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离梦想更近 比文学更广

2018-03-08 03:17肖惊鸿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现实作家

文/肖惊鸿

对于网络文学而言,刚刚过去的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不仅是网络文学一年间的发展变化是那么的五彩缤纷,回望再远一些,20年的风云变幻更是重重更迭,乱花迷眼。这是一条从远古神话脱胎而就的传承之路,这是一条异彩纷呈繁花似锦的创新之路,这是一条激情无限热爱非凡的梦想之路。

20年来,科技发展带来的媒介革命,孕育了一大批网络写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靠写作生存,在网络上筑梦。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作协的调研统计,截至2017年12月,网络作者数量接近1400万人。其中,驻站非签约作者,即广义上的网络作者,约1300多万,签约作者约68万。根据当前市场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40余家重点网站发展情况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各网站原创作品总量达1646.7万部,其中签约作品达132.7万部;2017年新增原创作品233.6万部,新增签约作品22万部。网络小说线下出版纸质图书6942部,改编电影(含网大)1195部,改编电视剧(含网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

如上的数字叠加,汇聚成网络文学光彩夺目的一片蓝海。他们用写作证明的不仅是文学本身,突破的也不仅是文学的固有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离梦想更近,比文学更广。

如果,以这一年为起点,我们将看到,2018年,改革开放40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注定也必然出现一些变化,值得我们用文字来庄重纪念。

致敬·传承

网络文学发轫时期,当年的榕树下还是创始人朱威廉的个人主页。他的梦想是,建立一个平台,让“文学成为大众的文学”。榕树下几经周折,到了盛大文学收购后,终成一个品牌标识,葆有了网络原创精神,使文学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学。许许多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圆梦,更让当时的许多80后通过网络写作一夜扬名。这是继80年代文学思潮之后的第一次网络文学浪潮,来得更大、更猛。榕树下孵化出来的知名作者创造了一个时代童话:韩寒、贾飞、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蔡骏、今何在、方世杰、慕容雪村、木子美、菊开那夜、西岭雪、沧月、郭敬明等等不一而足。还些,仅仅是榕树下一个网站培育出来的作者。网络写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巨大而深远的。用“雨后春笋”来形容这一批批网络作者,毫不违和。他们争先恐后,他们只争朝夕。他们从不同的站台不同的时间节点登上这列网络写作的时代快车,朝着同一个方向疾驶。这个方向,叫做梦想。在旅途中,更多的知名作者历练出来,唐家三少、血红、月关、跳舞、酒徒、天蚕土豆、耳根、忘语、愤怒的香蕉、流浪的军刀、骠骑、烽火戏诸侯、阿菩、陈词懒调、丁墨、吱吱、希行等等,等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为可喜的是,至今,他们没有到达终点,他们依然随着这列快车,向梦想疾驰。

当年的80后大多早过而立之年,甚至已近不惑。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网文写作的翘楚,唐家三少收获了一众青少年读者。当年他和血红有个约定,他们梦想在有生之年能写到1亿个字。在过去的14年总计一百六十七个月之中,唐家三少每天连载,没有一天间断,共计创作了近二十部作品,超过四千万字,出版了两百多本图书,总计销量过亿册。血红坚持写作超过十五年,写了十八部长篇,共计四千七百多万字。血红只管埋头写字,其他的事情由网站来打理;唐家三少除了埋头写字,还要时常经营一下自己的公司。这两位大神基于创作的两种选择,也正代表了当下网络名家的整体状况。唐家三少说:“如果没有网络的共享,没有网络文学和读者们便捷的交互,或许我不会走上创作这条路。”他的理想是,能够创作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把中国的文化,通过以内容为核心的多版权运营传遍全世界。

随着网络创作与文化产业产生市场关联,作为源动力的网络文学发生了井喷式增值,虽然经历了三年的起起伏伏,但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在粉丝经济的裹挟中,网络作家就像一颗颗新星,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挂一漏万,不能够尽数铺展。每一名作者都是一条奔涌而至的江河,汇入网络文学创作的这片蓝海。他们发出的那一束光,照亮了他(她)和他(她)的读者,还有周遭的一片天地。他们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像古老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一样,是的,像英雄一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字筑就的世界。他们用键盘向全世界宣告,一个伟大的文化奇迹诞生在当代中国。

