环并计一分;投在第二个跑道内中二环计二分……最后根据小组投的环数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使田径教学工作更加时尚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最终为田径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二,探究式田径教学策略。较传统机械灌输式的田径教学工作相比,探究式教学策略能够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技能规律等开展个性化田径教学,满足素质教育方面的要求。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独立性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产生更多重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首先,体育教师结合本节课田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向学生提问;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自己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实际性问题;再次,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和自己存在的疑惑进行合作学习、分析和讨论,通过判断得到初步结论;最后,教师对学生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期间学生亲身参与到问题的探索和讨论中,能够对田径知识、技能等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经验,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过程中,能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最终为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及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

其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合理应用。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兴趣,提高田径教学效率及质量,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段入手进行调整,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应用。例如,教师对某些依靠单纯的讲解无法使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授时,适当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视频的演示等使田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田径运动赛事活动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促进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

2.4、对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大学期间,学生处于身体发育趋近成熟的阶段,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对该时期学生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乐于自我挑战的特点进行充分利用,设置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对更加有趣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利用。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制定等方面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合理采纳学生的建议,进而使田径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喜好,获得学生更多支持及认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及主体性作用,教师也可以适当放宽田径项目标准,对分组教学法、体育游戏和比赛等进行应用,充分激发学生自身集体荣誉感及团队精神,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田径教学任务,一方面不会使学生感受过多田径训练压力,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田径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2.5、对田径教学评价工作进行完善

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能够为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指导依据,同时能够更好的督促教学,基于此高校和体育教师需要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工作加强重视,对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合理应用。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田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平时表现情况、进步情况、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内容融入田径教学评价指标中,对田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考察评价,一方面有效降低学生田径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此外,通过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能够对田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且评价结果更具参考性,教师甚至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评价工作中,增加评价主体,进而从更多角度审视田径教学工作,为今后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结束语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其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高校体育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工作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整,对高校田径教学进行优化,在有效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减少学生田径学习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压力,进而为高校田径教学效率及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本文对新时期高校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高校及体育教师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为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1]颜淑琴,王长华.新时期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J].体育时空,2015(16).

[2]郭宏焘.高校田径课程的困境与有效教学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4(6).

[3]曾繁亮.新时期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6(5).

[4]贾佳.新教学理念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8).

[5]郭林昊.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48).

[6]薛红.实现高校田径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