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8 01:34罗春虹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罗春虹

【摘 要】本文论述课堂观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提出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践行课堂观察、根据多元化的语文授课课型选择课堂观察、研究文本特点在课堂上选择合适观察点等应用策略,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 第一单元《荷塘月色》为课例阐述课堂观察的具体实施步骤,即课前会议明确主要内容、课中观察做好信息整理、课后会议形成科学评价。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观察  授课课型  应用策略

【中图分類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04-02

近年来,课堂观察以其独特的听评课优势在教育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课堂应用实践使其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性学科,在教学中运用课堂观察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一、课堂观察的内涵

课堂观察,简而言之,即在课堂上所进行的观察行为。具体来说,课堂观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课堂观察是指以耳眼为基本工具来进行的听评课。狭义上,课堂观察的内涵更加细化,即更加专业的课堂观察:在课堂上,观察者不再借助耳眼进行粗略观察,而是依照一些基本观察量表或者其他细化手段,并基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从专业角度对课堂进行分析、判断、评价和研究,以此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一种观察与评价方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堂观察可分为不同的观察类型:按照观察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观察、长期观察;按照时间点不同,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观察;按照观察涉及面,可分为整体观察与分项观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科学理解观察内涵,正确使用观察类型进行课堂观察。

二、课堂观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改善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课堂观察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习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观察者可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以促进学生改善课堂学习行为,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激情,间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语文课堂是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观察者对教师课堂智慧进行观察记录,找出不足,并给出建议是一项观察艺术。教师在反思自我和听从语文教研组观察意见后,能有效提高教学技能和课堂效率。

(二)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高中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是有灵性、有悟性、有智慧、有意境的课堂,它是艺术境界,追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更追求整体美、情感美与动态美。课堂观察习惯立足语文课堂的文化性、整体性与艺术性来评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这一维度上看,课堂观察对高中语文课堂的评价更为客观、全面,这体现了课堂观察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三)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观察是整个语文教研组智慧的结晶,每一位教师既是听评课的主体,也是客体,每一次讲授、每一次听评都能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教研组对教师的课堂观察可以凸显优势评价,更客观、科学地指出不足之处。而教研组内教师通过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亦可以反思自我,自我提高。可见,在课堂观察的推动下,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走向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道路。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观察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践行课堂观察。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挖掘这些审美元素会指引学生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继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语文学科的自由灵动、生命情怀、深邃意境、脉脉情思、审美情趣等的特殊性,使得课堂观察的践行也呈现一定的特殊性。语文这种人文性学科的课堂观察不能比照科学学科的课堂观察,其观察的方式、内容等都应该有所不同,凸显学科的与众不同。例如,《兰亭集序》其中一个课堂观察点可设为“品味语言之美(风格自然清新等),感受情之真切(对大自然之爱以及其表现出的旷达情怀)”。简言之,课堂观察要尊重语文课堂有情、有趣、有爱、有美、有温暖、有情怀、有意境的特质。

(二)根据多元化的语文授课课型选择课堂观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课型不同,课堂观察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要根据多元化的语文课型来选择科学、合适的课堂观察。语文课堂中主要有新授课、评讲课、复习课、训练课、阅读课、写作课等几种不同的课型,针对每一个课型,课堂观察都要有所创新,有选择性地应用,凸显课型的特殊性。例如,新授课、讲评课相对于其他课型来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属于外显型,课堂观察的实施应着重集中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上,以此来评价课堂有效性。如在《蜀道难》新授课时,教师可利用课堂观察提升教学有效性,但复习课则不适宜用。再如,写作课和阅读课师生活动内隐性强,则不适宜使用课堂观察。

(三)研究文本特点,在课堂上选择合适观察点。高中语文中的文本类型多元,但最基本的有三种: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每一种文本都有自己的文本特点,且各不相同。这里以文学类文本来说明。文学类文本主要的体裁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几种,这些文本明显具有强烈的审美教育性。在应用课堂观察选择合适观察点时,一定要注重将观察点定位在“关注人文感悟”“关注学生的情感熏陶”“以爱的视角来观察”。例如,《雨巷》《再别康桥》《祝福》都属于这一类文本。当然,实用类文本观察点则更加偏向于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应用。