当年的榕树下一路走来,已经变成互联网写作的里程碑。到了2017年,特别是见证并亲历了一个网络文学集团上市后,榕树下的价值早已不在市场效益,它更多地变成了互联网普适意义的精神领袖,承载了网络文学的原创精神。这精神,便是从现实抵达理想,又从理想抵达现实的路径。

助力·担当

2017年,适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十九大报告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详尽概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网络文学行业迅速行动起来,学习研究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十九大刚刚闭幕的那一天,在杭州,天蚕土豆、夏烈等几位网络作家、评论家聚在一起,商讨十九大报告对网络文学的方向性指引。他们越谈越明朗,越谈信心越足。是的,网络文学是时代的骄子。它应运而生,顺时而就。网络文学从本质上契合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从网络文学的源头看,东西方神话体系、中外文学经典、中国历史文化智慧以及当代人民生活体验,这些写作的矿藏,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人民的伟大创造与实践。这一切都是网络写作的素材源泉。因此,网络文学先天带有“人民”的基因,带有“人民性”的属性特征,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文学。这种属性特征一直存在于网络作家集体无意识的书写状态。作为网文创作的最大类型、培育了最多大神和最多读者的玄幻文,多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近年来成绩斐然的军事类网文,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网文,从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源泉;这一年蔚然成风的现实题材创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寻找不平凡的人物。这些类型多元化、主题多样化的网络书写,彰显了网络文学创作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这一年,从国家政策扶持到社会环境氛围,从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布局再到整个产业生态营造,都呈现出利好的一面。国家重视文化发展的力度前所未有,网络文学从业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党政部门对网络文学的领导和引导作用不断加强,中国作家协会进一步加大对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行业的团结、引导、协调、服务,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更加注重提升文学品质,促进作家创作、理论研究、版权保护、海外传播诸方面的长足发展。

这一年,和网络文学有关的政策频频出台,网络文学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措施更加清晰,网络文学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各地扶持措施渐次落地。其中,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主要任务。再次明确强调,要“发展网络文艺”,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大对网络文艺引导力度;同时,提出推进原创文化作品的版权保护,规范网络使用,加强互联网文化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提高网络文学等网络文化产品的原创能力和文化品位,促进网络文化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融合与沟通。这一年的“剑网2017”行动,对重点作品IP版权、APP领域等侵权盗版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发力狠、落地准、效力大、助力强。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及其产业的高度关注和包容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力量。这些,都给了网络文学创造者更好的发展空间。网络作家的创造精神空前高涨,正能量写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拥护。整个网络空间呈现清明净朗的美好景象。

这一年,党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主办的网络文学活动较之以往显著增多,网络作家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的作家培训,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编辑培训,包括团中央、统战部联合或独立举办的各种网络作家培训班,再到各网站、各地高校组织的网络文学培训,次递开花,势头正旺。各大网络文学平台,都在结合自己的平台实际,深入开掘创作力量。培育作者的各种举措层出不穷。

这些有组织、有目标的举措,汇聚正能量,聚焦文化生态,培育原创文学,培养作家队伍,增强了作家的使命与担当意识,孕育了新的创作力量。网络作家以积极的心态,用写作参与到新时代的伟大创造中,把为时代立言、为人民放歌当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彰显了文化工作者的担当意识。正如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中国作协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优秀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发布会上,网络作家代表唐家三少所讲:“在这个新时代,在网络文学这个崭新的行业,我们每一位网络文学作家都怀揣梦想之心、道义之心、创新之心、工匠之心、坚韧之心和永恒之心,努力创作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对于网络作家而言,写作已融入他们的生命。那么网络文学,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作者用生命铸就的事业。网络作家普遍受到鼓舞、激励和启迪,社会各界和网络作家自身对网络文学的期许不断提升。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肩上负有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他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创作激情,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努力做到引领和践行中国先进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中进步,在创造中实现梦想。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开始走上文化自省的道路,叩问自我,明了内心,将内动力与外动力结合起来,鼓足干劲,调整方向,蓄势再发。

网络作家们坚信,梦想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奋进姿态,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写,为时代而写,为家国而写,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而写。

多元·现实

网络文学产生于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组成部分。在当代文学发展大潮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从蹒跚学步到弱冠之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变革,也借此抵达了新时代的历史节点。

