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2018-03-13 01:41张烨飞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2期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螺旋

张烨飞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影像科,江苏 靖江 214500

引言

胰腺癌属于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位于腹膜后,周围毗邻脏器较多且血管密布,因而胰腺癌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1-2]。因本病恶性程度较高,且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确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既往研究显示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5%,即使手术切除其5年存活率也不足20%[3],而李亮等[4]研究提示及时对胰腺癌患者施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100%,可见早期准确诊断对胰腺癌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准确诊断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病灶、明确病变性质及病灶周围组织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并对胰腺癌术前分期进行鉴别[5],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进展,影像学技术在各类恶性肿瘤中诊断价值日益增高,但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如何选取合理技术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6]。为此本文采用64层螺旋CT影像学技术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展开临床对照分析,结果简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入院观察有明显腹痛、黄疸等临床表现;② 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 合并其它类型恶性肿瘤病史;④ 合并精神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⑤ 对本次研究依从性不高。45例胰腺癌患者,男、女各35、10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1.29±10.12)岁,临床表现:腹痛、黄疸、纳差、失眠、发热各35、15、25、15、30例。纳入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同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1.2 研究方法

1.2.1 64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

采用西门子公司提供的型号为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机,纳入病例患者接受检查前均禁食8 h,于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扫描检查,检查前饮水600 mL以充盈十二指肠,取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从隔顶直至双肾下极平面,随后再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条件:120 kV、300 mA;扫描参数:准直0.5 mm,层厚、间隔均为2.5 mm,螺距5.3,距阵512×512,视野348 mm×348 mm,机架旋转时间0.5 s/rot,扫描延迟时间依据小剂量试验以确定,阈值180 HU。在肘静脉处以3~4 mL/s速率为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海醇80 mL,由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团注,注射后采用30 mL生理盐水以同样速率冲洗。同时为患者行Ⅲ期动脉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后25 s行动脉期扫描,35 s后行胰腺期扫描,75 s后行门静脉扫描。

1.2.2 胰腺癌分期诊断标准

胰腺癌分期标准参照日本胰腺病协会制定的胰腺癌分期标准[7],Ⅰ期诊断标准:肿瘤直径小于等于2 cm,经影像学检查无血管侵犯及转移;Ⅱ期诊断标准:2 cm<肿瘤直径≤4 cm,镜下观察包膜癌细胞浸润,且无血管侵犯及转移;Ⅲ期:肿瘤直径>4 cm,合并第一、二站淋巴结转移,但未远处转移;Ⅳ期诊断标准:肿瘤直径>4 cm,第三站以上有淋巴结转移亦或远处转移。其中仅Ⅰ期为胰腺癌,其他3期为肿瘤进展期。CT诊断胰腺癌的标准[8]。

1.3 分析指标

分析指标有:① 64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② 64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③ 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④ 影像学图像分析。胰腺癌患者经影像学扫描后所得图像由我院两名专业影像学医师阅片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64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1)胰腺癌患者影像学表现:经64层螺旋CT确诊胰腺癌患者35例,64层螺旋CT平扫显示患者胰腺肿大64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形态不规则,病灶区密度不均,经增强扫描早期提示胰腺实质内低密度影(图1)。

(2)胰腺癌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关系:经64层螺旋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壁浸润,肠管狭窄且易见胰头癌,体尾部癌则常侵及胃后壁以及脾门周围结构,64层螺旋CT显示病灶肿块与受侵脏器之间脂肪间隙消失,两者间界限不清亦或密不可分,脏器受侵部位呈强化后局限性低密度区,另胰尾部癌肿瘤易压迫脾门结构,造成门静脉高压征象。

2.2 64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64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参照病理结果分别为 77.78%(35/45)、0(0/0)、77.78%(35/45),见表1。

2.3 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胰腺癌Ⅰ、Ⅱ、Ⅲ、Ⅳ期各12、8、15、10例,而64层螺旋CT准确诊断胰腺癌Ⅰ、Ⅱ、Ⅲ、Ⅳ期各7、6、13、9例,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术前进展期诊断准确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64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例)

表2 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例)

