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患者对麻醉信息的需求调查分析

2018-03-08 08:02杨庆耿王文凯徐国铖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麻醉手术教育

刘 煌 杨庆耿 王文凯 徐国铖 邓 箐

1.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东惠州 516000;2.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外科,广东惠州 516000

术前麻醉教育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提前对患者进行麻醉知识传授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还可以提高服务满意度,对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情绪。一般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教育的方式由麻醉医生来决策,但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及医生对患者了解的局限性会导致需求与信息不匹配[1]。不同的麻醉医生会存在由于从业年限、经验的差异,与此同时,患者也会存在不同差异。在医学领域中,国内外专家也针对术前麻醉的一些方案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实验过程、方法的不同所得出来的结论理解也不尽相同。针对研究术前麻醉需求不同,本次实验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数据调查采用较为便利的取样方式,对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择期术前患者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并经伦理委员会通过且根据受教程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年龄5~48岁,平均(21.3±16.1)岁。女76例(50.67%),男74例(49.33%);研究组年龄6~49岁,平均(22.1±16.32)岁。女78例(52.00%),男72例(48.00%),患者采用麻醉方式:患者病情稳定且神志清醒,能读文识字,还需要患者同意参加本次调查问卷。本次研究与调查患者已知情同意。两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4,P=0.8172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的1d麻醉师及护士会对患者进行访视,主要内容是查阅病历、解析病情、普及术前心理因素对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会产生的影响,使患者初步了解手术情况,明晰麻醉目的,通过让患者知悉手术麻醉的过程,进而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另外通过以往文献,初步设计一套调查问卷,再由专家进行会审,最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是否有麻醉史等情况进行统计。此外,还对患者在医院、门诊麻醉服务、术前麻醉教育、麻醉探视等相关服务项目有什么实际期望进行调查,对选择麻醉方式及术后如何最大程度的减轻疼痛感等需求进行调研[2]。在对信息获取方式上还设置了相应分值,希望在术前了解麻醉教育内容给3分,持无所谓态度给2分,完全无兴趣给1分,总分设置7~21分之间,得分越高则表示想了解的欲望越强烈。

为了提高产妇的安全性和对麻醉剂的耐受力,确保顺利进行手术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效果,因此,对孕妇进行麻醉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据了解,在手术前,绝大部分产妇和其家属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孕产妇发病急、痛苦大、综合症多等造成的对生死的强烈感受和心理的极度不安。相关资料显示,在手术进行前,会有60%的人表示对手术有疑虑,对手术产生恐惧的占比为50%以上,考虑到手术会影响健康或者威胁到生命的占31%~38%左右,对麻醉有恐惧感的占17%,担心手术后会出现各种症状(疼痛、呕吐)的占12%。焦虑是孕产妇在手术前最常见的心理反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恐惧而引起的。随着孕妇产期将至,能够反映孕妇正常的心理素质的是孕妇产前的轻度焦虑,但是当焦虑程度加重时是对孕妇手术以及手术后恢复特别不利的。所以,为了顺利的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减轻孕产妇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应该全面观察、了解孕产妇的这些不良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要想增强产妇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弱手术后的并发症,在手术进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规避机体出血或者贫血的情况;第二,保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第三,调节机体的营养状况和改善低蛋白质血症;第四,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为了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需要在手术前对孕产妇做一系列如下检查:孕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型、梅毒状、HIV病毒、丙肝、肝功能状况以及以往的病史和现在的检查结果。医生会根据胎儿的发育情况来决定剖腹产的孕产妇该何时住院,一般都是在医生确认手术的前一天住院,并接受手术前的一系列检查准备工作。在手术前,医生首先会检测胎儿的生命体征,监听胎心,一般正常胎心的范围是120~160次/分。呕吐和反流现象是麻醉极为严重的并发症,该症状使得气管内物吸入胃里的内容物从而阻塞气道,出现致死现象。所以,决定剖腹产的孕妇在手术前是禁止进食的,为了预防手术中的不测,一般都是在4h前就禁止产妇进食、进水及饮料。

调查问卷由两名工作人员在手术前一天使用统一标准的指导语,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填写。收回的问卷统一编码区分,对答卷人的个人信息及问卷内容要绝对保密,且已经经过信效度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人口资料信息

本次研究供给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300份,其回收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在年龄、麻醉史数据中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对术前麻醉教育、访视和麻醉门诊的期望值

根据表1显示患者希望接受术前麻醉教育(276例,92.00%)和麻醉访视(253例,84.33%),提供术前麻醉门诊(271例,90.33%)。两组患者对比中对照组数据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麻醉相关服务期望比较[n(%)]

表2 术前患者希望了解的麻醉相关信息[n(%)]

2.3 患者术前麻醉教育信息情况

患者通过麻醉信息了解的内容占比概率从上到下依次为:麻醉前后及麻醉过程的注意事项(83.67%)、术后减轻疼痛的方法(83.00%)、麻醉方式的选择(77.67%)。两组患者在了解信息中对照组期望概率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治疗作为目前较为行之有效的医学手段,很容易引发患者的狩猎式反应,一般都会出现恐慌焦虑情绪,严重者还会对手术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理活动、术后的康复治疗产生不良影响。手术前的访视工作是整个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的第一个环节,规范合理的访视内容可以有效地缓和患者的紧张情绪,并满足他们对手术前的问题咨询,为其答疑解惑,从而使他们可以更好的进入手术状态[3]。但是,目前我国医院内体现出的状态是访视内容不规范、访视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经常出现访视内容重复或遗漏的现象。本次研究重点抽取惠州市某三甲医院将要手术的患者,对其进行访视内容需求调查,深入了解患者在术前主要想了解的信息及影响其需求变动的原因,为以后在相关医院能够相对全面的开展术前访视工作提供详细访视资料,对以后可以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提供参考和事实依据。