这一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成立,中国网络作家村建立,“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和“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先后举办,以及各地的奖掖举措,在提升网络作家影响力的同时,让网络文学创作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网络文学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统作家开始走出传统发表领域,尝试进行网络创作,扩大了网络文学表现的内容,突破了狭义上的网络文学疆土,丰富了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在更深远的意义上看,或可由此建立下一个世代的网络写作格局。网络文学创作的方式和手段在不断更新,进一步促进了文学创作的融合发展。这个过程,完美诠释了“扬弃”的深刻含义。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的创立,是对传统文学的一次扬弃,而印刷文学即传统文学借助网络再次入场,意味着文学新秩序的再次开启。从融媒体到融文学,文学视域更为辽阔,空间更为豁朗,未来值得期许。

这一年,出现一批以质取胜的网络文学作品。“精品化”“经典化”创作观念深入人心。网络作家们形成了思考为荣的新创作时尚。口水式写作走向式微;精致化创作得到更多作者的认同;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喜闻乐见受到广大网络作者追捧。作家们开始重视现实元素,改变了之前创作中过多幻想和架空的内容,更多关注家国命运与个体遭际;开始注重文学细节,向经典作品和传统文化借力;不断汲取二次元文化元素,保持作品形式创新,适应改编趋势,同时面向青少年读者布局。

格调健康向上、艺术质量上佳的优秀作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IP助力下,奇幻玄幻修真仙侠类作品社会影响更为显著,《择天记》《完美世界》《大主宰》《雪鹰领主》等作品版权运营开发成绩骄人;《奥术神座》《回到过去变成猫》《原始战记》《紫阳》《太玄战记》《放开那个女巫》《万古仙穹》等表现不凡。历史、军事、古代言情、都市言情等主流类型依然醒目,历史题材迅猛发展成就突出。《诡局》《夜旅人》《盛唐风华》《汉乡》《君九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他站在时光深处》等作品备受瞩目。

独创性是文学的生命,独立品格是文学的价值。网络文学创作主力稳健、异军突起,昭示着网络文学更多的可能性。2017年凸显了网络文学创作生态的包容性、多样性与丰富性。一大批优秀作品文笔娴熟,风格独到,既体现出网络小说写作技法的延续性,又蕴含了可喜的创新精神,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内容表现,彰显了当下网络文学的主流特征。网络文学类型创作的固有格局正在打破,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创作局面正在形成。这不仅是文学高峰形成的必要前提,也是文学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一年,无论是从政策导向,还是从网络文学行业布局,上下齐心,对现实题材创作空前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现实题材创作成为这一年度的核心特征,以主旋律为基调,“重大题材、重要主题和生活写实”创作出现生产引导机制。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四个讴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主义网络文学作品,成为年度重点,如《秋江梦忆》《宿北硝烟》。与此同时,出现一批侧重生活写实、讴歌平凡英雄的现实题材作品,如《心照日月》《第三重人格》《朝阳警事》。一批现实主义重大题材创作兴起,起到了风向标作用,如《复兴之路》《大国重工》《大国重器》。

中国作协网络小说排行榜对现实题材更为重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中国作协联合主办的网络文学优秀作品推介活动上榜书目中,有一半以上是现实题材作品。各大网站也在自己的业务发展规划中加大了对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视。更多作家关注现实题材创作,作品数量逐步增多,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一批思想内涵丰富、价值观正向的优秀作品,总体表现了青春、励志、热血、激情、奋斗,在时代大潮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体现出与主流文化相契合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

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基于社会现实而又试图超越生活日常的现实元素,成为催生本年度新兴“类型文”潮流的第一驱动力,如工业强国文、都市异能文的兴起。《武道宗师》《美食供应商》,以都市时尚生活、社会现实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现实元素”,赋能超现实世界,以“小说照亮现实”,在虚拟世界里映射我们的时代生活,将直播、网红、红包、电竞等现实元素,赋能于各种非现实类题材,获取“被创造的现实感”。由虚向实、由实向虚、虚虚实实,虚实融合,“少年感”“少女心”“少年魂”爆棚,弥漫整个社会的抗争和奋斗思维,以及孕育其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为中国网络文学现实主义新时代,弥合现实和理想的裂隙,提供了“建构”现实主义的内在动力。

