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03-17 18:29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谢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延续性脊髓出院

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00)谢瑜

本研究为明确延续性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对一组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而另一组则加用延续性护理,现报道两组生存质量、并发症指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50例,其收治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4月。其中,研究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8.45±7.19)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8.96±7.0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在住院期间积极治疗原发病,出院当天对患者、家属交代脊髓损伤康复期间注意事项,告知其如有不适感立即复诊;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研究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出院前护理。由康复科护理人员建立护理延续小组,负责患者出院前各种宣教工作以及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同时,建立完整随访记录,包括患者年龄、住院号、性别、家庭住址、姓名、电话等信息,特别是家庭住址、电话,一定要填写正确;出院前对患者家属展开健康宣教,包括排便功能锻炼、导尿注意事项、肌力训练等,并鼓励家属学习基础的保健护理方式,确保其住院、出院护理实现无缝对接。(2)出院后护理。①基础护理。患者应定期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情况、心理变化以及生理状态等,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告知家属如何有效监测病情,并告知其并发症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同时,指导患者、家属记录护理日记,包括患者何时开始主动运动,何时下床运动,何时进行排尿排便训练等。此外,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排除潜在影响疾病康复的危险因素,改善其康复环境。帮助患者疏解内心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告知其自行排解不良情绪的正确方法。②康复训练。首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训练,包括肌肉牵张、关节牵张,从而缓解肌肉痉挛,严重者应增加手指抓捏训练等;其次,轮椅训练,即指导患者学会控制轮椅,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最后,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纤维食物,并通过按摩腹部等方式,促使患者顺利排便。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发症发生率;②参考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出院当日、出院6个月的生存质量水平;应用百分制,且SF-36评分与患者生存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n,%)对比实行t检验、x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6.0%,有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

2.2 生存质量 研究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是(85.72±3.28)分,对照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是(70.46±4.18)分,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7.936,P=0.000)。

3 讨论

脊髓损伤指因各种因素所致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可对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导致患者丧失活动能力。有学者认为[1],临床工作人员可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活动障碍,提升其生存质量,但该观点尚未获得医学研究人员的一致认同。目前,常规护理在脊髓损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频率最高[2],即在患者出院期间提供基础护理,出院当日予以相关指导等,应用效果有限。相比之下,延续性护理可谓住院护理延伸部分,能帮助患者在出院后恢复期获得持续的卫生保健服务,加速其康复,并避免患者因病情恶化而再度住院,最终减少卫生服务成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良好。经本研究发现,延续护理内容更加全面,涵盖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生理各方面护理干预,且要求记录护理日记,便于工作人员随访时全面掌握患者康复锻炼情况,从而予以相应指导,进一步改善其康复效果。

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生存质量评分较高,可见延续性护理在提升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脊髓出院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