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蓝领创新先锋
——记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技能大师张奋

2018-03-13 05:39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煤矿工作部供稿
当代矿工 2018年3期
关键词:拖缆采煤机技能

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煤矿工作部/供稿

张奋,中共党员,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一名农民轮换工一步一个脚印磨练成长为一名蓝领创新先锋,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技能大奖”“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50多项荣誉。2012年被国家人社部命名为首批50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首批命名的14家行业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也是神宁集团连续3年表彰的优秀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他立足岗位不断创新,带领身边工友和创新团队先后攻克生产技术难题300多项,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摸索出一套“看、问、嗅、摸、听”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检修绝活,创出了精修万余台设备无一返修的奇迹。先后有CST冷却辅助装置和堆煤传感器2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沿空留巷技术、桂云皮带更换法等创新成果获国家奖项3项,神华集团奖项22项,神宁集团奖项36项。特别是成立工作室以来,带领51名劳模创新团队为工作室探索出一条集攻关、研发、传艺、交流于一体的高效运行模式。为自治区12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集团公司100多家劳模(技能人才)工作室的创建提供了一手资料和创建样板。

他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学徒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创造了自治区、神华集团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撰写了综采、综掘等方面技能提升实用读本28本。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工自学会、青年志愿者科技课堂、张奋技能基金会、科技课堂奖励基金会、高技能人才科技课堂、青工提技星光大道、员工提技能班组大比拼、提技增素俱乐部、技能提升论坛、多岗联动菜单定制式师带徒、头脑风暴+e组创新课堂等。总结了带徒技巧四步曲、速看电路图技巧、电工自我保护技巧及多岗联动菜单定制式师带徒技能人才速成法。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为上万名一线蓝领铺垫了技能成长、成才、传授技艺的平台,带出了全国技术能手3人、自治区首席技师2人以及近100名自治区、神华集团、神宁集团技能状元和技术能手,同时在近5年为宁东新建矿井带出了1200多名能独当一面的各类蓝领精英。

攻关+研发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他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练就了精湛的电气维修技术,特别是在综合机械化采煤电气维修方面具有独特见解,多次独立承担、组织重大科技课题攻关。参加了48个综采工作面的安装、回采、回收。带领他的工友和创新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先后对高档普采180型刮板机、MG-240型采煤机牵引的电缆夹板、MG-2×375采煤机调高电磁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扇形带4.0米的木板梁支护改造成为2.2米的π型钢梁对接,自行设计制作了刮板机负荷监测装置,发明了用材质相符的锰板给刮板两头穿靴焊接的方法,对采煤机截割电机超温报警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电缆阻滑器、CK—2扩音电话速排故障诊断仪、转载机自动托移装置、MG-2×375采煤机旋转拖缆装置、采煤机双向割煤新工艺等科技成果,直接或间接累积创造出巨额的经济效益。

在L1514工作面开采期间,由于采高低,采煤机拖缆装置设计不够合理,根本不能适应现状,在采煤机行走割煤时,电缆严重折损,两根新电缆使用期限不到一周,而且每班5名电工整天围着拖缆转,但还是影响生产,针对这一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他开始与厂家联系,厂家的售后服务人员到现场,看了现状后,也只好摇摇头说没办法。唯一的办法只有靠自己了,为彻底解决这一疑难绝症,他和工友们带着纸、笔、干粮,在现场进行观察琢磨,寻找损伤的原因,针对运行的采煤机拖缆进行设计,虽然设计难度很大,两天后初步设计出一套,结果安装上效果不明显,觉得和原来的差不多,但是,他并没有对自己灰心,没有失望,因为每一次小改小革,是不可能一次性百分之百成功的,还存在一定风险,怎么办?继续设计,继续制作,前前后后把拖缆装置改装了7次,将采煤机拖缆由单链牵引改为双链牵引,制作能适应现状的拖缆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使一根电缆的寿命由一周延长到了8个月,工效提高了26倍多,一年节约人工工资和材料费用65多万元,此项创新被矿上命名为“张奋旋转拖缆”。该成果填补了低采高采煤机托揽由固定变为旋转的空白。

