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北缘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2018-03-09 06:29付梦渠左明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长率林龄材积

付梦渠,左明华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0)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优良用材造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松脂产量高等优良特性[1]。马尾松大径材在木材加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天然林大径材资源较少,人工林大径材的培育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2]。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理条件,其生长过程表现出较大差异[3,4],这主要是林分生长与自身遗传特性、立地条件、气候因子密切相关,同时也受人为经营管理的影响,因而研究林木生长规律对林分经营管理等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5~7]。对广元市利州区的48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生长规律分析研究,旨在为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及大径材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位于广元市利州区东坝黑石坡林场,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5°27′至106°04′,北纬32°19′至32°37′之间,海拔454 m~1 917 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无霜期共263 d,年日照时数 1 342 h,年均降雨量980 mm。黑石坡林场马尾松人工林于20世纪60年代营造,林分密度约90株·0.0667 hm-2,株行距3 m×3 m,冠幅6 m×6 m,活枝下高10 m。

2 试验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016年3月在黑石坡林场设置了3个20 m×20 m的临时样地,对样地内的马尾松进行每木检尺,根据调查结果在各样地内选择1株平均木作为解析木,共3株。3株解析木(1、2、3)的生长环境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解析木生长情况

2.2 试验方法

(1)树干解析与分析

对采集的3株平均木,按2 m区分段进行树干解析。用直尺按南一北、东一西方向量取树干解析圆盘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各年轮直径等指标。根据获得的解析木的树高(H)和胸径(D)数据,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出相应材积(V),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i为第i个区分段中央断面积;l为各区分段长度;n为区分段个数;g′为梢头断面积;l′为梢头长度。

材积生长率计算采用普雷斯勒生长率公式求算,公式如下:

Pv=(Va-Va-n)/(Va+Va-n)×200/n

式中:Pv为材积生长率;Va为调查末期材积量;Va-n为调查初期材积量;n为龄级数。

(2)生长方程模拟

分别将解析木的胸径、树高与材积同林分年龄建立回归方程,采用具有典型代表的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其表达式如下:

Y=a/(1+exp(-k(x-xc))

式中y为生长量;x为生长时间;k、a、xc为待定参数,用SPSS17.0软件中Marguardt迭代法求解。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3株马尾松解析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树龄均为48 a,以5 a为1个龄级进行统计分析,取得3株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最后取其平均值(见表2)。

图1 树高总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过程图

3.1 树高生长过程

由表2与图1分析可知:3株48 a生马尾松平均树高为17.37 m,在其树高生长过程中,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均在10 a生时达到各自最大值,分别为0.53 m与0.43 m。此后年平均生长一直平缓下降,而连年生长量是先下降后在40 a生时再次达到高峰值(0.37 m),然后平稳下降。年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第1次相交于14 a生,第2次相交于40 a生。48 a生的连年生长量为最小,仅为0.26 m。

表2 马尾松树干生长过程

3.2 胸径生长过程

由表2与图2分析可知:48 a生马尾松的去皮胸径达26.15 cm,在胸径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年平均生长量的变异范围为0.39 cm~0.55 cm,连年生长量变异范围为0.39 cm~0.80 cm;连年生长量曲线出现2个波峰(10 a生,35 a生)与1个波谷(20 a生),年平均生长量曲线也出现2个峰值(10 a生,40 a生)与1个低谷期(20 a生~25 a生);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了3次,分别在14 a生、26 a生与46 a生时;胸径的速生期出现两个阶段,分别在10 a~14 a和30 a~45 a间。

图2 胸径总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过程图

3.3 材积生长过程

由表2和图3分析可知,48 a生马尾松的材积达0.48415 m3,据材积总生长量曲线可看出自25 a生开始,材积进入速生期;在材积生长过程中,连年生长量在40 a生时达到最大值0.02400 m3,此后开始缓慢下降;而年平均生长量一直平稳的增长,至48 a生时,两曲线尚未相交,说明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尚未达到最大值,此时马尾松材积生长仍存在旺盛期,马尾松的数量成熟龄要大于48 a。结合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情况,马尾松人工林分第一间伐时间应在15 a生左右,此时间伐可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扩大林木树冠的营养空间,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图3 材积总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过程图

