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养老助老服务的做法

2018-03-17 06:42北京京顺老年病医院101300潘义民郭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老年病医养医护人员

北京京顺老年病医院(101300)潘义民 郭霞

1 为政府助推“医养结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1.1 医院与民政机构共同打造“医养结合”联合体。2017年顺义区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从东院区腾出二层楼开办了老年病医院门诊部,2018年从西院区腾出五层楼开办住院部。从而使京顺老年病医院与顺义区民政局第一社会福利院573名入住老人实实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

1.2 确立了老年病医院定位与发展新模式。明确老年病医院重点把“讲政治、做模式、建专科”作为工作导向,建设老年慢病和临终关怀两个特色学科,打造区域化样板工程,树立政府政绩形象,根据养老院和驿站的规模与地理位置,确定巡诊频率与巡诊路线。

2 为社会积极覆职尽责,确保责任认知到位

2.1 向养老机构老人许承诺。一是开通绿色医疗服务通道。老人可享受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入院的服务;二是提供上门医疗健康服务。免费为养老院、驿站提供健康讲座、健康咨询、护工培训等医疗服务;三是实行上门便捷医疗服务。为养老院、驿站提供专业上门体检、送医送药等服务;四是实施利民惠民政策。为自费老人住院实行减免10%医疗费惠民政策,对部分来院不方便老人,实行区域内入院、出院车接车送服务;五是享受三级医院专家医疗服务。入住医院的老人可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会诊、查房及咨询等服务。

2.2 向养老机构提供帮扶。对医院周边六个养老驿站,采取由院领导带头,定时间、定内容、定专人每月深入到养老机构,养老驿站及周边小区主要居住老人家庭,送医、送药、体检、咨询服务等,需要住院的老人用车接回住院检查治疗康复。

2.3 上门为全区90岁以上老人体检。“感恩”是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医院连续四年,固定专车、医护人员、专用设备,逐一上门为90岁以上近5000人次老人体检,每年体检需持续三个月以上。

3 为家庭主动分忧解难,确保三级保障到位

①设立医务室,使日常医护服务跟上。医务室设4名医护人员,是社会福利院500余名入住老人的第一防护窗口,实行医护24小时值班,每日巡诊,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一旦出现异常病情,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②设门诊部,使一般诊疗服务跟上。“医养结合”设门诊部是解决入住老人便捷安全保障之一,是前沿哨兵,一旦有突发疾病,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③设住院部,使重病诊治及安宁疗护跟上。住院部医护人员齐全,技术力量较强,是入住社会福利院老人的医疗最终保障站,身体不适及时入住院诊治,后期老人的安宁疗护,是住院部保障的终点。

4 为老人全心竭诚服务,确保爱心到位

4.1 心理上辅导。医护人员开展心理疏导,通过与老人谈心,叙家常,听老人讲述他(她)风光故事等,建立相互间信任,从信任中帮助化解心上的忧愁。对于有脑血管病后遗症,心胸狭窄的老人,用一些药物与心理疗法并重能起到较好效果。

4.2 疾病上治疗。对症治疗是治疗老年慢病的原则,尽量少用药,采用多种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系统调理性治疗。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住院老人使用吸氧疗法、饮食、针灸、推拿按摩、中药导入等取得好的效果。

4.3 在收治条件上讲满意度。医院在试运营的当天,收治了92岁马殿奎,93岁张玉连两位抗美援朝老兵,其中张玉连已在他院住院八年,且患有多种疾病。医护人员日日夜夜守护在他身边,大便干燥,医生下手抠大便,护士握手鼓励他,一次次报病重,报病危通知,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护理,使93岁的老人化险为夷。在收住老人中,有的写表扬信,有的送锦旗,有的用不同的方式赞誉。

4.4 规范医护巡视病房内容。医生巡视病房做到:“一问”、“二评”、“三核对”。一问,即问患者言语、肢体、自我感觉是否有异常;二评,即评估患者护理等级;评估患者医疗、饮食、康复方案可行性。三核对,即核对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核对患者治疗效果是否显著;核对患者是否知道责任医生、护士。护士做到“一查”、“二对”、“三关注”。一查,即查患者及陪护人员是否在位;二对,即对患者是否按医嘱实现治疗;对患者各种标识是否准确。三关注,即关注输液与各种管路是否正常;关注患者心理与情绪是否有异常;关注室内卫生与物品规范放置是否到位。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及养老服务的需求增大,养老要充分利用区域性社会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养老计划,有考核,有责任目标,有资金支持,是创新发展“医养结合”新型模式的期盼。

猜你喜欢
老年病医养医护人员
医养当兴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人体衰老认知与测试量表构建及其在老年病中的应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