四、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观察的实施课例

为探索课堂观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 第一单元《荷塘月色》为课例,就课堂观察的实施步骤、程序等展开论述。

(一)召开课前会议,明确主要内容。课前会议的主体主要由教研组听课者、授课者两部分组成。会议的主要内容应是授课教师确定授课篇目并说课、讨论确定观察点、讨论观察点的具体任务分配等三方面。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体会散文《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并体会表达方法和效果;学习景物描写时情景交融的方法,并感受作者的心情,体味语言韵味。教师可明确基本的授课过程:整体感知—文本细研—合作探究—活动体验—课堂延伸。基于此,可确定若干个课堂观察点,分别为:教学时间分配是否科学、合作任务布置是否有效、如何处理学生课堂问题、情境创设是否趣味、如何突破重难点、学生学习回答问题效果、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听评课教师确定人数之后,要明确每一个听课教师所应属的观察任务。例如,A教师可负责观察“教师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师合作任务布置是否高效”等。当然,至于每一位教师负责观察任务的多少,具体分配细节要依情况而定。总之,召开课前会议主要是明确整个课堂观察的内容,确保课堂观察有序进行。

(二)重视课中观察,做好信息整理。课中观察是课堂观察的核心部分,课堂观察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环节的实施。每一位听课教师被分配给合理任务后,就要认真负责地观察、记录,做好相关的观察信息整理。在观察之前,听课教师要选好观察位置,有人在讲台前面、有人在后排、有人在过道,这样的位置可以让观察者观察得更仔细、更全面,信息记录工作更高效展开。

例如,在《荷塘月色》授课中,负责观察“教师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这一观察点的教师可详细做好时间记录,如《荷塘月色》情景导入时间多少、文本细研时间多少、学生就某一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时间为多少,以及分别占据整个课堂的时间比为多少等。再如,负责“教师合作学习任务布置是否有效”这一观察点的观察者,要重点观察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是否科学呈现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是否与主题相关、是否能够凸显该节课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等)。关于学生回答问题效果的记录,相关听课者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如是否勇敢;是否流利表达;是否有出错,出错后,教师的态度是什么,是接纳、尴尬、气愤还是鼓励、引导,或者直接換其他同学回答。对于这一些细节,都应记录下来。总之,不同角色的听课者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记录,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全面观察。

(三)召开课后会议,形成科学评价。课后会议的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即授课者的课堂授课反思、观察者所观察的结果、本次观察所得到的结论。授课教师对自身的反思,可以检验听课者对授课者的课堂观察是否与其本身反思相符;观察结果则可以通过相关的专业数据指出授课者在此次授课中的优点与不足;课堂观察结论则是授课教师与听课者对此节课共同得出的结论。

授课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主要从三个方面践行:第一,目标的达成程度。《荷塘月色》授课中,是否通过多元化朗读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语言的真实感悟等,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否很好地得到体现,学生掌握程度是否可圈可点,教学整体目标是否达成。第二,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起到引导、激励的目的,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是否被调动。例如,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的行为是否对合作探究起到促进作用。第三,课堂生成。学生思维是否得到拓展,是否通过学习《荷塘月色》对生命有所感悟等。观察者观察结果更加全面、细致,可对教师授课、学生行为进行评价。本节课课堂观察需要听课者与授课者共同研究,得出相对公正、科学的课堂评价。

听评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为了提高这项技能,将课堂观察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必要和重要。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课堂高效性的方法,是教师集体智慧的呈现,同时也是个体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观察将愈加受到重视,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师也必将成为听评课成员之一,从而真正体悟到课堂观察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巧妙应用,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文芳.课堂观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薛 琳.高中语文课堂观察的实践探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4)

[3]刘俊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生成策略——基于对甘肃省W中学的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3)

[4]徐明春.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7(7)

[5]马朝霞.语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36)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