3 讨论

胰腺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因胰腺位置较深,发病较隐匿且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本病早期诊断率较低,患者常表现为腹痛、纳差及黄疸等,早期诊断中易与其它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延误疾病诊治[9-10],现阶段临床对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技术。早期对本病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查,虽其具有操作简单及成本低和无创等明显优势,但因胰腺所处位置较深,前方易受肠气影响,因而诊断准确率较低[11]。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进展,多种影像学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手术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患者首选方案,但因胰腺癌具有恶性分化特点,病情进展加快,因而术前对其分期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对患者手术方案制定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CT是诊断胰腺癌及术前分期的重要手段,虽既往研究报告早期提出[12],但目前有关64层螺旋CT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仍缺乏理论依据。为此本文展开对照性研究,结果显示64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参照病理结果各为77.78%(35/45)、0(0/0)、77.78%(35/45),在术前分期诊断中,64层螺旋CT对胰腺癌进展期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CT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形态学改变以及各组织密度间变化,同时对肿瘤周围器官受侵程度以及血管受侵程度可较好观察到,即可明显诊断出远处转移灶等特点[13],而64层螺旋CT是一种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64层螺旋CT较单层螺旋CT设计原理和构造上除了z轴上设有多排探测器结构以外,还有多个数据采集通道,对肿瘤病灶可更快、更好、更大范围地检查,也扩大了CT的临床应用范围[14],对胰腺癌周围血管受侵情况可较好显示,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占据优势。64层螺旋CT在胰腺癌诊断过程中可弥补超声极差劣势,扫描过程中不受患者体重及胃肠道气体影响,且有较高密度分辨率,并具有重复操作性,其常规平扫时可对胰腺病灶形态、位置、直径等有较好显示,而行增强扫描时可对肿瘤、肿瘤结构以及胰周组织关系等进行清晰显示,尤其是对胰腺相关血管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较好显示作用,而这些直接反应胰腺癌分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是否可进行手术切除[15]。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胰腺癌患者经64层螺旋CT平扫后显示胰腺肿大,肿块边界较模糊,而行增强扫描时显示肿块实质内呈现出低密度影,同时还伴有胰管及胆总管扩张等间接影像学征象[16-17]。初步证实了64层螺旋CT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谢环环等[18]研究中的结论相吻合。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初步证实了64层螺旋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在胰腺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对临床手术方案制定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大临床意义。

[1]El Shafie RA,Habermehl D,Rieken S,et al.In vitro evaluation of photon and raster-scanned carbon ion radi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gemcitabine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s[J].J Radiat Res,2013,54(S1):1113-1119.

[2]刘肇修,肖明兵,江枫,等.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2016,56(40):53-55.

[3]李飞,付敏.CA19-9、CEA、CA125联合B超、增强CT、MR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7):522-524.

[4]李亮,程三房,乔万海,等.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学诊断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8):4-6.

[5]韩丽,夏廷毅.CT和MRI及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1(7):777-780.

[6]王树成.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1):103-104.

[7]Isaji S,Kawaiada Y,Uemoto S.Classific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UICC classifications[J].Pancreas,2004,28(3):231-234.

[8]方旭,边云,李骁,等.胰腺癌淋巴结转移MSCT影像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6,16(5):305-309.

[9]Saftoiu A,Popescu C,Cazacu S,et al.Power Doppler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pancreatic cancer and pseudotumoral chronic pancreatitis.[J].J Ultras in Med,2006,25(3):363-372.

[10]邬小平,杨军乐,银小辉,等.MR及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5):6-8.

[11]钱银锋.影像学检查在胰腺癌诊断及临床决策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1):7-9.

[12]董猛,常冬姝,胡琪璐,等.胰腺癌CTV范围的多排螺旋CT与病理学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1):54-58.

[13]孙宏立.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在胰腺癌术前分期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7(6):118-119.

[14]潘树波,赵红川.64层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评估胰体尾癌侵犯脾动脉的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4,29(2):153.

[15]吴丽娜,鹿强.心脏二尖瓣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90-92.

[16]林岩峰.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胰腺癌T、N、M分期及可切除性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31(1):52-53.

[17]郑伟,康静波,温居一,等.不同方案化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6,11(11):1657-1661.

[18]谢环环,林晓珠.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22(1):87-91.

猜你喜欢
胰腺癌胰腺螺旋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旋风“螺旋丸”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致病基因表达谱的分析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