3.4 材积生长率

树木生长率可表现其生长相对速度的快慢。马尾松材积生长率随着林龄增加而降低,且表现为先快后慢的趋势,材积生长率在5 a~25 a快速下降,30 a后平缓下降(见图4)。

图4 材积生长率

3.5 生长模型拟合

3.5.1 生长方程拟合

根据马尾松的生长过程求出树高、胸径与材积的待定参数a、xc、k的值(见表3),并对参数进行显著性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3与表4知,马尾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的待定参数的P值均小于0.0001,说明所求参数代入生长方程中,y与x的回归关系极显著。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的精度分别为0.9936、0.9858、0.9998,说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材积与林龄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拟合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林木生长情况。

表3 树高、胸径与材积的待定参数值

表4 待定参数的方差分析

3.5.2 拟合方程检验

通过对马尾松树高、胸径和材积与林龄的回归方程可知,其相关性较高,拟合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验证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模型的可靠性,将林龄代入生长方程进行各测树因子的预测(见表5)。由表5知,实测值与预测值比较接近,各测树因子不同林龄的残差值均较小,预测值能够较好的反应林分生长情况,拟合的生长预估模型较科学,可应用在实际生产中。

表5 树高、胸径与材积拟合方程的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1)马尾松树高连年生长量速生期在6 a~15 a,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均在10 a生时达到各自最大值,分别为0.53 m与0.43 m,此后逐渐下降,并于14 a生时相交。

(2)胸径连年生长量变幅大于年平均生长量的变幅,连年生长量在第10年和第35年时两次达到峰值,胸径的速生期出现两个阶段,分别在10 a~14 a和30 a~45 a间,连年生长量与年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了3次,这与连细春[3]的研究结果相似,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有两个波峰,这与马尾松人工林自然整枝及人为疏伐抚育有一定关系。

(3)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40 a生时达到最大值0.02400 m3,而年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增长阶段,材积生长的速生期自第25年开始,在48 a生时,材积数量仍未成熟,而闽南地区的马尾松数量成熟龄在40 a生,黔南地区马尾松数量成熟龄在65 a,广元马尾松数量成熟龄出现时间相比闽南地区延迟10 a相比黔南地区早17 a[3-4]。考虑永春县年均温21℃、全年无霜期320 d、年均降雨量 1 600 mm~1 800 mm、年日照时数 2 000 h以上,以及独山县年均温15℃,年降雨量 1 346 mm,两者与利州区的气候因子有明显差异,因此温度、降雨量、日照时长等气候因子可对马尾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造成一定影响。

(4)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马尾松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与林龄的生长方程,分别为YH=19.169 36/(1+exp(-0.087 94×(x-24.549 44))、YD=34.831 04/(1+exp(-0.079 36×(x-33.776 92))、YV=0.636 36/(1+exp(-0.147 32×(x-40.061 83)),拟合精度均在0.98以上,拟合效果显著。对拟合方程进行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不大,预测值能够较好的反应林分生长情况,拟合的生长预估模型较科学,有实用价值。

[1] 万鹏,史玉虎,漆良华,等.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与晚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比较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4,(3):1~4.

[2] 彭龙福.马尾松大径材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中国林业调查规划,2000,(3):17~20.

[3] 连细春.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11~8212.

[4] 吴鹏,丁访军,许丰伟,等.黔南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8):51~55.

[5] 韦善华,覃静,朱贤良,等.南宁地区灰木莲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5):174~178.

[6] 唐继新,白灵海,郭文福,等.红椎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4):51~54,60.

[7] 梁建平,蒋军林,秦武明,等.广西南宁46年生降香黄檀人工林生长规律[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32(4):523~528.

猜你喜欢
生长率林龄材积
杉木胸径性状遗传参数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广西一元立木材积表适用性评价
檫树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川西亚高山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阿拉尔地区胡杨材积与胸径、树高的关系分析
海南省桉树生长率模型研建
红松材积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及二元回归方程的拟合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