回采L3314工作面时,他提出并实施“双向割煤”新工艺,使该工作面回采速度由原设计的15个月缩短为10个月,工效提高了5倍,一年累计多出煤39万吨,节约工资和材料费用近260万元,填补了宁夏煤炭开采方式的空白。

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他,不仅在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上有独特之处,在设备操作和检修过程中还有着超人的风范。他摸索出了一套“看、问、嗅、摸、听”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检修绝活。“看”就是看设备的状态,“问”就是问故障出现的现象,“嗅”就是嗅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味道,“摸”就是摸设备表面的温度,“听”就是听设备运转的声音。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状态与正常状态进行比较,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提高设备开机率。无论这些电器设备多么“难缠”,多么桀骜不逊,一经他之手,便会百病除去,如同被驯服的绵羊。多年来,经他检修的万余台电器设备无一返修。灵新煤矿采煤电器设备故障率在宁夏煤炭行业达到最低。

认真+执著 成为传帮带人的职业追求

26年来,张奋始终践行“学习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的理念。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过硬的技能,他先后购买了价值5600元的各类机电维修专业书籍200余本,自学了电气维修、电子电路等课程,做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在笔记中记载了上千种故障及排除方法。撰写了综采电工技术问答500问、多岗联动菜单定制式师带徒等实用读本28本,这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读本已成为神宁集团综采维修电工实用型培训教材。

1992年,在高档普采队当电工班长期间,针对灵新煤矿采掘技术工人急缺,常常因为一个小小的设备故障而影响生产的情况,他自发组织26名机电维修工成立了宁夏首个企业员工技能提升自学会,1992年、1994年原灵武矿务局举行的两次技术大比武,灵新煤矿独占鳌头,有10人获得名次。仅仅两年时间,带出了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22名。

1997年,他还开辟了集团公司第一个“青年志愿者科技课堂”,也是宁夏煤炭史上个人掏钱企业收益的第一人。他用平时省吃俭用、小改小革和提合理化建议得来的8500元存款,购买了综采电工等专业书籍和教学用品,办起了业余培训班,用了不到3年时间,有168名徒弟在灵新矿采掘区队和宁东周边新建矿井扛起了大梁。

2005年初,他将获得中华技能大奖政府奖励的一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他也是中国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唯一一个捐献的个人,同时灵新矿出资2万元,设立了“张奋技能基金会”。到目前为止,“基金会”先后为工友赠送专业书籍1650余册,购买学习笔记本3100余本,受益者达6083人。2009年初,灵新矿以张奋的名字命名了“张奋高技能人才科技课堂”,累计开班32期,滚动实训本矿在岗员工1620人,为周边新建矿井培养岗位技术骨干960人,为宁夏煤校和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培训学生5260人,先后8次承办了集团公司举办的矿井维修电工等1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竞赛活动,鉴定人次4860次。在集团公司第四届、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有8人获得了集团公司技能状元,有15人获得比赛第二名,7人获得比赛第三名。

自2012年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提技星光大道、员工提技能班组大比拼、年提技增素俱乐部、技能提升论坛、多岗联动菜单定制式师带徒、头脑风暴+e组创新课堂等。累计举行现场技能传授220次,举办各类技能擂台赛36次,开展技能经验交流切磋活动27次,收益者达1520人。

近期,他又在思考一个新课题:如果有更多的年轻工人热爱技术,全国技能比赛的舞台上将会演绎多少神华蓝领精英的精彩故事。

神华集团,一块深植“工匠精神”的土壤,只有这样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卓越不凡的“大国工匠”——张奋就是其中之一。

猜你喜欢
拖缆采煤机技能
煤矿用隔爆型采煤机电机FMECA分析
拖缆引绳的设计改进
拖缆对水下航行器的操纵性能影响
潜水器水下拖带航行运动响应数值计算与性能分析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海洋平台工作船深水大型拖缆机选型分析
MGTY300/700-1.1D采煤机制动系统分析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