中国网络文学20年,与其说是文学的胜利,毋宁说是想象力的解放,它拓展出一个比文学更广阔的虚拟现实空间。

网络文学开拓的是天空与大地的距离。想象与现实是鱼之于水、鸟之于天空。想象的世界越是虚幻,就越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文学的意义,在于寻找文字背后的含义。那个虚拟的世界是一面镜子,它的背面映照的正是社会,更可贵的是,在现实与虚拟交互之间留存的,是现实主义所具有的批判意识、人文关怀以及精神建构的力量。

简言之,中国网络文学创作发展的驱动模式,立足于幻想与现实,并形成内在张力:因为立足于幻想,网络文学超越了日常感知,抵达了由现实生发的奇妙想象;而网络文学看似虚幻虚拟的想象,恰恰穿透了生活现实,正是现实主义精神所在。就连网络文学最大门类的玄幻小说,许多作品也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品质。

这正是网络文学的奇特之处。它以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与波澜壮阔的时代和生活紧密关联,并以它为原型,为起点,映照现实、重塑自我,并反过来参与和影响现实,在奇异瑰丽的想象中,从现实到理想,又从理想回到现实,重新赋予现实以新的秩序、意义和价值。

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生活是创作的不竭之源。“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现实题材创作或将成为中国网络文学新时代的新起点。

评价·传播

网络文学创作发展到目前,内涵十分丰富,变化非常活跃,新现象、新热点层出不穷,许多关键词引人注目。“价值导向”“评价标准”“生态发展”“IP热潮”“网文出海”等等不一而足。网络文学内容深耕、评价体系、现实精神培育等等问题受到业内外更为密切的关注和研究。

这一年,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持续发力,有迹可寻。本年度网络文学评论与批评的焦点问题和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作品综述与评论、影视改编与IP开发、传统文化和海外传播。理论研究界对网络文学关注度整体上升,但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媒体大都集中在传统纸媒,范围不广,影响力有限。发表的媒体属性不同,理论评论滞后于创作的问题尤为突显。值得注意的是,除《南方文坛》《文艺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传统印刷媒体之外,新的网络媒体也加入了网络文学研究队列,并以其鲜明的社区属性和网络特点,贡献了动态性强、颇有价值的一手研究资料。

值得肯定的是,因网络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在充分全面评价作品的同时,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秉持了一种宽容的学术态度,摒弃了纯文学意义上的求全责备,针对网络文学创作本身的“长、快、爽”,以及以网络文学原创为核心的IP运营机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扬弃的批评精神,给予网络文学作者积极正面的鼓励、引导,以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走向新时代的繁荣兴盛。

近两年IP泛娱乐潮兴起,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成为原创IP的重要源头,并且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对网络文学作者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网络文学的产业化成为当下最重要的布局,这也是网络文学最伟大的实践。2017年,网络文学内容原创本身的产业规模虽有100多亿,相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比例依然有限。但是,以网络文学为核心源头的文化产业,却是以几何速度在增长。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形态正在以非常丰富的形式放大着网络文学,让网络文学这片蓝海发生奇妙的变化。

在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下,在市场的有效探索中,网文出海的第一波,在2006年已经起航。从俄罗斯到东南亚,从北美到其他国家,甚至是像海陆丝绸之路一样,许多网络文学行业的有识之士正在搭建网络文学之路。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开拓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文化输出的道路。国内主要网站做出了有成效的探索。阅文、掌阅,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阅文率先建立了起点国际站,成为第一家正规海外传播平台。他们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读者的喜好,有针对性地输出内容,甚至是定制内容,将优质网络文学介绍到海外,获得巨大反响。

网络文学是一个浩大的矿藏。相对于大量的原创,目前的IP开发依然、仅仅是一小部分。如果将网络文学整体看成一个产业,产能和上升的空间是巨大的。网络文学是伴随新科技诞生,它的本质属性就是年轻态,是不老的产业。目前网络文学的90后读者占六成以上,甚至写网文的90后作家也渐成主体。90后年轻作家比例在逐年攀升,审美趣味趋向二次元化,由此也会带来新问题。归纳起来讲,一是网络文学创作如何健康发展;二是网络文学研究与批评如何快速跟进;三是网络文学产业化即IP热与泛娱乐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价值导向。

网络文学的问题和成绩一样,一切都在路上。一切指向前方。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现实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