患者通过术前教育,不仅可以了解手术中相应的风险,还有利于患者在术后风险的把控和预防,也更容易促进医患关系。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麻醉医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也无形中安抚了患者的情绪,做到了术前教育。同时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奠定基础[4]。由于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对麻醉知识的欠缺,错误的认为术后疼痛是必然过程,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患者无论在行为上还是态度上,都比较消极,绝大多数人对于术后如何镇痛的方法知之甚少,尤其是镇痛效果的好坏、是否安全、有无其他并发症等。经研究证实,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控制疼痛感[5]。在术前访视中,把我院麻醉类问题与如何治疗疼痛结合起来,形成的镇痛方法告知于家属和患者,使他们正视麻醉药物的作用,在克服心理恐惧后放心使用。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控制法教育后,不仅可以使患者对止痛泵功效及作用提高认识,更是为患者疼痛控制质量的提高,对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也大有裨益。

为了可以充分的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在术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活动,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互动。数据显示,美国患者中想了解如何减轻术后疼痛的比例为99%,澳大利亚为93%,均高于我国89%的比例,但是苏格兰要低于我国,比例只占到77%[6]。为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术后疼痛控制法及可达到的实际效果教育。我国有88%的患者有需求想要了解麻醉方式的分类及选择,数据均高于加拿大、丹麦等国,但较于美国的93%还存在差距,这就表明,医护人员是完全有必要对患者提供麻醉信息的,便于患者自主选择及理解医疗决策[7]。

另外,数据还显示,83%的患者对于麻醉并发症有了解意向,此数据美国比例为93%,澳大利亚比例为92%[8]。同样有数据显示,患者在了解过多的风险和并发症后,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所以医护人员在普及并发症时,应当持专业谨慎的态度,由于人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必须考虑患者的焦虑程度区别对待,必要时可进行心理指导[9]。

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年轻患者相较于年长患者对于麻醉知识的需求要高,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相较于一般教育程度的患者同样,主要原因之一是现在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高,对新知识的接收度也相对高,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美国,患者支持率最高的是宣传手册的方式,占比88%,我国占比高达67%,排名第二的是视频手段,支持率为38%[10]。所以在麻醉知识传递过程中,方式可以不限于口头,还可以制作相关宣传手册及视频资料。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制作、宣传统一版本的宣传材料,一定较各地区医院各自为营的宣传手段更加行之有效。

本次研究区域比较局限,但是一些医院的患者分布地广,多样性显著,所以需要推行横断面式调研来证明研究的前瞻性,以供后期继续探索。且针对产妇采取麻醉措施,主要是保证母体与胎儿的安全,如产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等情况,胎儿可能会极度缺氧,所以,麻醉手术期面罩可吸入高浓度氧气,这样就增加了氧气的吸取量,并保证了胎儿在母体的安全。

护理工作内容、护理模式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临床中,不同阶段的连续护理是每个手术患者必须经历的,对于手术患者来说,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怎样适应手术、将手术痛苦降低至最低、规避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后恢复的效果。根据围术期护理要求和多样化的患者教育要求,建立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相互协作的教育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前提条件。对病房做健康宣传和心理护理的一般是护士负责,而单独访视病人为其排忧解难的则是手术室护士[11-12]。

在一般妇科疾病中,健康教育指导较为关键。院方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术前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一般为患者术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和疑问,并通过图文进行讲解,使患者能更容易理解相关内容,且受到患者的喜爱。一般术前的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病情的采集情况进行宣教和实际示范等形式。可在特定时间内针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健康教育讲解问答,并针对患者提出的种种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针对术前须知,或者统一疾病的患者健康教育可以统一授课,如妇科患者术前的营养与饮食,术前训练等,并让患者知晓术后的护理方式和时间[13-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升。随着患者对手术期望值的增高,手术时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操作程序需求也逐步增强,与此同时对护士在进行术前访视所传达的知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举动也为患者加强信心、减少并发症给予助力,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接受治疗。

[1] 李敏娜,彭百,虞雪融,等.宣传手册对患者麻醉相关不适感及满意度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875-878.

[2]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等.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 [J].药物小良反应,2014,16(6):321-326.

[3] 王晓燕.手术患者术前对麻醉知识了解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579-581.

[4] 代海滨,徐苗苗,金毅,等.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在住院患者手术路径中的应用与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12 (22):1187-1191.

[5] 李振兴,张磊,马丽娅,等.麻醉信息系统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 [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4,13(28):2781-2782.

[6] 邱健春.术前个体化访视在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恢复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5(5):567-568.

[7] 徐冬萍,胡柳.心脏专科医院护理人员电子绩效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0):4-5.

[8] 黄美红,俞文敏,张学敏,等.护理信息系统延伸功能的开发和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21):4-5.

[9] 靳萍,高山.手术申请与排班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42-44.

[10] 罗忠梅.基于医院网站的手术室模块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8):11-12.

[11] 邓曼丽,张伟丽,路晓霞,等.全麻手术后患者最适宜体位的分析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1):3768-3770.

[12] 唐锐,姜媛.外科术后体位改良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6):177-178.

[13] 张丽青,谷迪丹,许多,等.自主复苏体位对PACU全麻清醒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4):50-52.

[14] 李萍.妊娠妇女心跳骤停的抢救配合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2):1141-1143.

[15] 黄玲,张爱桂,蒙丽英,等.腹部手术病人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半侧卧位对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B):574-576.

猜你喜欢
麻醉手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手术之后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